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引领下我国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有效结合分析

2021-11-22申鹏飞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0期
关键词:高质量数字农业

申鹏飞 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

数字经济早在1995年出版的《数字经济——联网智力时代的承诺和风险》一书中就有提出,数字技术的革命使信息经济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数字经济是从通过大数据通过选择、过滤再到运用等过程中,逐步优化了相关资源配置,推动了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形态的形成。利用数字经济能间接的发挥资源的作用,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

一、技术引领下我国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

(一)推动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各地政府千方百计围绕“优”字做实体经济,围绕“实”字做优势产业,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我国某些城市在遵循发展绿色健康农业的重要原则上,积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全力发展数字经济,倾力打造了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区,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搭建粮食高产创建平台,有效促进了粮食持续均衡增产。建立自动观测、准确预报、智能高效互动等对功能信息体系,能够第一时间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来精准可靠的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服务,智能引领粮食生产,进而实现粮食高效高产。此外,在自动监测的前提下,一部分城市在蔬菜标准园中还创建了智慧农业系统,搭建了农业物联网平台,通过不同的仪器实时显示各种参数参与到其中,可以为温室大棚CO2浓度精准调控系统提供具有科学性的参考依据,进而实现增加生产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调节作物秧苗生长周期、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目的。在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中,有效利用AI、物联网等科学技术可以加快实现对农作物生长信息数据的分析,实现现代农业智能化监测、精细化控制。这样不仅有助于农作物的顺利生长,保障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还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节本增效、节约增收,全面推进了农业绿色发展。由此可见,数字经济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二)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使过去小农户生产规模慢慢地向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靠拢,与此同时,还实现了农业生产规范化,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如我国一部分城市利用数字经济自身的优势,加快对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的培养,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了以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作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加快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同时,还发展了自己的品牌,达到了特色农产品高质优价的目的,对当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此外,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电商平台发展迅猛,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由以往的“输血”逐渐向“造血”转变。电商平台是农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网商对于农民在今天也不是新名词了,从网民变成网商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民在互联网上“二次创业”对于乡村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使产能过剩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调动了广大农民重视农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迈向新台阶、推进乡村振兴,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

(三)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推动作用。乡村数字经济的高效率、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能够打破城乡二元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缩短城乡发展差距。具体来说,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以信息流为指引,确保不同生产要素之间配比科学合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进而推动乡村发展。与此同时,在数字经济的良好作用下,全面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了公众对乡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切实做到服务水平全覆盖、质量全部达标、标准全面落实。如某些城市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多措并举搭建了农村基层一站式村级全年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信息入村入户,有效发挥了农业信息化在促进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助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农民在家中也能及时享受到自己所需的便民服务。此外,对于农村环境问题,一部分城市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优势,构建了雷达+视频全天候智能实时监控系统,对农田和农户居住点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智能监控系统可以自动报警,并传送到监控平台以及相关负责人的移动终端上,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监管中遇到的难题。[2]

二、技术引领下我国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建议

(一)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一股乡村产业与新业态发展的热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资金和相关政策投入力度,不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全方位推进信息入村入户工程,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并从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方向考虑,致力于互联网与数字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促进城乡结合的同时,全方位探索推进智慧乡村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和为民服务的原则,切实将便民服务送到农民身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民群众享受农业信息化的先进成果。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其覆盖范围,可以使信息服务有效深入到乡村基层中,全面加强农民在移动终端和互联网体系上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能力,让乡村信息互联网平台覆盖更加广泛,对信息平台进行更新和维护,加强乡村金融信息汇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使农业经济信息得到全面整合。[3]

(二)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推进我国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已经达成的应用效果前提下,将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目标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创新,扩大应用领域。例如,在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创先大数据中心,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进而对生产中整个环境进行规范化和精准化管理,实现生产全过程自动化控制。又或者在电商平台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电商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独特的资源优势,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通过电商平台的巨大优势,实现点对点销售,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还能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村收入,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4]

(三)不断完善农村数字化治理体制

针对当前数字农村中严重缺乏治理能力的问题,应不断完善农村数字化治理体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城市成熟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不断探索发现适合农村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实现对农村有效化管理和全方位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农训现代化治理能力。例如,在乡村环境相关问题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城管系统,努力打造以信息化做引领的新型管理方式,整体改革创新农村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解决有效、监督有力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实现监管范围内实时监控,并安排巡查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异常,能够做好有效的管控和处理,使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四)建设农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支撑,人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才的培育应紧跟农业发展方向,结合农业发展实际,努力培养出一批能够助推农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各级政府需不断加大农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创设多元化、多领域的培训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将其作为重要的培训对象,进而提高农民对信息技术使用的熟练度。另外,加大对人才反向创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升薪资标准待遇、为创业者提供投资融资对接服务、行业知识交流互动等多项措施,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年轻人回乡创业,为数字农村建设稳定发展作贡献。[5]

三、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目前是以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为主要发展形式,我国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数字经济加快平稳的发展为我国各地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政府应提升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相结合的进程,更好地发挥和增强自身独特的优势,为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高质量数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