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精神分析法解析《黛西?米勒》的悲剧根源

2021-12-06赵雅琦

文学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黛西必然性米勒

赵雅琦

内容摘要:亨利·詹姆斯创作于19世纪末的心理现实主义作品《黛西·米勒》刻画了一个悲剧的女性形象——黛西。作者通过对黛西不幸命运的描写,突出女主人公矛盾的心理以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黛西自身与外界冲突对抗的悲惨结果。本文从黛西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心理的影响两个方面,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方法来分析黛西死亡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黛西·米勒 精神分析批评 悲剧 必然性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小说作家、文学评论家、剧作家,他是精神分析小说的先驱之一。亨利·詹姆斯深受作为心理学家的兄长的影响,其作品主要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刻画,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善于在人物身上寄托作者的自我感情。

《黛西·米勒》是亨利·詹姆斯的成名作。作为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在创作《黛西·米勒》这部作品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刻画女主人公黛西的内心活动。贯穿作品始终的的是黛西内心的挣扎与苦痛,悲剧的结局成为故事最终的走向。

精神分析学是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并由他人延续的思想体系。它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心理功能和行为,也可以应用于社会、文学、艺术等领域。运用精神分析批评法来关注小说中黛西的精神世界,有助于探索黛西死亡的深层次原因,并揭示黛西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一.外界环境的影响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的心理变化。在诸多外界环境中,欧洲上层社会的影响,以及黛西与温特博恩的关系是造成黛西悲剧的主要因素。

1.欧洲上层社会对黛西的接受度。黛西初到欧洲,极力想要融入到欧洲的社交圈中,因而上层社会对她的接受度影响着着她的所作所为。作者着重描写了男主人公温特博恩的姑母科斯特洛夫人和来自美国的沃克夫人,根据作者的描述,这两位夫人就像欧洲文化和社会一样病态僵硬,二者对待黛西的态度也足可以说明欧洲上层社会对待黛西的态度。

当温特博恩把黛西介绍给他的姑母科斯特洛太太时,她只是说:“他们太俗气了,他们属于那种人们有义務不予接纳的美国人。”(詹姆斯,2011:17)从她的语气中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出她对黛西及家人的蔑视。当谈到黛西与随从共进晚餐时,科斯特洛夫人更是嗤之以鼻。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既有死亡本能,也有生命本能。”①黛西虽然特立独行,但也是初次踏入欧洲社交圈,她很希望自己能得到科斯特洛夫人的认同,进而融入到欧洲社交圈中,这便是她的生命本能,然而遭受到科斯特洛太太的打击后,黛西已经产生出叛逆心理。

作为在罗马上层社会和美国人圈子中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的沃克太太是黛西结交的重点人物。一开始沃克太太对黛西十分疼惜,邀请她参加各种上流聚会,但由于黛西在“马车事件”中的反抗之举和名流聚会中毫不避讳地与乔万内尼调情,沃克太太逐渐放弃了“拯救”黛西的想法,拒绝与黛西来往,这导致罗马的其他美国人也逐渐减少了与黛西的来往。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如果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很少有人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在沃克太太和其他欧洲人的集体排斥中,黛西的叛逆心理延伸到了她的行为上,最后酿成了她的悲剧。

2.黛西与温特伯恩的关系。如果说来自上层社会的歧视还不足以击垮黛西的心理防线,那么小说男主人公温特博恩则是对黛西的心理产生了致命一击。

温特博恩态度的变化是造成二人关系紧张的一方面。起初温特博恩是被黛西的美貌吸引,却多次评价她“缺乏教养”,“至多只是个来自美国的漂亮的喜欢调情卖俏的姑娘。”温特博恩虽然倾心于黛西,但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温特博恩对黛西的态度时好时坏。而与黛西在罗马竞技场进行最后一次谈话后,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温特博恩的态度转变引发了黛西的心理变化。弗洛伊德之女安娜认为“防御机制用来指代自我应对痛苦的或者无法忍受的意象和情感的功能。防御这个名词随后沉默,取而代之的是压抑。”②当人们觉得自己不能适应环境时,就会产生一种自我防卫机制,黛西在发觉温特博恩对她的不信任后产生了心理防御机制进而压抑了自己的情感,而随后在察觉到温特博恩对她彻底失望之后,黛西的自我压抑已经达到了极点,于是死亡成为了她最终的出路。

温特博恩和黛西的性格差异是造成二人关系紧张的另一个方面。古斯塔夫·勒庞认为心理集体最显著的特点是不管组成它的个体是谁,不管他们有多讨厌或多喜欢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职业,他们的性格或他们的智商事实上已经被转换成了一个拥有集体心理的群体。③温特博恩面临着其他欧洲贵族阶层的压力,自我防御机制驱使他像其他欧洲人一样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因而最后他才会放弃对黛西的感情。而黛西宁可沾染罗马热病也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名声屈服于上流社会的规矩,她遵循着内心的原则,这与温特博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温特博恩与黛西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是无法化解的,因而她的死亡本能战胜了生命本能。

二.自身心理的影响

外界环境固然是造成黛西悲剧的重要因素,但黛西的心理状况才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人们的生活态度、行事风格都受到心理的影响,由此看来,黛西的悲剧命运和她的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

