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1-12-13徐菲菲

人人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静脉炎医务人员输液

徐菲菲

(江阴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江阴 214400)

急性脑梗死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1],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患者由于脑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或者血栓而形成这种病症,这种病症会导致患者的局灶性脑供血不足,引发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而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务人员认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通过输液来为患者应用各种药物[2],这样才能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患者的整体治疗时间较长,并且患者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输液,这种现象会导致患者静脉炎发病率较高,而在临床研究中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输液所导致的静脉炎,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并且使患者的脑梗死病情得到快速的改善。优质的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个体状况所选择的新型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方案所针对的是患者的病情改善以及治疗工作优化,而随着近年来医疗环境的不断改革,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输液护理中受到的现代医务人员的高度关注[3]。本次研究选择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内数据库资料登记有效并同意进入本次研究的60 名急性脑梗死输液致静脉炎患者作为实验样本,探究急性脑梗死输液致静脉炎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内数据库资料登记有效并同意进入本次研究的60 名患者作为实验样本,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纳入30 名患者。系统随机对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8:12,患者的年龄60~82 岁,患者年龄均值为(67.4±3.1)岁;实验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20:10,患者的年龄53~60 岁,患者年龄均值为(66.7±4.0)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被确诊为脑梗死,并选择静脉输液用药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静脉炎症状;患者对于治疗以及实验有完整的认知并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知晓自身资料被调取可能性;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基本资料不稳定,具有其他可能会导致实验终止的主观因素;患者或患者家属反对接受本次实验或资料调取。

本次研究中患者一般资料录入Excel 表格,由我院统计学人员进行记录确认,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可比后提交我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核。通过后判断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良好,可进行本次对比性实验(P>0.05)。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均在患者瘫痪侧肩关节以下的浅静脉处,选择穿刺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用药。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一次穿刺。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医务人员需要密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其出现异常,需要立即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医务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前需要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按摩,尤其是在输液前半小时需要采用热水袋热敷患者穿刺部位的周边血管,使患者血管保持充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避免出现血液痉挛的情况。在对患者进行用药前,需要针对患者的穿刺部位和血管类型以及进针角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随后对患者进行进针穿刺,在穿刺前需要对患者的穿刺部位外周静脉血管弹性进行观察,确认其是否出现肿胀或者硬结的状况。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静脉的选择需要避免感染或者发生硬化的血管,尤其是在对老年患者进行穿刺时,需要尽量保障患者的机体功能,使患者的康复质量得到保障。对于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医务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静脉保护患者穿刺点的选择需要由远端到近端,并且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控制患者每日的液体输入量,患者每日液体输入量需要控制在1000ml 以内,而在静脉输液前需要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关于静脉穿刺的相关知识和关于输液的特殊性,确认患者的穿刺部位的护理方式和各种注意事项,使患者家属也能够在患者接受穿刺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

在进行穿刺时,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一系列的无菌操作来进行各项步骤,并且在穿刺前医务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局部皮肤消毒,将瓶内介体抽吸,并且将针头垂直插入,降低玻璃微粒产生的污染。

在对患者进行日常的护理时,应当关注于患者的合理饮食护理,同时还需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饮食方案,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疾病康复,尤其是在对某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护理时,更加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饮食调整方案,使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如果患者已经发生静脉炎,首先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并且将患者的穿刺患肢抬高,这样能够有助于加速患者的血液静脉回流,如果必要可以采用1%利多卡因溶液和1%普鲁卡因溶液对患者进行封闭注射,而当药液已经渗出血管外,需要停止注射,并且将渗液抽吸。

1.3 评价标准

在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静脉炎症状进行判断:I 度:患者穿刺部位出现明显局部疼痛,并且有红肿和水肿的现象,但未出现硬结患者,静脉未出现条索状改变;II 度:在穿刺部位有明显的局部疼痛,并且伴随红肿和水肿现象,未出现硬结,但患者静脉已出现条索状改变;III 度:患者穿刺的部位明显,局部疼痛和水肿现象有硬结,并且患者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

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静脉炎康复时间和患者的出院时间。

1.4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实验数据,均由我院统计人员录入Excel 表格进行记录,并由统计学软件spss 21.00 for windows 开展一系列统计操作,由我院专业统计人员进行确认,两组患者的T、X2应用于判断患者的试验数据判断。

2 结果

在实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康复质量良好,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程度更弱,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静脉炎康复状况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恢复时间和患者出院时间更短,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静脉炎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对比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病情的发生[4],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颅外段动脉狭窄而引发患者出现静脉栓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会出现改变进而对患者的血液循环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还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5],医务人员需要长期给予患者静脉输液,这样能够避免患者的脑组织受到进一步的损害,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脑循环,并且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静脉输液所导致的静脉炎发生因素与护理人员的输液操作和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有较为密切的关联。脑梗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行动不便,常卧病在床,而患者的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加大静脉炎的发病率[6]。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优质综合护理能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并在患者发生各种危险因素时及时告知医师,而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综合护理来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并使患者的呼吸保持通畅,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吸痰处理,而静脉炎是静脉输液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患者的护理质量。

总而言之,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出现的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进行护理时,医务人员需要选择一种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方案,这样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尽可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静脉炎医务人员输液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加味桂苓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