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2021-12-11汤永标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开发策略实施策略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正向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向发展。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探索改革课程,探索发展新途径,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发并实施拓展性课程,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其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现状,分析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策略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策略;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8-0112-02

现阶段,我国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初中阶段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阶段,教师需要抓紧时机,开发并实施拓展性课程,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发并实施拓展性课程十分必要。

1   拓展性課程开发策略分析

1.1  以教材为核心,明确课程目标

教师明确课程目标,深入理解课程编排,可以为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有助于课程开发。初中阶段的拓展性课程开发应该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注重调动其学习兴趣,促进其逐渐累积学习经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

1.2  以教材为基础,拓宽发展途径

教学内容是拓展性课程开发的难点之一,教师可以将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有效迁移,以研究开发新途径。

首先,可以进行兼容整合式开发。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使各个学科保持独立,不利于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可以将信息技术、语文等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让各个学科可以相互兼容,丰富数学教学资源,促进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此外,在初中阶段,学生偏科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为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导致其学习的侧重点也有差异,有的学生喜欢数学,有的学生喜欢语文。将课程融合便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如在教学八年级中的“定义与命题”时,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引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诗句,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命题。这样将语文中的古诗与数学结合,可以使数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其次,可以将该课程的内容生活化。与学生丰富的日常生活相比,数学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对此,可以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做好衔接,拉近数学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为拓展性课程注入活

力[2]。如教学“最优方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设计自来水收费问题,让学生通过查水表、网络搜集等多种方式,了解自来水水费的具体计算方法。

再次,可以进行课时集中式的课程开发。具体来说,该方法主要是分年级进行,在数学教学组落实,教师可以共同商讨研究课题,做好具体分工,结合数学教材进行集中式的课程开发。该教学活动往往由教学组组长牵头,再由全体组员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实际内容。将课程内容设计好之后可以分享到微信群等,保证内容传递的时效性,使教学组成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实际内容,可以就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后即可确定课程。

最后,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借鉴优质课程。如今,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应用网络途径,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合理借鉴网络上的精品课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改编。

1.3  巧用辅材,丰富数学课程内容

教材与辅材的内部知识结构相同,可以分模块进行知识融合,进而丰富拓展性课程的形式。首先,可以结合辅材的阅读材料,巧妙结合阅读材料,使课程设计具有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分享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小故事,不仅可以有效推进拓展性课程的实施,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眼界,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素养。其次,需要重视课题学习。可以结合课题,开展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的实践能力,更可以培养应用意识[3]。

如教师在设计“七巧板”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七巧板的由来、制作过程等知识,层层深入,使学生深入理解,同时可以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拼摆七巧板,有助于学生了解其内部构造。同时,七巧板与拼接玩具相似,学生对其有探索欲,实施该类拓展性课程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最后,可以结合实践探究活动,落实数学实验教学。以往的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上课时间和实验器材有限,不能让所有学生都进行操作,教学效果不佳。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探究,探索新途径。如在讲解“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小组实验活动,提前准备11厘米、7厘米、6厘米和3厘米的木棒分发给实验小组,使其拼接三角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便可以有效获取相关知识。

1.4  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性

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开发阶段,教师需要明确角色定位,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其差异性,开发出有针对性的课程。同时,教师需要对教育观念进行优化,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基于教材的同时适当脱离教材,结合有价值、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开发出贴合学生需求的拓展性课程。

2   拓展性课程实施策略分析

2.1  注重拓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是实施拓展性课程的两个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拓展性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优化,不能局限于数学学科和数学教材,要通过多学科融合以及适当的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此外,可以合理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体验,使其转变为教学资源,进一步完成学习目标。

2.2  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能力的黄金阶段,在实施拓展性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平台,给予其空间,引导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而进行体验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其创新能力,活跃其思维[4]。如关于社会上的治水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访周边的居民,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自主进行推断,在班会上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分层分类进行数学教学

在实施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时,有必要进行分层分类教学。教师可以按照课程难度,将课程分成基础型和提高型。对于基础稍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对课程内容精讲、慢讲。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为该类学生提供一个难度较高的思维类课程,使其能力得到发展。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课多任务”的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4  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的拓展性课程的实施仍处于摸索阶段。教师可以在社团活动中组织数学探究活动,通过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途径。此类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使其养成乐观、专注的学习习惯,同时此类平台具有自由性和趣味性,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保持一个积极、轻松的状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记录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便于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以及经验总结。

2.5  注重评价策略

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为课堂注入新活力。对学生而言,拓展性课程具有神秘感,所以部分学生在学习過程中不敢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因此,教师有必要注重教学评价,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鼓励,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需要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实质性评价,使评价具有实效性,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综上所述,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以教材为切入点,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使该课程更具趣味性。同时,需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不断优化数学教学设计,拓展教学途径,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冰宇.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9.

[2]陈洪远.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14).

[3]夏萍.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教学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6).

[4]陈书洪.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3).

【作者简介】

汤永标(1976~),男,汉族,江苏建湖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拓展性课程开发策略实施策略
“三适连环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实验探究为切入点的拓展性课程研究
由易到难分层设计 循序渐进系统推进
基于教材增设素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