APP下载

“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

2021-12-24王坤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4期

王坤

摘  要: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的学理,指的是理论观点得以生成的立论基础以及对该基础所衍生成果的审视检验。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学理基础,一是明确回答人与美何者在先的问题;二是以人与社会关系为轴心,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认为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当代美学与文论界的研究前沿之一,是以建构性学理取代先在性学理。上世纪90年代初期,蒋孔阳先生在潜心研究康德、席勒、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古典哲学大师所秉持学理的基础上,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汲取全新学理运用于美学探讨,其《美学新论》对本质主义先在性学理的纠偏,与建构论学理相比,毫不逊色。这说明当代学者抵达美学与文论研究前沿、更新学理的方式有两种:跟着走与自己走。蒋孔阳先生属于后者。两种方式有特色之别,无高下之分。美与异化,是社会机能的两极:美的维度是人的本能与社会需要潜在而完美的融合;异化的维度是人的本能与社会运行机制结合的副产品。长期以来,美学与文论界在涉及人与社会关系时,重点关注异化这一维度,较少聚焦美这一维度。时下,美学与文论界研究成果学理不足的情况,少于学理不顺的个案。学理不足是指立论基础不牢;学理不顺是指研究成果经不起检验。对我国美学与文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西方大家著述中,亦难免存在学理不顺现象。

关键词:蒋孔阳美学本体论;先在性学理;建构性学理;学理不足;学理不顺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西方后现代思潮的涌入,美学与文论界掀起了一场名为反本质主义的颠覆性思想风暴。传统的本质论在堪称排山倒海的巨浪冲击面前,几乎难以组织像样的正规反击,“本質主义的毒汁”{1}一时间销声匿迹。在大潮逐渐消退的过程中,学界也开始认清问题的所在:反本质主义不过是具体的理论观点,背后还蕴含着深层的学理,即建构性,其力图清除的本质主义,所蕴含的学理为先在性。纳尔逊·古德曼以及理查德·罗蒂等人所言“世界是被构造而不是被发现的”{2}“真理是被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到的”③,指的就是建构性学理与先在性学理的根本区别。两种学理的不同,还体现为后现代以差异性抗衡传统形而上学的同一性。

美学与文论研究,无论多么前沿的问题,最终都绕不开认识论和本体论;从学理角度看,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当代研究前沿之一,就是从注重先在性与同一性,走向聚焦建构性与差异性。我国当代学者抵达该前沿的方式有两种:跟着走与自己走。蒋孔阳先生属于后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认为,两种抵达学术前沿的方式,有特色之别,无高下之分。

一、新时期美学与文论史的学理反省:反本质主义的切中与不实

后现代思潮对中国学界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没法否认的客观事实。2014年,朱立元教授在反省这一段学术史时,对此有过非常精辟的总括:

在文艺理论界,本质主义长期以来成为多数学者(笔者本人亦不例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其突出标志是,认为文学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寻求文学固定不变的一元本质和定义,在此基础上展开其他一系列文学基本问题的论述。{1}

这种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也摆进去的学术反思,堪称学界典范:学术研究贵在探求不同看法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各种观点变化、兴衰的前因后果;忠于事实,客观记述,名为最基本的要求,实为最可贵的境界。

西方后现代思潮的积极意义,在于以建构性学理取代先在性学理,其在我国学界产生的巨大且具体的影响,就是反本质主义思潮的盛行并占据主导地位,而本质主义则基本退出学界主场位置。深究起来,这个被一些学人当作思想“毒汁”{2}看待的本质主义,与它的终结者同出西方,只是时间上远远早于后现代,属于古希腊时期,也即传统形而上学的源头处。在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本质主义的开创者之一柏拉图区别了“美和美的东西”③,经过对无数个案的推敲、诘难,终究未能找出“美是什么”的答案,只能以“美是难的”{4}这一千年之叹结束探讨。“柏拉图虽然并没有找到什么是美的最后答案,但是,他在美学史上却做了一件大好事: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5}

