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唯物辩证法指南
——基于对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的思考

2021-12-05

关键词:认识论辩证法教育者

杜 玥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对唯物辩证法进行了创新发展,科学地提出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以及“人的认识近似于螺旋的曲线”等论断,深刻认识这些论断的核心要义并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方法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根据时代提出的新目标、教育实践的新内容和教育对象的新需要而不断创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系统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辩证特性、矛盾动力和重要遵循,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适应性,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更好地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客观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辩证特性

列宁创造性地将辩证法和认识论统一起来,认为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性要求教育者客观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辩证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身是理论形态和工具形态的统一,因此,方法创新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协同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系统是多要素构成的整体,因此,方法创新也是要素协同和系统创新的整体发展。

(一)唯物辩证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科学指导

唯物辩证法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且是人的认识规律。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将辩证法和认识论统一起来,旨在为主体认识客体提供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指导。列宁批判普列汉诺夫等人机械地认识客观事物及事物内部的矛盾,将对立面的统一仅仅“当做实例的总和……而不是被当做认识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2]305如果把对立面的统一视为实例的堆砌,就会使辩证法成为单纯描述客观事实的经验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降低到直观唯物主义的水平。基于对普列汉诺夫的批判,列宁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2]308所谓辩证法就是认识论,就是说“辩证法也是以解决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为任务的”。[3]列宁在这里将黑格尔和马克思相提并论,是要肯定黑格尔从概念的流动、变化和对立统一去认识事物的合理性,但并不意味着黑格尔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是完全等同的。黑格尔将主客关系颠倒,犯了把辩证法变成游离于自然和历史之外的纯粹思辨的错误。唯物辩证法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统一起来,在揭示自然和历史运动客观规律的同时,也致力于把这种规律运用于人类思维活动,解决客观世界辩证运动在人的思维运动中的反映问题。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的认识方法,才能看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既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协同发展,也是创新主体、客体、目标和载体等要素的系统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协同发展

辩证法的实质既是对立统一规律,也是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2]305区别于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使辩证法陷入纯粹思辨和神秘主义的窠臼之中,列宁认为,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就在于可以指导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列宁的这一论断,揭示了辩证法的实质是认识论意义上关于如何认识对立面统一的学说。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实现方法创新的根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理论形态和工具形态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容不过是该方法的实践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因而其是具有知识形态的理论体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具有工具形态,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既表现为方法理论体系的丰富,也表现为方法可操作性的增强,是在理论形态和工具形态的矛盾互动中不断推进的。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如果只是完善方法的理论形态,那么,方法创新仅停留在主观认识而脱离客观实际,方法创新的实效性无法得到实践的检验,方法的进一步创新也失去了源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如果仅是工具形态的改变,失去理论创新的支撑变为操作方法细枝末节的修补,那么,方法创新则沦为失去理论内核的机械改进。综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不仅要重点改进方法的不适应性,增强方法的可操作性,而且还要在创新方法的理论内涵上下功夫,完善方法的理论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杜绝脱离方法的实际内容而仅改变方法的操作形式,导致形式主义,同样也要防止只注重内容的丰富而不顾形式的有效性,导致主观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协同发展中实现创新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要素协同和系统创新的整体推进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多要素构成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推进的复杂过程,“主体、客体、目标和载体等要素相互关联和作用,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系统结构”。[4]创新主体是指参与方法创新活动的人,创新客体是指需要改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目标是指方法创新结果能够满足教育的特定需要,创新环境是指创新活动所处空间范围内各种关系的总和,创新环境具有复杂性的特征,既可能为方法创新助力,也可能使方法创新受阻。教育者只有辩证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必然的、本质的和稳定的联系,才能在多要素的辩证互动中实现方法的协同系统创新。其一,创新客体不断接近创新目标是方法创新的方向。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目标对创新客体提出新的要求,教育者就要凭借各种有利于实现创新目标的载体和工具,使创新客体不断趋于理想化。其二,创新主体和创新客体的辩证关系影响方法创新的效果。当创新目标得以实现,创新主体要认识到创新客体的先进性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实现方法创新的最大效用。当创新主体在方法实践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就会产生发展和完善创新客体的需求和动力,实现方法创新的不断推进。其三,创新主体要不断适应和改变创新环境。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环境的复杂性,创新主体要抑制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例如,传统方法的运用惯性、创新主体对方法的认识差异、创新机制不健全等等。同时,创新主体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创新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为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而努力。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具有内在联动性的结构,创新主体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认识该系统内部多要素的联动效应,进而以单个要素和其他要素的不适应性作为动力,以系统整体对单个要素的控制性作为支撑,推进要素协同和系统创新的整体发展。

