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成帅打法看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2021-12-06孙元成申鑫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1期
关键词:球速弹力摩擦力

孙元成 申鑫

(1.淄博市招生考试院 山东淄博 255000;2.淄博中学 山东淄博 255000)

成帅打法的基本理论:弹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而增速,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而增旋,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增弧旋,球速和弧旋受合力的增大而增强,受到合力的减小而减弱,拍面用力方向由原来的斜向上改为斜向下,触球点是球的上侧沿。这是乒乓球史上绝无仅有的打法,有其创新性。为提高对其理论和技术的认识,对有关概念、区别、创新点、重点、难点及发展进行探讨。

1 弧旋、旋转、场地、位置

弧旋是由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及重力和空气阻力形成的[1,2]。重力方向始终向下,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速度的减小而减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这里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视为不变。击球后的弧旋球是惯性所为,上旋球弧旋高,下旋球弧旋低。弧线高低看弹力和摩擦力的大小[3]。

右旋也叫顺旋,是指正、反手顺时针方向用力产生的旋转技术,主要是正手的削、切技术和反手的拧、拉、抽技术。左旋也叫逆旋,是指正、反手逆时针方向用力产生的旋转技术,主要是反手的削、切技术和正手的拉、抽技术。

场地分前场、中场、后场。前场是球台端线外1m以内的范围;中场是1m以外3m以内的范围;后场是3m以外的范围,左右宽度不限。

场地范围分正、反、中手位三部分。中间线左右身宽地方为中手位,中间线左右身宽以右的场地为正手位,中间线左右身宽以左的场地为反手位。正、反、中手位都是固定的,击球位置是变动的。队员可以在全场任意位置拧、拉、抽球,但场地位置是不变的。

2 成帅打法与常规打法在力的大小和方向上的区别

2.1 力的大小

常规打法主要是以摩擦力为动力的拉球打法。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摩擦力有最大值,速度大小受其影响。弹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不能增速,只能起着向心力作用而产生旋转,这样摩擦力大速度大,弹力小旋转弱,弧旋轨迹就高,容易形成高吊弧旋球。成帅打法是以弹力为主的打法,弹力方向与回球速度方向相同而增速,摩擦力方向与其速度方向垂直而起着向心力作用产生旋转。弹力的反作用力与摩擦力成正比,弹力越大,球速越快,速度与摩擦力方向垂直,这里的摩擦力起着向心力作用控制旋转,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产生的弧旋球速度快,弧线就低,易形成的抽球,胜过当今的前冲球。

高调球和抽球所用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明显不同。前者摩擦力有最大值,用力大费力多,拍面易打滑,拉空不知所措。后者正对来球用弹力,弹力与球速方向一致,速度与摩擦力垂直,不存在打滑拉空费力大的问题。为加深对两种打法的认识,提高弹力和摩擦力在技术上的应用,特对两种打法力的大小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常规打法和成帅打法弹力和摩擦力大小的比较

2.2 力的方向

常规打法是以摩擦力为动力的拉球打法,拉球的位置是球的下侧沿部分,方向斜向上,拉球用的摩擦力主要是胶皮的粘滞力和运动产生的摩擦力。拍面摩擦力方向与球速方向相同,弹力方向与球速方向垂直,速度大小受摩擦力的限制。成帅打法是以弹力为动力的抽拉打法。抽球的位置是球的上侧沿部分,方向正前下,抽球的力主要是拍面的弹力,弹力与速度方向相同,摩擦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弧旋的方向就是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

乒乓球轨迹是符合力和运动规律的。主要用力技术在击球前,击球后球做惯性运动,触球点都是球的上侧沿部分,击球位置都高于球台平面,方向由上指向前下[4,5]。

3 成帅打法的技术创新

3.1 正手拍面方向的改变

常规打法是以摩擦力为主动力,成帅打法是以弹力为主动力。这一力的方向上的改变是拍面随肘关节逆向120°的扭转得来的,正手的抽拉球拍面不再斜向上而是正前下,正手拍面方向上的改变是该打法的技术新创。

3.2 反手拍面方向的改变

反手拍面方向上的改变,也得益于肘关节逆向120°的扭转,原来反手主要是推、挡、拨、拉、撕,都没有达到拍面弹力正对来球的反抽效果,反手拍面方向上的改变也是此打法的技术新创。

3.3 正手抽球动作

正手抽球前手臂像拉弓,形成大臂、小臂、手腕都有向前的力。抽球时,手腕要给手臂增加作用力。使向前的弹力更大,加速更快,弧旋更强。拍把在后,拍面朝前下,手臂有投标式动作。

3.4 反手抽球动作

大小臂、手腕、拍面内弯成四边形,抽球时动作像摔飞碟,所用的力主要是小臂和手腕的力量。弹力正对来球,拍把在前,拍面朝后下。拍面对球的弹力主要是手腕的爆发力,也是技术新创。

3.5 抽球位置

正、反手抽球的位置都是正对来球的上侧沿部分。不管在什么位置抽球,触球点都要高于球台台面。正手抽球时拍把在后,反手抽球时拍把在前,手臂加力靠手腕。只要正、反、中位抽球,触球位置就始终高于球台,也是技术首创。

3.6 时间差

正手抽球时的位置在身体右侧,反手抽球时的位置在身体左侧,身体靠前台,两臂靠后。击球前手臂都向后扭动,拍子相对身体位置向后延伸,致使触球点靠后,相对身体位置,击球前增加了瞄准时间,这个瞄准时间为时间差,时间差给正反手增加了准确率,也是技术首创。