1.黛西对感情的偏执。黛西是旅居欧洲的美国人,这时恰好出现的同为美国人的温特博恩就自然成为了黛西的交往对象,“朋友们谈起他时,通常会说他正在日内瓦学习;仇人们谈起他时,会说——但话说回来,他实际上没有仇人,他是个极为友好的伙伴,人人都喜欢他。”(詹姆斯,2011:2)温特博恩出身上层家庭,为人又亲切大方,无疑会赢得黛西的倾心。

“爱的人是谦卑的,爱上别人就丧失部分自恋,并由所爱对象来替代。”④精神分析论中,主动爱的人会降低自己的自尊心,企图在被爱对象身上获取感情的寄托,所以当黛西对温特博恩付出真心时,实际上她已经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上。在沃克太太劝说她上马车避风头时,她首先询问了温特博恩的意见,“‘温特博恩先生是否认为,她微笑着猛一仰头,从头到脚扫视了一下温特博恩,慢吞吞地问道,‘为了保全名声,我该钻进马车?”(詹姆斯,2011:49)而在传出订婚消息之后,黛西又一次询问温特博恩对她的看法,“你前段时间真的相信我订婚了吗”(詹姆斯,2011:70)“爱采取渴望和剥夺的形式降低自尊,但是被人爱,得到爱的报偿、占有被爱对象,又会使它提高。”⑤黛西期望得到温特博恩的认同与尊重,但是温特博恩的怯懦和自私给了黛西沉重的打击,因而产生了自我压抑。黛西对温特博恩的感情是热烈且执着的,这种对于感情的偏执致使黛西把温特博恩的想法看得过重,而忽视其他外界因素,这必然会导致黛西走向死亡的悲剧。

2.黛西“本我”、“自我”、“超我”间的斗争。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将心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无组织和无意识的,它仅仅执行“唯乐原则”⑥,不考虑现实的情况。“自我”与“本我”关系密切,在“本我”的意愿和外部世界的现实之间进行调解,因此它以“现实原则”⑦为运作标准。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平衡状态。

作为具有自由思想精神的新女性,黛西对听从别人的指令行事感到非常厌恶,所以她的内心继续按照“本我”的意愿行事。黛西在发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他人和社会的道德标准后,她的心理为了维护“本我”的利益,会忽视这些令她矛盾的外部因素,从而压制她内心的不安感。黛西的“超我”是处在一个充满道德约束的环境中,她的“超我”意识到她的行为不符合标准,但她的“自我”意识不到这一点。起初,黛西只是“觉得”自己病了,后来才是真的病了,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在黛西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她的“超我”态度决定了她病情的严重性。黛西的“超我”与“本我”处在抗衡的状态中,始终无法实现最理想的状态,最终她的死亡本能战胜了生命本能,永久地沉睡在死亡的怀抱中。黛西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处在长期失衡的状态,这成为她悲剧命运的主要根源。

弗洛伊德还认为,人类心理学存在一种自我压抑机制:当“本我”、“自我”和“超我”相互冲突时,“自我”会压制任何与“本我”不相符的观念,以避免焦虑。⑧但是当焦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疾病。“‘既然你已提到此事,她说,‘那么我确实订了婚……”温特博恩望着她,收起了笑容。‘你不信!她补充了一句。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不,我信!‘行啦,你不会信的!她说,‘好吧,那么——我没订婚!”(詹姆斯,2011:66-67)黛西通过不断否定自己的话来抑制焦虑,她坚信温特博恩会理解她,但事实却截然相反,这加重了黛西的心理焦虑。压抑的焦虑蛰伏在黛西的潜意识中,当她身体虚弱时趁机而入引发强烈的精神疾病,并最终导致死亡。

黛西作为出生在19世纪末的新女性,试图冲破阻碍,但是引来的确是更加严重的打压。在十九世纪末的文学作品中,女性主角进行反抗,重获自由的方式常常是死亡。黛西的悲剧是由时代背景以及她信任的人同时造成的,但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她的“本我”“自我”“超我”在冲突矛盾中无法达到平衡,产生的焦虑过载,导致了她最终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悲剧。本文运用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虽然是源自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法,但是用以分析黛西的死亡悲剧时,更可以突出心理根源引发的悲剧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主题。

参考文献

[1][美]亨利·詹姆斯.黛西·米勒[M].高兴、邹海仑译.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

[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M].石磊编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

[3][奥]安娜·弗洛伊德.自我与防御机制[M].吴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注 释

①Sigmund Freud,Of the Unconsciousness and Arts,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1998,p.156.

②[奥地利]安娜·弗洛伊德:《自我与防御机制》,吴江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0页.

③[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涂家瑜、李诗曼、李佼矫译,台海出版社,2016年,第87页.

④[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石磊编译,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年,第196页.

⑤[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石磊编译,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年,第196页.

⑥[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涂家瑜、李诗曼、李佼矫译,台海出版社,2016年,第2页.

⑦[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涂家瑜、李诗曼、李佼矫译,台海出版社,2016年,第5页.

⑧Sigmund Freud,Of the Unconsciousness and Arts,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1998,p.85.

(作者單位:天津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黛西必然性米勒
七月恒星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温暖的邂逅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分析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
俏雅“黛西”
魔鬼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