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混合计算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2021-12-09王静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1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王静

【摘要】计算是数学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小学生应夯实自身的计算基础能力,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计算问题在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渗透,也是确保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前提保证,尤其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更应注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混合计算;有效教学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小学教育强调了教学活动的提质增效,也就是要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率,让教学活动得以高质高效开展,这样教师可以轻松教学,学生也能轻松学习。混合计算作为小学数学中的一个知识难点,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对混合计算的掌握不到位,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作为数学教师,就需要理解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然后对教学活动实现优化改进,从而推动混合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一、小学数学混合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在课堂上未能指导学生合理锻炼实践

要想在混合计算中又快又好,那么就离不开一定的练习。混合计算的水平高低,一是和计算知识的掌握有关,二是和自身的计算能力有关。计算能力越高,那么计算就越快越好。而计算能力的形成,和实践练习存在关系。经过合理的锻炼,才能让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不过,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混合计算教学时,并未给学生安排合理的实践,仅有的练习,也是以理论化的题目为主,缺少了趣味性,难以调动起学生的计算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较低。

(二)尚未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表示,教育本身就是实施习惯养成的动态活动,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全面融入习惯养成教育。具體到计算教学层面却可发现,多数学生都尚未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例如有的小学生在计算题目时没有打草稿的意识,总是以口算、心算的方式在脑海中演算算式。但是,如果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低下,那么必然会出现大量的运算错误,而这一现实问题也会直接打击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另外,小学生的心性浮躁,当他们做完作业之后,很少会主动验算算式结果,难以及时订正因粗心马虎、审题不清出现的运算错误。如此,也必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小学数学混合计算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引入学具教学,降低学生的计算难度

学具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满足新时期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有益于学生计算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基于此,教师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数学计算课程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入学具教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计算知识具象化地呈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计算难度,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在实物中抽离出计算定理,从而培植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加减混合”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苹果教具卡片作为学具展开辅助教学,通过形象化的学具演示操作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带领学生认识加、减混合运算试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试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混合试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流畅地开展加减混合运算,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计算等数学技能,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创设趣味实践强化学生锻炼

在混合计算教学中,不能困于理论知识讲解之中,需要结合课堂实践,构建起趣味化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一,可以创设趣味计算游戏,组织学生实践。具体来讲,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算24点”游戏,对其适当的创新,设置一个“混合大运算”的课堂游戏,设计一些(数字为2-20)的数字卡片,每个人4张,让班上的学生随机去拿。在教师的随机点名下,让一个学生说出一个30内的数字,其他学生则利用手里的数字,通过混合计算,得出那名学生说出的数字。如有个孩子抓到了8,12,4,5这几个数字,而被抽到的学生说出了24这个数字,那么可以计算得到4×5+12-8=24,也可以计算为5×8-12-4=24。第二,可以创设场景模拟活动。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数学场景,构建模拟活动,比如菜市场卖菜小贩与买菜的顾客,超市里的收银员与消费者等。通过模拟这些场景,设计混合计算问题,让学生在模拟表演中实现混合计算的实践练习,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知行合一,凸显计算价值

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学生具有在短时间内计算出正确答案的能力,且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灵敏度。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双重提升。教师应在教学环节将大量的计算问题布置给学生,以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强化,确保学生的思维过程逐渐缩短,并逐步提高计算的速度,从而确保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进而逐步达到学生能够在看到问题后,即刻就能说出答案,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教师还应注意,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后,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计算方式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凸显出知行合一的数学教学效果,进而也可以确保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而且,在生活环节及时进行计算实作,这会提高学生对计算问题的理解能力,也能够逐步确保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进行融合,凸显出数学教学的价值所在。

(四)重视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的运算习惯

如果小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阶段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那么则可为促使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逐步优化学生的运算思维,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成长。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运算习惯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会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去辅导学生,及时调整学生的运算行为。例如,笔者所在的班级有一个学生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运算错误,尤其是计算两级算式,或者需要进位、退位计算时,运算错误层出不穷。通过观察可以判断,这个学生总是过于依赖心算,很少打草稿。于是,笔者就监督学生以笔算方式计算各类习题,告诉学生要列清楚所有的计算步骤,而且还要以逆向思维去验证每一个算式的结果是否正确。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需要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其计算能力,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喜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在小学阶段进行合理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成丹,陆鸿.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6):25-26.

[2]陈芳.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科普童话,2020(26):34.

[3]陶传娟.探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47):96-97.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