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渗透思考

2021-12-08王栋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学理念以人为本

王栋

摘  要:在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为了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教育需要围绕以人文本的理念,提升教育的灵活度。因此,本文对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渗入做出了思考,一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校在学生视角和教育管理者视角的教育管理方向,二是研究高校人本理念渗透方式。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2-0-03

教学管理工作无论在教育的哪一阶段都是学校管理的中心,教学工作是否取得良好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既需要考虑教师层面,也需要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1]。因此,高校要协同好“教”与“学”的关系,就需从制度管理、教师培养方式、学生能力目标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形成既定的、系统的管理机制。

一、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方向

(一)从学生视角层面来说

第一,确立全面发展的职业目标。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学校教育者需要充分围绕这一理念,根据学生的各项需求和个性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确立相应的管理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所要求的程度。具体来看,一方面,学生需要具备职业发展意识,以自身发展为核心,利用学校所提供各项资源,将其合理利用,按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衡量自身的能力,针对自身的不足,利用各类学习资源,不断自我提升,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另一方面,高校也需要围绕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职业需求,辅助学生的自我发展,将职业素质、团队合作能力、思想道德等核心素养内容纳入具体专业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潜移默化地了解各类核心素养。

第二,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一直是高校教育重视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对学生来说,发展创新能力对自身未来职业和工作技能提升都有很大益处。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实践活动中,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助力。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发展、自我管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培养自身创新思维。一是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互联网包含大量知识信息,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几个可靠的知识类网站,使其基于自身的需求,自行查阅论文、浏览公开课、观看教学视频等。二是学生可以阅读科幻小说,激发想象力,开拓思维,而教师也可以多为学生推荐一些优质书单,让学生多阅读好书、会读书,如刘慈欣的《三体》。学生由于偏好小说形式,也会顺着这一学习思路,多关注科幻文学,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三是学生可以利用现代传播媒体,尝试对各类形式进行创新。除了文字表达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音频、视频、图画等形式,以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从教育管理者视角

第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教育管理者需要从以下层面构建完善的校园环境。一是教育管理者需要综合统筹学校资源、资金等,集中精力优化和更新教学设备,满足各专业学科教学的需求。二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布置好教学环境。上课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直接影响,应该保持桌椅整洁完好,维持好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班级风气,以标准化、规范化确立管理机制。三是开展多元校园文化活动,给予学生人文关怀。高校应扩展校园文化内容,结合学生的想法和兴趣,学校可以让学生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形成各类文化社团。学校需要全力支持,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在健康自由的校园文化环境下,感受高校的文化特色,抵御不良文化侵袭,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价值观[1]。

第二,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机制。确保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科学性,需要做好对教师的教学检查工作,制定好检查与管理标准,以完善的体制化管理模式,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明确高校教学要求和任务,并认真贯彻执行,落实到具体层面,对学生发挥实效作用,防止管理成为一纸空文[2]。因此,有效的落实和執行方式就是通过教学检查的方式,定期对教师教学工作检查,形成督促和指导作用。比如:在学校学期初进行检查和讲评,每月对教师教学的月进度、月计划进行检查,期中有半学期工作的全面检查,期末有计划完成情况和质量成果的总结检查。同时,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对教师的备课是否充分、教案是否完整如实记录,课堂教学管理是否得当,课堂纪律、教师的处理方式等环节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通过各项检查,确保教师在不同教学阶段,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执行方式培育学生,而这些数据也会形成报表成为考核教师能力和素养的参考。

第三,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在传统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其工作重点是教学,除教学工作以外的一切工作都属于辅助性工作,并且对教师的考查方式主要以教学指标的完成情况为基础。这种仅仅重视教学进度、忽视了教育质量与成果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培养出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教育管理工作,用互动式、实践式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还能为学生吸收理解知识内容提供有效支持。为切实实现上述目标,首先,高校应当提升学校教职工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保证教职工在后续工作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工作核心;其次,高校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培训、开展兄弟院校教学情况参观交流等方式,加深教师对最新教育教学方式的认识,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逐步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最后,高校可以通过构建校内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自身所学与实际工作结合到一起,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理解深度的基础上,便于学生对自身未来工作内容的理解,在毕业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适应自身的工作环境。

二、结合苏霍姆林斯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分析

(一)苏霍姆林斯基人本管理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美的体格、高尚的审美、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具有个体差异性等要素和谐融合在一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是精神富足的人。而落实人本管理教育理念涉及的主体很多,需要各方配合与协同管理作用,才能共同推进人本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对教师来说,作为学校管理的主动者也是被管理者,想要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学校全体教师需要团结一致。而学校领导者需要将教育的信仰变成教师集体的共同信仰,开展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领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对学校来说,创设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校园文化环境是管理好一所学校的重要方面,学校的责任不仅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精神层面的爱好和要求。首要因素就是需要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苏霍姆林斯基观点中,认为学校教育管理需要将劳动实践纳入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独立的个体,挖掘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劳动价值,让学生收获劳动技能,成为精神富的合格公民。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学校应使教育效果最大化,让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幸福成长的人。当然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管理需要家长的配合,学生也需要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在具有一定文化和教育素养的家长教育理念下,更好地成长[3]。

