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2021-12-08钱丽丽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钱丽丽

摘要: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文历史的积淀。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得到了充分凸显。教学时,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在不同学段开展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实践活动,精心构思,巧妙运用,可以使传统文化传承变得多元而有趣有意。

关键词: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传承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涉及中国传统节日,随着年级的递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习作、综合实践课都依次在教材中出现。语文教材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担,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明显感到,如果仅仅依托课堂教学,通过学习课文或古诗词来了解节日习俗并达到传承的目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在“统编教材背景下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创作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探索形成了依托教材建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活动体系。

一、低学段,在传统节日中初识传统文化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与大人一起读”的《春节童谣》中,课题组通过诵读和吟背的形式,让孩子们清晰地掌握了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春节。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忙碌起来,做着各种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事,就是为了增年味。教学时,借助动漫视频播放此首童谣,既直观形象又浅显易懂,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拍做游戏,不必强求孩子们都理解每一天要做的事有什么意义,作为儿歌的形式,可以拍手读,可以在做游戏中说,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就打下了春节前的习俗印记。

学完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课《端午粽》一文后,正值端午节前后,老师在班里组织了一次粽子早餐会:全班同学都带来一两个粽子,不同的口味,或黄或绿的粽叶,还没有吃教室里就热闹非常。老师首先组织同学们观察粽子,说说形状、粽叶的颜色;再观察打开后的粽子,说说里面的颜色和味道;最后,大家开吃,通过吃,说说不同粽子的味道以及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在这样的粽子早餐会中,全班学生对粽子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文字到实际生活体验,既有乐趣又有说话练习。为了将端午文化“吃”进肚子里,在粽子早餐会后,老师还组织了“端午故事会”,进一步深化端午粽所包含的习俗文化,让学生对端午的认知从平面走向立体。

二、中学段,在传统节日中浸润传统文化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语文要素中的重要一点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第九课《古诗三首》分别是《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紧随其后,教材安排了活动提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列举,并告诉我们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各自独特的习俗。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按步骤在班内开展综合性实践指导课,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阶段任务,指导搜集资料和记录材料的方式,借助课堂推进实践活动。

第一节实践活动指导课:传统节日大罗列。首先,老师借助多媒体将中国传统节日分别展现,全班同学对照日历圈画出一年中的各个传统节日,采用表格的形式将节日名称和过节时间记录下来,当堂完成。然后,给全班学生分组,每组完成其中两个传统节日的习俗搜集,组织学生在各自小组内进行分工。最后,规定时间完成搜集材料和整理材料,并完善表格。

第二节实践活动指导课:传统节日真多彩。首先,各小组汇报搜集材料的过程。然后,各组介绍了解和掌握的传统节日里的习俗。老师或同学在各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最后,商议采用什么形式展示小组活动成果。

第三节实践活动指导课:我爱传统节日。在活动实践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老师在课堂上明确习作要求,强调整理材料,强调形成文章时要侧重介绍这个节日里的习俗和由来,并写一写自己家是如何过这个节的。习作完成后,进行全班评讲分享。从材料到习作,再到全班评讲,又是一次对传统节日文化和习俗的内化过程。

三、高学段,在传统节日中建构传统文化

到了高学段,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知识积累,为了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在每个学生心里打上鲜明的中国文化底色,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以第三课《古诗三首》关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为抓手,拓展了《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步:活动课开题,明确任务,全班议定活动方案。

第二步:课外实践和汇总。各小组分别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资料收集,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搜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人物故事,通过上网、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和图片,并向家人请教传统节日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节日当天本地或自己家里开展的相关活动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制作完成传统节日思维导图,让传统节日中的故事、古诗词、人文等习俗通过导图更清晰地展现。

第三步:成果展示。“节日导图展”“我当节日解说员”“我诵你书他猜”等形式展示各阶段的活动成果并交流。在这一环节,学生们不仅深化了自己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和了解,而且通过诵读、书写、讲解、创作等形式,让自己的实践成果得以分享,体会到成就和乐趣。

通过这类综合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学会多渠道搜集资料,并在活动中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明白团队合作的力量。当学生看着一张张思维导图、听着同学们的解说,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民族情怀植根于心底,成就感油然而生,学习也变得有乐趣和意义。

四、全校联动,传统节日文化共传承

分学段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后,我们在全校进行活动成果推广,老师、家长、学生联动,为传承营造了更好氛围。例如,抓住春节这个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春联”系列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和家长诵读春联、书写春联、创作春联、讲一讲关于春节或藏在春联中的故事,并在各班门窗和教师办公室门窗粘贴春联,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学校还将“我们的春联”系列活动成果编印成册,放在学校的图书角,供师生阅读分享。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专门进行了视频拍摄,几个学生争着抢背春联,互相比着书写春联,在家里开起了关于春联的故事会……这份童真和记忆,打上了浓浓的传统节日印痕。

在教师节之际,我校举办“我们的节日”游园活动,诵读传统节日诗、词、文;展览师生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文及书法作品;大幅图呈现学生绘制的节日导图,并配小小讲解员进行节日习俗文化现场讲解;同时在各节日园中拓展相关的节日娱乐活动。我们想借助這些系列活动,让传承变得不仅有意义而且更有趣。退休老师们听着小解说员的解说,看着展板中的学生作品,都竖起了大拇指——为传承文化点赞,为梅山路小学学生们争做“节日传承人”点赞。

我们力求通过系列活动,将无形的文化“有形化”,借助诵读、书写、讲解、创作等形式,把文化融进学生的每个字、每句话和每幅画中,紧紧围绕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将诵读经典与书香校园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合起来,增强传统经典的吸引力,进一步拓宽经典诵读的实践渠道与途径,完善诵读活动的方法、内容、形式,将经典融入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发展打上鲜明的中国底色。

参考文献:

[1]温儒敏.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