古希腊哲人注重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索,认为那个东西是“水”“火”“气”或者“数”等等之类。柏拉图将这种思路用于美的研究,区分“美和美的东西”,也即在美学研究领域区分美的本质与美的现象,影响后世达两千多年之久。当然,限于历史条件,古希腊哲人还没能意识到把本质当作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对象的做法,存在着明显不足;“美的本质不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或精神实体”⑥这一认识,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还不会产生。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势头与规模日益增长,本质主义也逐渐在我国学界落地生根,影响甚或支配了不止一代学人的思维方式,直到后现代思潮所带来的反本质主义在我国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本质主义又成为被连根拔起的对象。

本质主义退场的最典型标志之一,就是本体论取代了本质论,后者如今已极少有人提及。但追根溯源,本质是相对现象而言的,本质论的要点在“是”;本体是讲存在的,本体论的中心是“在”。两者虽多有交叉之处,但又的确不是一回事。但是,约定俗成为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当大家都习惯于某种用法的时候,是难以用科学方式去纠正的。朱立元教授于1996年特地仔细研究了这个问题,认为由于误译、误读和误用等原因,使得哲学领域里本质论与本体论这两个基本范畴被混淆的局面,已成为“普遍化和约定俗成的现实”,故而只能承认现实,放弃本质论,让本体论“继续保留和使用,如在本原论、本质论、本根论等意义上继续使用”{7}。

从学理上讲,本质主义的背后,除了先在性学理,还有同一性;也正是这同一性,不仅与先在性学理如影随形,也与建构性学理须臾不离。因此,反本质主义说到底,只能成功一半:反得掉先在性,反不掉同一性。本质论一直未能被完全清除、反倒不断发出重新归来的声音,那是因为其学理性基础非常扎实。在此,不妨听听列奥·施特劳斯的意见:

历史远没有证明历史主义的推论的合法性,毋宁说它倒是证明了,一切的人类思想,而且当然地,一切的哲学思想所关切的都是相同的根本主题或者说是相同的根本问题,因此,在人类知识就其事实与原则两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中,都潜藏着某种不变的结构。{1}

从发展角度看,建构性学理毫无疑问是对先在性学理的超越和突破,代表着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平。虽然本体论取代本质论、建构论取代先在论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不可逆转,但是在学理反省面前,反本质主义忽略同一性的硬伤无法掩饰,本质主义因同一性而具有的生存理据亦无法抹去。

就抵达建构性学理而言,当代学人展现出两条路径:一是接受后现代思潮影响而转向反本质主义,一是依据自己认定的方式,自觉地对本质主义弊病予以纠偏。后者所达到的学理高度,与建构论相比,没有丝毫逊色。如胡经之的文艺美学、童庆炳的文学原理、蒋孔阳的美学本体论等等。

1980年春季,全国首届美学会议在昆明召开,胡经之先生在会上提出,应当开拓和发展文艺美学,并于1981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招收全国首届文艺美学研究生,《文艺美学》{2}专著也于1989年出版。在当时全国思想解放运动大背景下,文艺美学的创建具有双重意义:从理论上解除了工具论对文学的束缚;为突破文学研究的本体论关隘立下首功。随之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方法论热,包括“老三论”和“新三论”③,其主要目的也是解放思想、拓展思路,以便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确认文学不同层面的本体特质。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学与政治完全脱钩、只有审美功能的设想,被证明是不符合实际的。于是,作为学科,文艺美学的重心转向了文化研究{4};作为首创者,胡经之先生也将研究重点转向了文化美学,其后还转向了自然美学。

童庆炳先生在其主编的《文学概论》系列教材中,一方面将文学理论的五大块内容{5}予以系统化,另一方面又将本质论改为观念论⑥乃至活动论{7},避免理论上对活生生文学的僵硬限制,并采用立体复式的方式来界定文学: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文学是语言组织{8}。

反思这些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美学与文论界并非离开西方文论就会 “失语”;从建构性学理与反本质主义的盛行来看,除了西学思路在发挥巨大导向作用,产生于本土的学理思路及其影响亦不可小觑。

