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主题式微课程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

2021-12-08梁锦荣赵文彬邓雁菲胡宝清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石漠化微课程

梁锦荣 赵文彬 邓雁菲 胡宝清

【摘 要】本文以广西石漠化治理为例,论述运用主题式微课程落实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培养,提出“确定课程主题—明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制订课程评价”的实施步骤,并举例石漠化的“病因”、为石漠化开“药方”、例析“东桑西移”背景下石漠化地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三个教学课例。

【关键词】高中地理 微课程 核心素养 石漠化 人地协调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2-0080-0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秉承多样化的教学理念,灵活使用教材,积极使用多种资源和驾驭不同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具有开放性。但是,以往的教学常以教师、课堂、课时、知识为中心,重知识而轻能力和情感态度,难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微课程,又称微型课程或者迷你课程,它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和学习者的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时间短见效快、主题明确、目标清晰、内容鲜活和运用灵活等特点,对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尤其是某一个核心素养具有明显的效果。本文以广西石漠化治理为例,从确定课程主题、明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制订课程评价等五个步骤,论述运用主题式微课程落实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培养。

一、确定课程主题

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包含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如今,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可以促进人们以正确的思想和态度重新审视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都安瑶族自治县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的典型喀斯特经济欠发达县,2005年县内石漠化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9.17%。后经过10多年有效治理,截至2020年上半年完成植树造林约1620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9.24%。

课程以石漠化为主题贯穿学习过程,学生知道石漠化的空间分布概况、探究分析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并为治理石漠化提出合理措施。不仅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也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二、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后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具明确的导向作用。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永恒话题,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地协调观,其中人地协调观是我们应该秉持的价值观。

因此,将本次微课程的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同方式、强度的人类活动给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认同人地协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

三、设计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而课程内容又是课程目标的直接反映和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四、课程实施

第一课时:石漠化的“病因”

【学习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书籍、报刊、互联网等工具,课前收集都安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形成原因的相关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地理实践力)

2.课中通过小组内部、不同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在教师的辅助下,知道广西石漠化的空间分布、能解释都安石漠化形成的原因,知道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综合思维)

【教学过程】

环节1:明晰任务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活动安排进行解说。

学生:记录相关要求。

【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目标,以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环节2:探究石漠化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从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探究都安石漠化形成的原因。

学生:基于组内学习,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允许对他组的学习成果提出不同的观点并提供论据,通过组间的交流能够对组内的学习成果进行补充或纠正。

教师: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并学会成果分享。

【设计意图】学生能从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对石漠化的成因进行探究,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环节3:小组推优,成果汇报

学生:根据组内和组间的探究、交流学习,推选3个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其他学生适当补充。

学生:形成知识框架,积极发言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辅助学生的成果汇报,并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形成知识结构,深化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学后反思与作业】

课后作业:收集资料,初步认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第二课时:为石漠化开“药方”

【学习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借助书籍、互联网等工具,或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收集都安瑶族自治县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及其治理成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地理实践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在教师的辅助下,能够从多个维度归纳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汇报学习成果。(综合思维)

3.分析石漠化的治理对当地的生态、社会、经济等的积极影响,认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教学过程】

环节1:明晰任务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活动安排进行解说。

学生:记录相关要求。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以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习动力。

环节2: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从政府、村民、企业等维度探究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并学会与其他小组分享与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石漠化的治理对当地的生态、社会、经济等的积极影响。

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助,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及成效。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培养综合认识;石漠化有效治理的积极影响,落实人地协调观。

环节3:角色扮演,成果汇报

学生:基于小组的交流学习,推选3组作为代表,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理清石漠化治理的有效措施和治理成效。

教师:辅助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并对不同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理清治理措施和成效,培养人地协调观。

第三课时:迁移运用  例析东桑西移背景下石漠化地区的

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和运用已学知识,能够自主分析河池宜州区石漠化的原因。(综合思维)

2.通过案例和小组合作,分析东桑能够西移的原因。(综合思维)

3.通过案例分析和观看视频,绘制桑蚕产业生态经济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桑蚕业对河池宜州区产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认同桑蚕业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教学过程】

环节1:河池宜州区石漠化的原因

案例1:河池宜州区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地区(地理位置图略),为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刀耕火种、烧山放牧为主,2012年该市石漠化面积达66069.5公顷,且程度以中强度石漠化面积为主。

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自主分析河池宜州区石漠化的原因。

教师:辅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检测教学成果并得到及时反馈;分析石漠化的原因,培养综合思维。

环节2:东桑为何能西移

案例2:桑蚕是以桑叶为主食的吐丝结茧经济昆虫,生长过程主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不同阶段,其中幼虫阶段是摄取食料营养的成长阶段,饲育温度以20℃~30℃为宜,幼虫进一步发育后即可缫丝,丝可用于丝绸生产。

案例3:種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产业,但随着“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广西迅速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河池宜州区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截至2018年,该市种植桑园面积达2.4万公顷,养蚕农户达10万户约4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84.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东桑能西移的原因。

教师:通过展示案例,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进行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的分析,从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分析原因,培养综合思维。

环节3:探究桑蚕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案例4:观看视频“桑蚕新思路”。

案例5:截至2018年,宜州区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60多个,拥有规模以上的茧丝绸加工企业共17家,先后成立茧丝绸企业科技孵化中心和电子商务协会,自主创立“刘三姐”“南方丝缫”等蚕丝被品牌,并在国内多个主要城市开设连锁实体店。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案例5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辅助下,绘制河池宜州区桑蚕业的生态经济示意图,探究桑蚕业对河池宜州区石漠化治理产生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教师:播放视频和展示案例,辅助学生认识桑蚕业的主要产业链概况,引导学生从经济和生态等多个维度分析桑蚕业对河池宜州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和视频,绘制生态经济示意图,认同桑蚕业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人地协调观。

五、课程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意义建构过程,是课程评价主体共同参与并通过主体间的持续合作、探究来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因此,本微课程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通过学生自评、小组内部互评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以课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评价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前评价;课中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和小组合作学习,以真实的情境和问题驱动学生知识的建构并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共同合作下对学生进行课中评价;课后能够以人地协调观为主题汇报学习成果,并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自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学生、教师、家长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对课程的价值进行评价。

总之,微课程具有时间短见效快、主题明确、目标清晰、内容鲜活、运用灵活等特点,本文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以石漠化为主题,运用主题式微课程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培养,促进了地理课程改革,有效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5).

[2]梁铭忠,胡宝清,廖赤眉,等.喀斯特石漠化演变胁迫变化关系及胁迫阈值模型研究:以广西都安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4).

[3]李敏军,陈露露.持续发力 重点突破 都安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0-07-17.

[4]吴国欣,谢素平.广西宜州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3(9).

[5]李茂菊,韦杰.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9(6).

[6]雷浩.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理论基础、内涵与研究方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

【作者简介】梁锦荣(1994— ),男,广东广州人,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论;赵文彬(1997— ),男,山东济南人,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论;邓雁菲(1993— ),广西钦州人,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研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胡宝清(1966— ),男,江西临川人,博士,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南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教学论。

猜你喜欢

人地协调观石漠化微课程
浅析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浅谈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旅行视角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人地协调,渗透在教学细节中
“孪生风云”之石漠化与贫困
关于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存在问题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湖南将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