(二)人本管理教育实践过程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需要有组织规划和明确管理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引下,确立有效措施,将学生理论教育后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此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苏霍姆林斯基人本管理教育实践过程主要围绕三个层面:一是学校需要组织建立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分工协作,落实各项职责,充分赋权,以民主的思想和精神力量引导和得到师生的认同,培养学生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二是学校需要利用当地特有的环境资源,建立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教育环境,美化校内外周边环境,融合“五育”理念,让学校成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和健康自由成长的乐园。三是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办学术研讨会、教育培训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和充实教师的教育素养,使其专业素质与教育信念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协同发挥作用。同时,学校还需要认真了解教师的思想意识和教育水平、兴趣爱好等,让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还需要以自身的人格、品德、特长优势等,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学校可以建立“创造实验室”,为教师在日常工作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研究提供条件支持,使其能够拥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教学过程,并反思自身的不足,成为具有创造型、学习型的专业教师。

三、高校人本理念教育管理渗透方式

(一)转变师生角色定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以人文本理念不断渗透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及方式,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利用教师的经验和新时代素质教育思想,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将学生置于主动性、突出性的位置,成为课堂主角,调动其感官和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进行自主探究。而在实践教学中,也有部分高校教师全面把控教学课堂,而学生需要完全听从教师的讲解思路和授课内容,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不强,所以,以往教育教学一直偏重理论教育,对实践教育有所忽视。因此,很多高校基于国家素质教育思想,围绕以人为本理念,转变了以往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着重突出学生的“学”,而教师的“教”成为辅助作用,强化学生的主动性[4]。教师可以开设各类教学活动,如艺术创意课程,通过现代媒体技术,了解当前艺术发展趋势,并结合各类短视频、杂志等内容,在师生互动与学生合作交流中,激发学生灵感,设计出具有个人风格的创意产品,或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多增长见识,了解当下科技发展速度。

(二)开展分层管理,实现个性化教学和评价

虽然教育管理是对整个学校而言,但是学校是由不同的院系、不同专业所组成的,因此,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发展方向都有很大区别。如果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按照统一化的规则和章程来管理全体学生,那么可想而知,必然会有部分学生因为专业、自我发展目标、学习兴趣等差异因素,而无法适应教育管理体系,这对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围绕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高校需要在落实教育管理活動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纵横思想,对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需求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制定符合各类学生需求的分层教育管理方案,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身努力奋斗提升专业实践能力[5]。另外,建立综合评价机制,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围绕学生的成绩,改变传统教学评价单一的成绩论评价标准,高校需要从人本理念出发,从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学生的不同专业成绩、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层面来考量。

(三)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健全管理体制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再创新高。作为更独立、更自信的一代,部分毕业生初入职场对自己的薪资比较乐观。但是理想和现实是有差别的,很多学生会继续追求理想,寻找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跨专业、进入新的领域。综合来看,部分学生在毕业前没有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自身职业能力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标准相差甚远。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虽然无法掌控学生的未来职业,但可帮助学生在步入职场前做好充分准备。无论学生的最终选择如何,为了他们顺利蜕变,学校应关注培养学生企业选拔人才时看重的三项核心能力。一是协作能力。大学期间,独立工作是常态,但在企业环境中往往恰恰相反。一般企业在选择应聘者时会考核其团队合作能力。因为员工80%的时间会与同事沟通合作,只有团队协作默契,工作才能更顺利开展。高校要关注协作能力的重要性,重新定位教室和校园空间,促进学生小组作业。比如通过小组学习、头脑风暴、小组会议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为未来在企业工作积累所需经验。二是科技应用能力。从线上会议到超级计算机,科技是现代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商业圆桌会议中四分之三的企业高管表示,他们很难找到合格的人来填补STEM相关的职位。55%的雇主表示,正在招聘拥有一定电脑技能的员工。高校需提供空间帮助学生实践和使用课程中学到的电脑技术,让学生在求职中更具有竞争力。三是写作能力。相比电脑技能,一些企业更需要书面沟通能力强的员工。美国高校协会调查显示,超过75%的企业把良好写作技能作为招聘的重点考核。大学中,无论是完成一篇学科作业,还是写一篇学术论文,学生更愿意选择与他们写作风格相符的多样空间进行创作,提高学习效率。很多高校都会建设良好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空间选择。对喜欢公共学习的学生,学校提供了公用书桌台,激发其灵感;对喜欢安静的学生,可选择在书架隔断中拥有独立学习空间。

四、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高校需要围绕人本教育管理理念,创办符合当下时代发展和人们满意的学校,从学校制度建设、教师培训和专业提升、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各项能力和素养等方面,逐一完善和更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并对学校现有物质基础做好全面梳理和总结,系统规划学校教育管理的方向,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收获快乐和自由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佳音.人本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科教导刊,2021(3):17-18.

[2]包筱玲.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渗透[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33):13-14.

[3]闵杰.“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5):90-92.

[4]亓树璇.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J].家庭生活指南,2020(9):30-31.

[5]王韵璐.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5):66-67.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教学理念以人为本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