“美是对人而言的,我们不能离开人来谈美。”{9}意思是说,先有了人,而后才出现美:美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具体来说是产生于在实践活动中与现实形成的审美关系。这句话里面所蕴含的建构性学理,在表达与意蕴上都充满了中国特色,与西方的建构性学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上世纪90年代,蒋孔阳先生在潜心研究康德、席勒、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古典哲学大师所秉持学理的基础上,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汲取全新的实践论学理运用于美学探讨,其《美学新论》对本质主义先在性学理的纠偏,与建构论学理相比,毫不逊色。这说明当代学者抵达美学与文论研究前沿、更新学理的方式有两种:跟着走与自己走。蒋孔阳先生属于后者。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认为,两种方式有特色之别,无高下之分;对前者当仔细分辨,对后者则大可略过。

二、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学理基础:美是提升人类的社会机能

人与美何者在先?这是美学本体论必须回答的问题。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学理基础,正在于对此作出的明确回答:“在人类社会以前,没有美。”{1}就基本学理而言,如果说这里面体现了与先在性相反的建构性的话,她就属于典型的中国式建构性学理。

人与美何者在先,不仅是美学本体论问题,更牵涉到哲学本体论或世界本体论问题:人与世界何者在先?先在性学理与建构性学理的真正交锋,正在于此。

以先在性学理为基础的世界本体论,可称为自然本体论;以建构性学理为基础的世界本体论,可称为社会本体论。自然本体论认为世界在人之前,这是仅凭基本常识就能理解的,无需赘言。但社会本体论认为世界在人之后,其内蕴就需要稍加解释了:简而言之,在没有人之前,别的都不说,“人与世界何者在先”这句话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社会本体论并不是说在人类之前,世界根本不存在,而是说,在人之前就存在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人类并不知道,或许可称之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尽管在人类之前也不可能存在“物自体”这个词或符号)。人类现在所知道的世界,是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通过多种符号系统一点点建构起来的;世界远远不止于人类现在建构起来的样子,人类建构世界的过程永无终点。

人类在建构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机能,她令人类不断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这就是美:“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一种社会机能。”{2}这种对人类文明前行方向发挥着先导作用的社会机能,根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沉淀于社会的运行轨迹,是人类本能与社会需要潜在而完美的融合,隐隐约约又不绝如缕地对社会前行的方向发挥着引力的作用。当然,这种引力对社会的影响,一直远远弱于源自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观察其产生作用的周期也至少以世纪为单位;但她又必定是与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交织在一起的。

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展开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在《美学新论》中,蒋孔阳先生不断地强调这一点:“从古到今,人类的一切学问,都是探讨人对周围现实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人类一切学问的出发点。”③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极为复杂又千变万化的,所以,蒋孔阳先生在具体谈论美、把握美的本质所在的时候,没有采用传统的单一线性方式,而是采用立体复式的方式。

笔者在蒋先生门下受教时,常在先生的书房聆听教诲。《美学新论》出版不久,先生在书房题签送书,接过书后,我向先生请教该如何把握美的本质,先生说他是用了四句话来界定美的: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后来,由蒋孔阳先生和朱立元教授主编的《美学原理》,正是用这四句话来给美作出界定的{4},为打通美学研究的本体论瓶颈提供了具有典范价值的学理基础。读完《美学新论》之后,我對先生谈及自己的读书体会,申明自己特别在意“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一种社会机能”。先生听后笑着点点头说:你的想法有道理。

从那时起,将此想法写成文章的念头就一直萦绕在心间,但总是只有片段的局部,没有系统的整体,难以形成符合现代文章要求的格局和篇幅,无法将萌动的念头令自己满意地表达出来,就像电脑开机时的小圆圈那样,一直在转来转去地,就是不能打开电脑。从《美学新论》出版至今,那个小圆圈转了近30年,现在,总算能够成功开机,可以在电脑上敲击键盘、输入文字、形成文章了。

蒋孔阳美学思想本体论,以没有人就没有美为学理基点和立论前提,围绕着人与世界的关系而展开。在这个过程中,蒋孔阳先生将人、社会和美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一种社会机能。”{1}蒋孔阳先生的这一思想,并非产生于上世纪《美学新论》出版时的90年代,而是产生于之前的80年代:

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他能够进行有目的的生产。当他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使自然取得了符合他的目的的形态,他就感到满意和愉快,从而产生了美感。正因为这样,所以原始人的生活虽然极其简单,但他们已经有了爱美的需要,产生了爱美的天性。是这种爱美的天性,使人不满足于自然,而要有所创造。人类的创造性是和人对于美的爱好和追求分不开的。因为人能够爱美,所以他要求超过动物,超过自己,不断地把自己提高。{2}

到了《美学新论》这里,蒋孔阳先生将早前的想法予以提炼,把问题从审美教育层面上升到美学本体论高度,为认识美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拓展了视野,甚或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在人类出现之前,大千世界混沌一片。人类进化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从认识外在事物,到形成相关概念,再到运用特定的声音、图形、文字等符号来表达认识成果,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混沌一片的世界便渐渐清晰起来。人类文明的前行过程,第一动力是生存需要;所谓人类社会,就是为了尽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生存需要而形成的。这世界上的所有生物,不仅都有生存需要,还有发展需要。人类的发展需要,其方向如何,取决于人类社会自觉形成的先导机制,它以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记录过往历史、研究现实对策、表达未来追求,牵引着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单纯的自然存在走向自觉的有意识的精神存在。这种先导机制,就是美,就“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一种社会机能”。

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一定包含着、但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美。人类前行过程中,对美的追求与创造体现在所有方面,艺术是最集中体现这种追求和创造的领域。而在整个艺术领域,语言艺术即文学,对艺术的其他类别发挥着先导作用,所以,研究美学,一定要注重“语言艺术在整个艺术门类乃至文化中的引导作用”③。这种作用,是美作为提高人类的社会机能的缩影:正如文学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发挥着引导作用那样,美这种社会机能对人类社会中其他所有机制都发挥着引导作用。

蒋孔阳美学本体论思想的学理,正是从人类前行的先导这个角度,来看待美和艺术、研究美和艺术的。人类社会所创造和欣赏的美,从发生顺序上讲,是先有工艺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最后才出现自然美的{4}。到了现代社会,艺术美对先导性的体现最为典型,社会美和自然美对先导性的体现最为普遍。

一部美学史和艺术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先导史。人类的实践活动乃至文明前行的脚步,都是朝着美学与艺术指出的方向发展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5}的意蕴,应该也在于此。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世界各国古代神话中的幻想,何以在后来大都成为现实:神话中的幻想,就是远古人类所表达出来的对美的追求;经过若干历史时期的发展,这追求一定会实现的。也就是说,美的追求或艺术理想,总会走在现实世界前面的。

从作为人类前行先导的社会机能这个层面来研究美、把握美,与形而上的思辨研究和形而下的实证研究,是不同的路径,具有更为切近美与人类、美与社会关系实际的特色,体现出一种鸟瞰人类文明进程的大视野。从美学史上看,这种角度的研究,之前不仅有,而且还很多,只是大多都停留在审美教育的层面,蒋孔阳先生自己也在审美教育问题上发表了许多精彩见解。但蒋先生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深究美在人类前行的过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从而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将其上升到社会机能的高度,不仅拓展了美学研究视野,而且展现出美学本体论学理的新风貌。

美作为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其对人类前行的先导作用,主要是一种引力而不是动力。这两种力量从本源上讲,是有着根本不同的。动力多半为物质性的、功利性的推动力;引力多半为精神性、非功利性的牵引力。比如人类对吃饭穿衣的需求,是生存的基本需求、本能需求,也就是追求丰衣足食的直接动力。当丰衣足食的目标基本达到之后,吃饭的需求就会逐步上升为各种层次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穿衣的需求就会逐步上升为千姿百态的服装设计、人体展示,且这种上升是无止境的。人类的日常衣食住行如此,由此延伸开来的各行各业无不如此,都是从直接动力的推动,发展到精神先导的牵引,即由实用起步,发展到在美的牵引下前行。

循此学理,就能看出蒋孔阳美学本体论思想一直是围绕着人本身展开、十分亲切近人的: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

三、美与异化:人类社会机能的两极

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学理基础,包含两大要点:一是明确回答人与美何者在先的问题;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指出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以此学理为基础的美学本体论思想,符合社会历史发展实际,也即经得起检验:从人类文明历史进程来看,尽管前行的路上已经遇到并将继续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但人类正是朝着越来越美的方向前行的。

从人与社会关系出发探讨问题的人文著作及艺术作品一直都有,数量上可谓汗牛充栋,质量上亦多传世之作。近世以来,这类著作或作品都有一个特别突出、震动社会、警醒世人的主旨:异化!

