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体育舞蹈结合街舞在校园开展的可行性

2021-12-06罗艳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1期
关键词:街舞体育运动舞蹈

罗艳萍

(山西科技学院体育教学组 山西晋城 048000)

体育舞蹈是融音乐、舞蹈和体育为一体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是经过提炼、组织、艺术加工形成的体育运动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其以人体各个有节奏的动作、灵活的步调、优美的舞姿造型为基本表现手段。通过舞蹈不仅能够进行情感交流,而且还会使艺术表现更加具备艺术性,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还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体育舞蹈引入校园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受到审美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观。

1 中学生体育项目兴趣的基本倾向调查研究

受文化课业的影响,学习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加上受重视智慧、轻视体育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忽略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在平时的学习中自身缺乏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但是由于中学生生性好动,体育将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体育运动是喜爱的,特别是对社会体育热点、动态更是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爱好。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好情况如表1所示。也就是说人从懂事时开始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和身体锻炼中,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对健康表示出较强的热爱。愉快感是学生参与体育项目运动的一个重要关注点[1]。

表1 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

健康街舞以其青春、活力、充满个性的特点被学生喜爱,在街舞运动开展的过程中正是因为对健康街舞的兴趣和投入,在这项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运动的愉快感,这样的特点也就十分适应学生愉悦身心的发展需求,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为此,在运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再在其中添加更多的内容,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2]。

2 在校园开展体育舞蹈课程的必要性

体育舞蹈不仅是一项具备运动功能、竞技属性的体育项目,而且还具有文化娱乐、社会交际、艺术观赏的基本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体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素质教育开始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主旋律。在这样背景下,高等教育想要适应这样的变化,需要将学生素质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而学生想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就需要通过学习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文化知识,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3]。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我国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由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等共同组成。这些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健康第一,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以终身体育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情况下,力求通过各个形式体育运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掌握一项到两项运动技术,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但是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学校的课时和教师数量十分有限,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多种爱好学生的学习需要[4]。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体育运动项目成为体育教育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街舞是一种灵动性较强的运动,其不仅能够使学生心情愉悦,而且长期从事这项运动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重要交流工具,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学生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增长见识、提升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形式。在体育舞蹈训练开展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文化知识,而且还需要注重关注自己美的形象、美的心灵。学生进行体育舞蹈锻炼能够更好地促进肌肉的发展,使肌肉更加具有弹性。体育舞蹈活动的深入发展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在平时的生活中丰富其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体育舞蹈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这项课程的开展满足中国的发展需要[5]。

高校肩负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任务,体育舞蹈的深入开展能够美化人的心灵,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锻炼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认识美、感受美。体育舞蹈在开展的过程中会通过人的肢体来完成一系列对比表达,并在这个过程联络彼此的思想情感,通过舞蹈美育的培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人格,实现个体精神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3 体育舞蹈结合街舞在校园开展的可行性

3.1 健康街舞锻炼的价值和意义

健康街舞是近几年在国内广为流传、自由随意的健身运动形式,健康街舞最早起源于美国街头的即兴舞蹈。在具体实施操作时,健身街舞基于一定运动机理,借助HIP-POP风格音乐的伴奏,通过肢体小关节动作和舞步的配合来更为丰富、完善地展现舞蹈动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舞蹈运动的愉悦身心和强身健体作用。街舞在表现时没有探戈、伦巴的条框限制,整个舞蹈在表现时能够自由发挥,具备较强的爆发力,且在表现时肢体动作自然[6]。

在HIP-HOP音乐节拍的深入发展下,在心理放松上街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个舞蹈在编排上突破了整体健康效果的束缚。健康街舞的趣味性很容易让人集中注意力,在参与这项运动时会忘记自己生活的繁琐和劳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长期化、系统化的锻炼习惯,通过锻炼能够达到增强体质、强身健体、改善形体的目的。

健身舞蹈运动的基本功效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深化发展。健身街舞的基本属性为有氧健身运动,这项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个肢体关节来完成各个动作,如果长时间进行这项运动会提升人体关节的灵活性,在肢体运动的深化下能够实现人体肌肉功能的全面发展。第二,能够合理调节运动者的身心发展,调动其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习者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释放自己的压力。第三,能够使运动人员身体协调发展。健身街舞具备较强的律动性,具体要求参与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肢体的运动频率要和音乐节奏保持在一致的状态,通过音乐节奏和肢体的协调来更好地彰显出健身街舞的艺术魅力。基于健身街舞艺术运动动作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在运动训练时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需要在不同阶段来关注锻炼者的运动情况,通过协调运动者的动作来提升运动的律动感,强化运动的美感。

3.2 健康街舞对现行教材内容的补充完善

体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不能够冲破以竞技运动为主的思想的束缚,从运动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体育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一味地关注技能、技法的传授,忽略了对人性化的需求,也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化的挖掘。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不以体育为职业而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广大学生来说,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时间不充足的情况,还有一些学校无法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足够的场地支持。为此,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新时期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

