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12-05任丹丹何云海汪秋宽丛海花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工艺学思政食品

任丹丹,何云海,武 龙,汪秋宽,周 慧,丛海花

(大连海洋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0 引言

“食品工艺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食品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课程系统介绍了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脱水食品、罐藏食品、冷冻食品及腌渍烟熏食品的加工保藏原理、加工技术、工艺及设备等内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除了思想政治课程之外,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2]。在该背景下,“食品工艺学”课程充分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了“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1 课程思政设计与教学融入

为了实现“食品工艺学”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衔接,任课教师充分挖掘食品加工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各部分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而学习、食品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与责任等元素融入“食品工艺学”的教学中,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优秀新青年。

在实践过程中,根据“食品工艺学”的授课内容,结合每一篇章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案,制定各篇章的融入点、授课方式及预期效果等。例如,在概论中,设置“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历史与现状”“食品工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融入点,宣扬我国悠久的食品工业发展史,让学生认清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现状,树立对食品加工行业的幸福感与认同感,增强学生对食品行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振兴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水产品加工工艺中,设置了“水产食品的安全性”“水产品营养特点及保藏性”“水产品加工业对食品经济发展的贡献”“水产品开发的现状与趋势”等融入点,培养学生敢于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爱岗敬业、专注专业知识学习、终生发展的核心理念。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疫情原因,课程主要通过网络开展线上教学。课程主要采用了超星泛雅平台录课播放、腾讯会议直播及课程微信群及时沟通等方式开展教学。在合理设计专业知识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再辅助于泛雅学习通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保证实施的效果。在“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如下:

(1)采取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总结了3个典型课程案例“食品工业——凸显民族特色的产业”“冷冻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冷冻食品进了冷库是否就万事大吉了?”“罐头食品的保藏原理——罐头食品是通过添加食品添加剂实现长期保存的吗?”,通过案例分析,将课程专业知识的引入与专业道德感和职业观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2)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以知识点为核心,举一反三,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3)通过微信群、QQ群等课后交流方式,把课堂上的专业延伸至课堂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食品行业的传闻与发展,学会以批判的眼光看待食品领域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答疑,实现“学、信、用”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4)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疫情期间,建立基于学习通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课程中增加讨论与思考环节,增加专业发展的论文撰写内容,在线上平台增加拓展阅读环节和加工视频等内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

3 教学效果

任课教师既是课程建设和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3]。教师团队针对课程思政的目标,结合“食品工艺学”课程的具体特点,讨论并制定了“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融入点,力图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对课堂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改革成效的调查,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学生反映,通过“食品工艺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可以从课堂上接触到以前未接触过或未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习与个人职业发展、社会发展及国家发展联系得更紧密,汲取到了更多的正能量。从学生的反馈上来看,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对专业课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质量、对课程相关内容的拓展能力、对食品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感、对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均不断提升。通过课程思政的改革,让专业课程成为了“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渠道[4]。

4 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道德职业观,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善与完善的问题。

(1)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通过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是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如何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内容无缝链接,不留痕迹地将两者融合是取得课程思政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应充分挖掘能融入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不断探索新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2)师资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理论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是主导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育人成效产生重要影响[5]。在实践过程中,要让“立德树人”成为教师的神圣使命与岗位责任,并时刻牢记高校育人本质。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能够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自然辩证法、哲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等思想政治理论,进而把政治思想理论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授课教师还应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去影响与引导学生,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结合案例,融入爱国之情、敬业之德、诚信之行等思政素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5]。

(3)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是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对其教学效果评价非常重要。目前,对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缺乏一个量化而明确的考核指标。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领会度与教师在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表现等,无法即时评价。教师只能通过平时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何量化考核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更好地评价课程思政在学生德育成长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猜你喜欢

工艺学思政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多元化教学研究
青年马克思的工艺学笔记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