整个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如果只挑選一个主题的话,那无疑就是异化。异化主题通过种种方式,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类心灵的无限挤压及其种种后果,令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状况及前路深感悲凉、悲戚、悲怆!像《美学新论》中提及的《二十二条军规》{1},作品中的一众小人物,凡自己想做的事,无论是啥,都被“第二十二条军规”驳回;最绝妙的是,除了掌握“二十二条军规”文本的上司,任何人不得查阅“第二十二条军规”!那具有十足象征意义的“军规”,就像一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高墙铁幕,密不透风地围住你,让你在生存的绝境中无法挪动半步。

钱中文教授曾谈及现代戏剧所揭示的“异化”对他产生的震撼:

1985年春,我去法国进行学术访问,除了访问一些学者,法方安排我们空闲时间看些法国、俄国话剧,我们则要求专门观赏十分陌生的荒诞派戏剧。最先看到的是热奈的《女仆》,随后是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贝克特的《初恋》,根据卡夫卡日记改编的《梦幻》等……自此以后,我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看法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我把其中的优秀之作,视为表现人的生存艰辛的悲怆交响曲,令人回味无穷,把它们与现实主义优秀之作一视同仁了!{2}

艺术作品传达艺术家对社会生活面貌与人类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揭示。现代派文学艺术所描写的异化现象,从社会生活的实际状态来看,已经足以这样表述了:人类前行的路上,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有异化相伴。

对于异化,西方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启蒙现代性之过。凭借理性,人在上帝面前终于站立起来;只是,旋即又在理性的制宰下相当程度地失去了自我,即工具理性导致了异化现象的产生。从而,需要价值理性,即审美现代性来纠正、消除异化现象。从现有文献来看,审美现代性对现代社会弊病的发现,阐述深刻,令人折服,但难免时有偏颇乃至夸饰之语;其纠偏之策,集中体现为审美救赎(或审美解放)理论。从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开始,中经阿多诺、马尔库塞、伊格尔顿等等,审美救赎(或审美解放)俨然一条红线贯穿其间。

如果是指对被束缚、被压抑、被扭曲的人性而言,那么审美解放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如果是指回到被束缚、被压抑、被扭曲之前,那么审美救赎的理论,实际上就暗含着先在性学理、难免先天不足了。因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处于被救赎状态的现代工业社会或者“单面人”社会中的人,真的还不如生活在被异化之前的田园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审美救赎理论所追求的,实际就是一个先于被救赎者而存在的抽象理念。

随着西方现代派引入中国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美学思潮与文论学派,其面貌庞杂,影响广泛。它们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在涉及人与社会关系时,重点关注的多为异化现象,把社会当做人的对立面来看待。时下美学与文论界的著述,大凡涉及人与社会关系时,所依据学理多出于此。

异化的存在及其持久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美是人类提升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同样如此。在美学与文论领域,对此不必争论。但有一点需要确认,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越来越美与越来越异化这两个维度,哪一个是人类前行的方向呢?答案无疑是越来越美,而不是越来越异化。美与异化,是人类社会机能的两极;在某种程度,这两极又是经常交织在一起的。

从学理来讲,美与异化这两极,都是从人与社会关系出发而得到的研究成果,但其间的差异却有如天壤之别。就关注度而言,对异化这一极的关注远远超过对美这一极的关注。就符合对象实际而言,异化是客观存在,但不是人类前进的方向,恰恰相反,人类在前行过程中竭力避免的正是异化。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美正是人类前行的方向。如果说,社会机能中的美这一极是人的本能与社会需要潜在而完美的融合,那么,异化这一极就是人的本能与社会运行机制结合的副产品。对此副产品,审美救赎(甚或解放)理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该理论只是极少人站在“上面”,弯腰把“下面”的众人往上拉,基本于事无补。作为社会机能的副产品,只有依附正产品才能克制它的弊病;美就是社会机能的正产品,令人类不断地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对人类前行方向发挥着引力的作用。

