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索

2021-12-20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0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以学生为中心经济学

刘 明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一、实验教学的引入

近几十年,随着实验经济学的迅速发展,经济学的科学性正日益增强。尤其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实验经济学进入了主流研究领域,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关注。

对于应用型财经大学来说,经济学实验方法的引入对经济学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作者工作的高校从2015年起开设了一门面向低年级本科生的通识类课程,其后又于2017年开设面向经济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两者教学目标不同,前者主要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后者则侧重实验结果讨论与方法比较。

经济学传统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图形和公式较多。学生经常反映内容比较枯燥,距离现实较远,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经济学实验方法进入课堂,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彻底扭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模式,通过积极的课堂参与,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通过不断的发问和回答,学生能从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在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和行为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研究科学性的认知,塑造科学精神和科学品格。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经济学实验教学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作为面向低年级经管类专业的通识类课程;二是实验经济学专业课,是面向经济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三是各门经济类课程中的实验部分,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本文将对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思考。

二、创新教学过程

在研究型高校,学生学习实验经济学通常是为了掌握一种研究方法,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较强。对于地方应用型财经院校,学生将来运用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较小。学习目标不同,应用的教学方法自然要有差异。

在实践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路,着重在领会经济学的科学性。通过大量的讨论过程,还原经济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形成了轻方法重理念的教学思路。学生通过参与实验,讨论实验结果,提出设计思路等诸多环节。

具体实施策略有:

(一)创新教学理念

即便是实验经济学,传统教学方式也是以“教”为主,主要介绍各类研究发现,以及实验软件的操作和编程。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将课堂的单向信息传输过程,转变为师生、生生互动的形式,大幅度转变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从讲授为主转化为学生体验和思考为主,将教师讲授时间压缩到三分之一以内。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教学评估提供丰富的选择。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在清晰设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课堂内容。在通识课教学中,教学团队主要选取学生较为熟悉和感兴趣的市场竞争、行为博弈、公共品决策和拍卖实验等内容;在其他经济类课程中,以宏观经济学为例,主要选择宏观经济循环,通货膨胀等内容。确保实验过程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能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主动构建问题,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理论应用能力。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的参与性。

(三)统筹教学方法

根据“学习金字塔”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和实践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研究表明,比起被动听讲,参与讨论或发表意见能够记忆的内容明显更高。以通识课程为例,实践中教学团队彻底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突出课程的应用型特点,课堂中60%以上的时间用于参与实验、讨论结果、探索设计等方面,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实验方法到学生科创、毕业论文等实践过程中。其中,通识课程的具体安排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实验模拟。每节课有20%—30%的时间用于课堂实验和结果展示,操作流程尽可能接近标准实验。在实验开始前教师介绍规则,通过学习通课堂测验功能等检验学生是否完全理解了规则。然后通过纸笔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员参与实验过程,理解实验规则,形成对实验结果的初步印象。通过若干轮实际操作,教学团队发现,实验模拟阶段效果直接决定了后续讨论和整体教学效果。

第二,课堂讨论。结合过实验内容,课堂讨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讨论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实验过程的感受,评价自己和对手在实验中的表现,分析博弈双方心理等;二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在教师展示实验结果之后,学生根据对实验结果的简单统计,分析实验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讨论实验的主要发现;三是对实验设计的进一步讨论,既包括对已有实验设计的总结,也包括根据自身兴趣提出的问题的新的设计思路。这些内容的讨论构成了课堂的主体,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教师的责任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思路引领,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总结要点,提示思路,对于偏题较多或思想有偏见的意见,要及时发表导向明确的意见,避免陷入无意义的讨论。

第三,实验报告。根据教学安排,学生分组撰写至少一篇实验报告,围绕实验目标、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方面,对课堂实验进行总结,运用合适的统计工具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评价。因为课堂实验存在诸多限制条件,操作规范性不足,学生在汇报的时候需将这部分内容纳入考虑范围。实践中还有小组根据自身研究兴趣,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设计了调研问卷,甚至是补充实验。受制于极其有限的课堂时间,实验报告部分通常没有机会向全班进行汇报。但是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训练的重点是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篇报告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协作,团队精神得以加强。教师也很容易通过实验报告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效的做出评价。

(四)丰富成绩评价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组织模式,大大丰富了教师可以获取学生学习状态的途径。课程采取全过程评价方法,分为考勤、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三个大类。其中课堂表现占比最高,达50%。在以往的总评成绩中,课堂表现往往是缺乏材料支撑的一部分,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课堂表现采分点较为丰富,具体内容见下表。

实验报告 20% 数据分析过程严密,推理依据清晰,实验发现总结到位等。

三、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五年多的实验教学改革,学生反馈积极,主要表现包括:

第一,经济学实验提升了学生对经济学学习的兴趣,了解到经济学除了抽象的公式和图形以外,还有生动活泼的一面。翻看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和课程评教,类似的表达出现频率很高。有同学表示:“这些有趣的经济学实验,或者称之为“游戏”,更加激起了我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部分同学在评价中有将来应用实验方法到各项工作中的意愿,目前已知有同学在研究生阶段正在进行实验经济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课程更加活跃,低头族的问题大为改善。由于课堂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实验模拟和讨论,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做课堂以外的事情。在课堂实验环节,需要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参与实验,手机拿在手上也必须全程跟进。此外,由于实验经济学内容网络中文资料有限,学生如果不认真参与,很难有效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设计等课外作业,将直接影响其成绩,这也促使学生全程保持专注。

第三,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了评价手段。通过实验教学,无论是在实验经济学课程,还是在其他专业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实验各环节的表现清晰直观。教师可以直接观察到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潜力,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总之,五年多的实验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深了学生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认识,强化了科学思维,增加了对社会问题的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目前实验教学改革的覆盖课程正在逐步增加,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也将继续完善不同课程中的应用。当然,目前受制于教学班规模、专业实验室硬件和软件等现实条件约束,实验经济学教学在应用型财经院校中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更大的投入和努力。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以学生为中心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经济学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