将街舞引入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是对当前体育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由此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街舞不是一种单一的运动,而是可以作为健康、健美运动结合的重要产物。街舞活动的开展能够避免内容的呆板、枯燥、乏味。

实践研究证明,将街舞引入舞蹈体育中能够达到愉悦身心、放松心情、消除大脑疲劳、塑造良好形体的目的。引进街舞会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开设街舞课程时还可以将其和其他运动结合在一起,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在街舞练习的过程中穿插武术的弹踢、冲拳、体操的滚翻和平衡等,在多个舞蹈艺术类型的融合作用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摆脱传统意义上课程教学的枯燥、乏味。在具体实施时健康街舞以其自身鲜明的节奏、明快的动作使舞蹈艺术表现充满艺术美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赋予运动者更多的肢体表现欲望以及高雅的精神气。

3.3 适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健康街舞具备健身、健心、健美的特点,其十分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中学生处于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其肌肉发展快速、体态均匀、思维活跃。在这个时期,心理的变化、观念的形成、审美意识的提升等都会使学生更加欣赏优美的动作,在平时也会开始注重自己的站、坐、行等微小动作是否正确、优美,同时也十分关注异性对自己的评价。

健康街舞节奏明快,满足练习者自身对美的一种渴望,与此同时,在音乐欢快的氛围中还能够充分彰显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运动能够赋予高雅的姿态和高雅的气质,进而能够不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塑造良好体态。

3.4 完善的设施设备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和其他社会部门相比,高校在体育教学资源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不管是从基础设施层面,还是从教学设备或师资力量层面,高校都具备开展街舞的物质基础。公共体育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将教学发展基本设定为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长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街舞在满足体育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基础上能够充分满足广大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需求和愿望。

这种非专业素质培养的教学形式对基础设施设备的准备要求较低,由此使高校在开展健身街舞时会拥有足够的物质保障。

3.5 街舞运动的开展和现代教学理念相适应

在国家对体育运动的日益重视下,未来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的社会功能属性强化;第二,体育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关注运动者的身心发展;第三,新型体育运动项目的出现,有效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基本类型,使体育运动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身心发展需要。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的形式开始追寻生活化、社会化、综合化、个性化的发展,体育运动和终身发展理念的贴合度增强。研究证明,体育运动和时代发展的同步是十分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运动会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来使人们忘我地参与到运动中。街舞运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振奋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较强的动感,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精准地把握各个动作的操作细节,通过消耗体力来达到强身健体的发展目的。

3.6 庞大的学生群体为公共体育街舞课程开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公共体育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个课程开设的过程中需要广大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支持。在这个队伍中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决定了专业体育技能发展情况。街舞这一运动形式符合广大学生的素质发展要求,从本质上来看,街舞运动的开展能够充分满足广大学生追求市场、求同存异的心理发展需求,由此可以见得,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开设健身街舞课程会引起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这项运动的开展也会得到学生的喜爱。

3.7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新型运动项目的大力推动

在素质教育、全面健康教育、和谐教育理念的深化发展下,校园体育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保证自身稳定发展特色的情况下,校园体育文化中开始融入了更多的体育文化元素,在多种类型体育文化要素的影响下营造出了积极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公共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展健身街舞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运动技能,并借助街舞来更好地推广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4 体育舞蹈结合街舞在校园开展策略分析

4.1 依托健美操平台支持,实现健身街舞的顺利融合

健美操是一项以舞蹈基本动作为基础,经过合理编排,在音乐伴奏下积极开展各个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在将街舞引入校园体育舞蹈活动中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教学体系日益完善,逐渐成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课程。

从运动机理角度来看,健美操、街舞具备一定的相似性,这两项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音乐、舞蹈和动作的支持。

健身街舞课程的开展可以借助高校公共健美操平台来实现,在最开始教学时可以将健身街舞作为健美操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在充分保障健美操资源的情况下,通过不断的尝试来打造出独立的教学科目,在保障健身街舞顺利开展的同时能够节约教学资源。

4.2 积极开展课外健身街舞活动,推动校园健身街舞运动的普及发展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这项活动的开展也是检验学生体育学校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对体育教育活动的日益重视下,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课外体育运动成为校园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为了能够实现健身街舞课程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普及,并积极发展和丰富高校体育类型,在公共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加快打造课内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整个院校内部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以课外活动为重要保障的教育教学发展体系,从而为健身街舞运动的推广发展提供支持。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社会化的背景下,如何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社会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强化对社会热门体育健身项目的引入,如强化对健身街舞课程的引入,将街舞课程和体育舞蹈融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发展街舞课程,充分彰显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猜你喜欢

街舞体育运动舞蹈
体育运动
大学生将传统“五禽戏”改编成街舞
舞蹈课
街舞达人朱璐铭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呆呆和朵朵(13)
如何在舞蹈表演中巧妙运用舞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