由蒋孔阳美学本体论学理研究可以看出,学理的重要内涵,除了理论背后的基点,还有产生于这基点的研究成果,需经得起研究对象实际状况的检验,尤其是当与社会历史有关时,必须经得起历史发展实际状况的检验。蒋孔阳先生关于“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1}的思想,是经得起人类文明进程检验的。

在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重视学理的文章近两年突然暴增:2019年及之前,知网上涉及学理问题的文章并不多,从2020年到现在的不到两年间,突然出现了几千篇涉及学理的文章。如果分类的话,它们主要涉及艺术(各门类)、教育、历史等,纯粹从美学或文论角度言及学理的文章倒还不多。这么多文章所提及的学理,主要内涵还是指理论背后更深层次的基点或起点等等之类;其实,学理内涵还应包括对从相应基点出发得到的研究成果的反省,检验其是否符合研究对象的实际状况,包括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

由此可知,在学理的内涵中,反省、检验对象是否符合事实,为极其重要的元素。因此,应当赋予学理范畴以两大要素,通俗的说法就是:何以立足?是否契合?正式的表述可以这么说: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的学理,指的是理论观点得以生成的立论基础以及对该基础所衍生成果的审视检验。前者是指“刨根意识”,它向两个极端延伸:覆盖面尽可能广泛、聚焦点尽可能具体;极大者极小,极小者极大,两者相通相连。总体而言,学理的小调整,定会导致理论观点的大变化。后者指“反省意识”,对研究成果的检验,同样应视为学理内涵的精髓所在。阅读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的历史文献,其中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经不起检验而引起的。

对那些问题进行仔细辨析就会发现,有的是学理不足,有的是学理不顺。学理不足,是指对理论背后基点或起点之类的关键处,把握得不准,深挖不到位,因而缺乏说服力。学理不顺是指反省检验的不足或缺位,因而在研究对象的实际状态前,常常被“卡”住,面臨要不修改对象、要不修改成果的窘境。

在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学理不足的情况少于学理不顺的案例。有条件的当事人能够自我纠正,实现“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没条件的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美学与文论的发展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不断纠正前人的学理、生成新的学理的过程。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用更加不顺的学理,去评价稍有不顺的学理。近几年来学界高度重视的西方文论中“强制阐释”现象,实质上就是学理不顺的问题。

其实,对我国美学与文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西方学者的著述中,发现学理不顺的情况很正常。比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且该势头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分属不同文化的语言,能否言说同一对象?按照海德格尔的意思,虽不是绝对不能,至少,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就不大可能真正实现:“早些时候我曾经十分笨拙地把语言称为存在之家。如若人是通过他的语言才栖居在存在之要求中,那么,我们欧洲人也许就栖居在与东亚人完全不同的一个家中。”“一种从家到家的对话就几乎还是不可能的。”{1}

海德格尔作为举世闻名的大思想家,其学说在世界思想史上无疑占有重要位置,他对我国学界的影响之深、之广,亦少有能与其匹敌者!但他认为中西方不可能凭借不同的语言来进行交流的看法,明显经不起检验,属于学理不顺的典型个案:中西方的语言不同,实为不同民族文明进化的必然结果;从符号学角度来讲,一物多名(符号)是基本常识;中西方文化对同一对象的命名不同,是语言现象,这绝不意味着中西方不能思考同一问题。否则的话,翻译就不会出现了!尽管西方人所思考的问题,有可能东方人理解不了,反过来也一样的;但是那个问题,西方人自己就个个都能理解吗?同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因文化等差异,在思维层次上不一样,彼此不能理解、不能交流是普遍现象、正常现象。比如海德格尔本人,其国内的知音能有多少?能够平等地与他实现真正对话交流的又有多少?海德格尔所说的“不可能实现的对话”,不仅存在于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之间,也存在于同一语言的使用者之间,那是思维能力强弱、思考层次高低的问题,并非语言差异的问题。

蒋孔阳美学本体论思想所蕴含的学理,为当代美学与文论开拓了弥足珍贵的新空间,后来学人当永远铭记、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