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 高职工科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2021-12-22曾海文周菊瑄文竹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工科教学改革

曾海文 周菊瑄 文竹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工科课堂教学改革背景,对接“三教”改革中的教法改革,指出高职工科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例,论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工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具体的项目实例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三个层面阐述具体的做法,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法 工科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5-0140-0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而课堂是实施教法的主阵地。近年来,高职生源日趋多元,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传统课堂面向中段位学生的教学模式弊端日渐凸显。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讲练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工科属于操作性较强的一类学科且在社会上被广泛应用,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工科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高职工科课堂教学改革背景分析

基于“三教”改革的要求,指出高职工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一)工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工科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吸引力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课堂教学持续时间长,容易形成惰性,创新能力弱;二是教师受个人知识储备、个人素养的限制,知识更新缓慢,不能保持相当的敏锐性,难以使课堂生动有趣、效果突出;三是教师对课堂纪律、气氛的管理和调控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四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配合不够好,“教”和“学”没有相辅相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其一,教学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体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主体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二,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性差。外因上,需及时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内因上,主要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且不够努力,导致成绩不理想,进而产生学习挫败感,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失去进取心和学习兴趣,最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学院《信息技术》课程依托华为ICT学院平台,紧跟行业龙头企业步伐,将本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技术要求及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不需要再学习或通过投入较少的时间再学习即可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将本专业的技能竞赛所涉及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竞赛项目的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得到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然而,结合工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现状,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其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在时间和资源有限而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有效性不高;其二,“1+X”证书制度的融入度不高,对证书考核的内容没有进行有效梳理,导致课程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的步伐;其三,课堂教学中企业的真实项目偏少,教师没有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没有将企业真实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中或融入较少。

二、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高职工科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综合工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对接“1+X”证书制度,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高职工科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从而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纵深,进而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课前准备。教师于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任务书、学生组内分工设计、教学设备以及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材料、元器件、仪器仪表的准备等。第二,课堂实施。教师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任务,包括任务主题、完成的时间和内容及注意事项等。第三,完成任务。教师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小组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并形成作品。这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体部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确保学生顺利完成任务。第四,作品展示。各组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作品进行讨论,找出优势与不足,并对学生作品作出积极的评价。

在整个行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師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过程,并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反复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际生活,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三、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高职工科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下面以《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链路聚合”教学内容为例,论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工科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先梳理与授课内容“链路聚合”有关联的案例和素材,研究教学任务与育人目标的契合度、关联性和教学展现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编排和设计任务案例,再通过问题链、任务剖析、课堂互动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确保学生能愉快地进入课程学习状态,明晰课程学习内容,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做准备。

1.多媒体课件的准备

在课程建设中,教学团队在超星学习平台上创建课程教学网站,在网站中放置课程课件、教案、练习题、试题和视频等内容。《信息技术》课程教案设计经过调研并与行业工程师进行多次研讨后确定。同时,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信息强国战略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其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法律意识;强调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后,不能因为任何理由,传播病毒,撰写编辑病毒,进行网络攻击或网络诈骗,对他人和社会造成隐患和损失,不能做任何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

2.教学任务的准备

行动导向教学法典型的做法是将工作任务案例引入课堂,即根据本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某一个特定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对任务情境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后动手完成任务,掌握本节知识点。案例旨在为教学创设必要的现实化情境,使知识点的理论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绘声绘色、接地气。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仅扮演设计者和引领者的角色,激发全体学生投身于教学探讨之中。

3.教学设施的准备

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购买典型企业工作过程必备的硬件设备,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但是实际情况下企业的设备更新换代快,硬件设备很难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在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经费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的情况下,建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课程教学过程建议将模拟仿真软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降低教学的成本,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曾采用过思科模拟仿真软件Packet Tracer和华为ENSP模拟仿真软件进行任务平台的搭建,开展网络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实训,弥补了实训条件的不足。

(二)课堂实施

1.场景及原理概述

链路聚合指在信息技术中,网络设备将多个物理端口汇聚在一起捆绑形成一个逻辑端口,用于实现出入流量在端口的负荷分担。交换机根据用户配置的端口负荷分担策略决定网络数据包从哪个捆绑的物理端口发送到对端的交换机。当交换机检测到其中一个成员端口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就停止在此端口上发送封包,并根据负荷分担策略在剩下的链路中重新计算报文的发送端口,故障端口恢复后再次担任收发端口。链路聚合在增加链路带宽、实现链路传输弹性和工程冗余等方面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

设计课堂教学案例场景:网络在没有使用链路聚合技术前,百兆以太网的双绞线在两个互连的网络设备间的带宽仅为100Mbit/s。若想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则需要更换传输媒介,使用千兆光纤或升级成为千兆以太网。这样的解决方案成本较高。如果采用链路聚合技术把多个接口捆绑在一起,则可以较低的成本满足提高接口带宽的需求。例如,把3个100Mbit/s的全双工接口捆绑在一起,就可以达到300Mbit/s的最大带宽。链路聚合有负载分担、提高可靠性和增加带宽的优势。