3.7 正、反手加力距

常规打法拉球时,很难在手臂用力的同时再加手腕的力量,这是因为触球拍面太靠前,没有多余的准备时间。成帅打法因正、反手加力时都有时间差,能给手腕创造20cm以上的加力距离,这20cm距离为加力距,也是增力加速的核心距。如果正、反手都有了加力距,不但能增速加弧旋,方向感将会更好,这一加力距也是技术首创。

3.8 正、反手交替

正手在正手位抽拉球后,可自然扭动回到反手位;反手在反手位抽拉球后,自然扭动回到正手位。这样逆时针去,顺时针回;顺时针去,逆时针回,手臂在空中来回划S形,节省了正、反手交替回位的距离,增加了手腕加力的灵活度。

3.9 “抽耳光”技术

正手抽反手“耳光”,反手抽反手“耳光”,主要是出手快、力量大,让对手难以防备。按照这一理念,正、反手交替击球时,正、反手手握拍把方向相反。击球后正、反手手腕都在后,击球过程中拍面都有偏转,大大减少了空气对拍面的阻力,为正、反手加力抽球创造了条件,效果胜过“抽耳光”。

3.10 腕菜式发球

拍面对球的摩擦力动作,像腕菜式动作一样,扭动角度相当于扇形角,当拍面摩擦力方向与上抛下落的球速方向叠加时,摩擦力起着向心作用产生旋转,旋转方向看顺时针用力还是逆时针用力,速度大小看下落速度和向前速度的矢量和,快慢不但看弹力大小,还要看抛球的高度,抛得越高,球速越快,加弹力发边角长球增速,加扭动的摩擦发底角短球更转。正反手拍面扭动时,离案的距离掌握在15cm以内,防止拍子边碰案边,让拍子在惯性作用下沿台案边向上或向下的技术是关键,也是技术创新。

3.11 接发球

接发球尽量采用进攻式的抽拉技术。搓、切、挡技术要尽量增加上晃的动作,正手位球要尽量正手抽拉;反手位球要尽量用反手的拧、拉、抽;中手位球要看准拐点左右开弓。短矮球多用巧打和拨抽。高球可直接抽杀,站位靠中间,左右好逢源。

3.12 打削球、长胶、生胶的办法

弹击拐点,击打球的上侧沿部分是应对长胶球和削球的最好技术。作用效果最好,直截了当。因为它们的来球速度慢,弧旋高,抽打来球的上侧沿是以快制慢的新技术,也是应对长胶、生胶、削球的最佳办法。

3.13 弧旋方向

常规打法正、反手拉、拨、撕的球都是上弧旋球。成帅打法正、反手抽球都是下弧旋球。它们的弧旋一个是斜向上,一个是正向下。顺时针方向抽出的球叫顺弧旋球,逆时针方向抽出的球叫逆弧旋球。正、反手抽球的弧旋方向取决于用力方向,顺方向用力是顺旋,逆方向用力是逆旋。

4 成帅打法的重点和难点

成帅打法是开创性的新式打法,与当今的所有打法的技术都不同[6,7]。它不但改变了力的大小和方向,也使球速和弧旋的方向大相径庭。弹力控制球速大小,摩擦力控制旋转快慢,二者的合力控制弧旋高低。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打法,致使球的速度、旋转、弧旋、方向等技术都有不同凡响,各项技术动作都灵活多变。击球前的时间差,为快、准、狠创造了先决条件。要想练习此打法,必须提高对难点和重点的认识。

4.1 难点

第一,正、反手胳臂肘都做逆向120°的扭转后,用力方向也随之偏转,将原动力是摩擦力的方向改为动力是弹力的方向,这一力的方向上的改变是难点。

第二,正、反手在不同位置都能用弹力技术抽球是技术难点。

第三,以打带拉体现在“带”字上,必须增加大小臂、手腕和拍面的活动范围,手臂扭转必须多偏转30°,增加缓冲距离是难点。

4.2 重点

第一,正手右、中位近台和中远台的抽球,以及反手左、中位近台和中远台的抽拉,协调的技术动作是重点。

第二,抽球方向主要是拍面弹力方向,使用弹力技术抽球是重点。

第三,正确的技术动作就像拉弓、掷标枪、摔飞碟一样,动作规范,要领准确。大小臂、手腕和拍面的活动范围要大,击球前,正、反手拍面朝前下,拍把反向都是重点。

5 结语

乒乓球是英国人发明的,当时速度和旋转都比较小,只做游戏推广而已,技术性较低,可看作是乒乓球发展的初级阶段。日本人把球拍加上海绵胶皮后,球速和旋转得到明显提高,比赛激烈程度明显增加。乒乓球被纳入世界比赛运动项目后,各种技术更是不断翻新,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难分高下,成为参加人数最多的项目,时至今日可视为乒乓球技术发展的中级阶段。

现今,乒乓球正、反手技术都在不断改进,尤其是反手加速增弧旋上,都在快、拨、拉技术上下苦功,球速和旋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技术动作受手臂灵活度的限制,给提速加弧旋增加了困难,要想提速加弧旋必须抛弃原来的技术动作,找出增速加弧旋的瓶颈所在。成帅打法就是用改变技术动作来改变用力大小和方向的,用弹力增速,摩擦力起着向心力作用增旋转,它们的合力增弧旋,一举两得地解决了瓶颈问题,开创了加速增弧旋技术的新局面,这是新技术进步的引擎,定将有大的发展空间。但要让人们相信和接受此打法,还需要时日,笔者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实践检验,认为此理论是可行的,技术是超前的,球速快、弧旋强。对该打法的研究和实践,有利于在新阶段引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猜你喜欢

球速弹力摩擦力
巧用弹力带提升立定跳远能力
摩擦力三个特性的应用
排球大力跳发中的马格努斯效应
影响足球球速诸因素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曲棍球短角球击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对球速影响的研究
自不量力
神奇的摩擦力
摩擦力做功中需弄清的几个问题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