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021-12-23卫生才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学习习惯自主学习

卫生才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包括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听课、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要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年段的教育。可见,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认真听课;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282

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前进的风帆。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本文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几方面做出了简要叙述。

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对于年龄尚小还没有一定的自制力的小学学生来说,40分钟的课堂时间很难让学生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而传统教学中,数学课堂一直都是枯燥乏味,没有生气的地方,学生不仅不能专注地学习,还会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学习成绩,以及教学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调整授课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这节课所讲述的内容时小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刚接触小数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都是陌生且晦涩难懂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理解和运用这节课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创设文具贩卖的场景,为一些文具标上含小数点的价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体验中,明白小数的含义。以及在课堂的沟通和交流中,合理地运用了小数的知识,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不仅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认真听课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上好每一节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因为小学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生涩、枯燥,它没有什么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的课堂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将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将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这节课课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环境中所存在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讓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对这些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和比较。并且根据学生的观察和计算,比较那些学生记录的数量最多,正确率最高的学生进行表扬。通过教师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大大提高,不仅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学习,还在课堂中也能适时地约束自己,使自己能完全投入到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去。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还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没有独立的思考就不是真正地数学学习,有效地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想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不断地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以及学习的成就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联系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探索。这样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增加了学习的效率,还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勇气,长此以往便会培养出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这节课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口算乘法”,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例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每框装15盒草莓,小女孩要买3框,问3框草莓共有多少盒?即15×3=?大部分学生通过在练习本上列竖式得出了答案15×3=45,但也有个别的学生没有列竖式直接得出了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比如10×3=30 5×3=15 30+15=45。教师可以对提出解题思路的同学提出表扬,并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大胆创新,积极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学生的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有趣,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结语

一个人的习惯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慢慢养成的,实践证明,没有克服不了的习惯,更加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任何不良习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教育得法,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适当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衔接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帮助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乃民.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开始[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08).

[2]林文清.引领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J].小学教学参考.2006(32).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学习习惯自主学习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谈独立思考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