华为交换机设备链路聚合工作模式分为手工负载分担模式和静态LACP模式。手工负载分担模式的配置示例拓扑如图1所示。

配置思路:(1)创建链路聚合端口;(2)配置链路聚合模式;(3)将物理端口加入进链路聚合端口。

教师按如下演示配置步骤及效果。

(1)在S1和S2上创建编号为1的聚合链路:

①[S1]interface Eth-Trunk1#在S1交换机中创建编号为1的聚合链路;②[S2]interface Eth-Trunk1#在S2交换机中创建编号为1的聚合链路。

(2)在S1和S2上配置链路聚合的模式:

①[S1-Eth-Trunk1]mode manual load-balance#在S1交换机中设置链路模式为负荷分担方式;②[S2-Eth-Trunk1]mode manual load-balance#在S2交换机中设置链路模式为负荷分担方式。

(3)在S1和S2上将物理端口GE0/0/1、GE0/0/2加到链路Eth-Trunk 1:

①[S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进入S1的G0/0/1物理端口;②[S1-GigabitEthernet0/0/1]eth-trunk1#设置端口加入1号聚合链路;③[S1-GigabitEthernet0/0/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进入S1的G0/0/2物理端口;④[S1-GigabitEthernet0/0/2]eth-trunk1#设置端口加入1号聚合链路;⑤[S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进入S2的G0/0/1物理端口;⑥[S2-GigabitEthernet0/0/1]eth-trunk 1#设置端口加入1号聚合链路;⑦[S2-GigabitEthernet0/0/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进入S2的G0/0/2物理端口;⑧[S2-GigabitEthernet0/0/2]eth-trunk1#设置端口加入1号聚合链路。

(4)配置完成后,使用display eth-trunk 1 命令查看S1 和S2的Eth-Trunk 1 接口状态。[S1]display eth-trunk1#显示S1交换机的1号聚合链路情况。

2.任务下达

某企业网络环境。S1和S2为企业核心交换机,PC-1属于A部门终端设备,PC-2属于B部门终端设备。在原有的网络环境中,公司在两台核心交换机间只部署了一条链路。但随着业务增长,数据量的增大,带宽出现了瓶颈,已经无法满足公司的业务需求,也无法实现冗余备份。考虑到以上问题,公司网络管理员决定通过增加链路的方式来增加带宽。原链路只有一条,带宽为1Gbit/s,在原有的网络基础上再增加一条链路,将带宽增加到2Gbit/s。但出于带宽和冗余角度考虑需要利用现有空闲线路对其进行升级,可使用链路聚合技术实现此需求。

如图2所示,使用ENSP 模拟仿真软件搭建任务拓扑图。

3.任务完成

这个阶段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体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形成作品。

基本思路及步骤。(1)基本配置。进行基本配置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并关断G0/0/2和G0/0/5端口。(2)未配置Eth-Trunk时的现象验证。不进行Eth-Trunk配置时,网络运行STP协议,S2逻辑上是断开的。(3)配置Eth-Trunk实现链路聚合。创建eth-trunk组并配置手工负载分担模式,将各端口加到eth-trunk 1組中。(4)验证任务完成情况。利用display命令查看eth-trunk1的信息。可以观察到,两条链路同时开启,目前该接口的总带宽是GE 0/0/1 和GE 0/0/2 接口带宽的总和2Gbit/s。

4.学生作品展示

使用“电子教室”软件进行学生作品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找出规律、特点及优势与不足,并对学生作品作出积极的评价。另外,使用ENSP仿真软件的“试卷工程”功能,将任务事先做成“paper”形式,按任务考核的知识点进行量化评分,作为本节内容的考核评价参考。

5.任务拓展

假设当公司交换机S1和S2之间有一条物理链路(GE 0/0/1或GE0/0/2)发生故障时,备用链路(GE 0/0/5)可以立刻进行切换;当故障链路恢复后,业务切回GE0/0/1或GE0/0/2链路。

通过相关配置指令在ENSP仿真软件平台上对交换机S1和S2进行配置。开启连续ping测试,使用shutdown指令关闭GE 0/0/1,发现数据包仅丢了一个,同时发现只要物理链路有一条是正常的,Eth-Trunk接口就不会断开,仍然可以保证数据的转发。可见,链路聚合技术在提高带宽的情况下,也实现了链路冗余。

(三)课后反思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行业特色的资源载体实施教学,突出“虚实结合、学做一体”的特点,满足学生在教学任务中“教、学、做、考、拓”的培养目标。案例中的教学任务将课本上文字类的符号知识与实际操作系统地结合起来,“任务”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讨论任务、分析任务、操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顺利建构知识结构,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一种喜悦感、一种冲击力,这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综上所述,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高职工科课堂教学中,对高职工科课堂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体现了现代教育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实操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职业行为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与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相符,值得继续实践和优化并大力倡导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忠华.淺析“三教”改革的三个核心问题[N].中国建设报,2020-4-8(5).

[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CNA网络技术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3]谭韶生,李健.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改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6(9).

[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注:2017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的商务大数据人才培养探索研究”(GXGZJG2017A083)

【作者简介】曾海文(1969— ),湖南永州人,副教授,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周菊瑄(1973— ),广西南宁人,副教授,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信息技术教师;文 竹(1982— ),贵州铜仁人,副教授,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负责人。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法工科教学改革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融合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中的作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