二、“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纵横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矛盾动力

“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这一科学论断指明了事物发展的矛盾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和旧方法的矛盾运动贯穿于方法创新过程的始终。教育者要科学把握新方法对旧方法辩证扬弃的过程,在新、旧方法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实现方法创新的目标。新方法和旧方法的根本矛盾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体现出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开放的、综合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矛盾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列宁指出:“对立面的同一……,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2]306正是因为对立和排斥倾向的普遍存在,才使得事物具备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和条件。可以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矛盾斗争中完成的,正是由于对立面的斗争,才使旧的限制条件被打破,适应事物发展的新条件被创造,创新才得以逐步实现。实现事物的发展,关键就是要揭示和认识事物运动发展的矛盾动力。列宁指出:“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做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2]306列宁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列举自然科学中力学的作用和反作用原理,社会科学中的阶级斗争原理等,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为什么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也不例外。只有揭示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始终的矛盾,才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实现方法创新的目标。脱离此,就无法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动力源泉,也就会使方法创新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沼。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把握新方法和旧方法之间的根本矛盾

新方法和旧方法的矛盾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的根本矛盾。新方法不断代替旧方法,旧方法在改进提升的基础上逐步成为新方法,二者在矛盾运动中实现方法创新目标。一方面,批判地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科学成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不是对旧有方法的全然抛弃,而是吸收和借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内容和有效形式。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将社会道德教化和个人道德修养统一起来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方法等等,这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被中断,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宝贵资源,应该结合时代主题和现实要求进行创新性发展,使其焕发新的活力。继承要防止将一时一地的经验和方法片面化、抽象化和绝对化,一切照猫画虎、生搬硬套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对旧方法的超越,形成新方法独特的功能。新方法和旧方法之间的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正是通过对旧方法的辩证否定,才使新方法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同时,任何方法都蕴含着精华和糟粕的部分,只不过新方法在刚实施时,精华部分占据主导地位,糟粕部分还未充分暴露。伴随着教育目标的提升以及教育形势的改变,新方法也逐渐暴露出与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适应性,新方法成为旧方法,新的矛盾运动又开始。总之,只有科学把握新方法和旧方法的矛盾运动,才能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实现不同方法互鉴互补的最优化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求教育者能动地认识和反思方法的现状,把握方法的发展趋势。新方法和旧方法的根本矛盾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相互交织、共同作用而体现出来的。要解决方法创新过程中矛盾的复杂集合,就要充分发挥不同方法的优势,实现不同方法之间的交流互鉴、优势互补,激发方法协同作用的正向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综合化趋势。不同国别和学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非根本对立的关系,任何封闭的方法体系都不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的性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然是开放的、综合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一方面,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方法,坚持“批判吸收,为我所用”的原则,杜绝照搬照用,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沼。在经过深入研究、批判和比较之后,结合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对于科学有效的方法予以中国式转化,对于有待改进甚至无效的方法予以反思和警醒。另一方面,瞄准自身,互鉴融合。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方法,交叉学科、自然科学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有益借鉴。只有实现不同方法之间的交流互鉴,才能避免方法的单向性、封闭性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最优化效果,在解决教育对象某些复杂的思想行为问题时,发挥方法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应。

三、“人的认识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辩证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遵循

“人的认识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科学论断旨在说明人的认识发展有其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求教育者既重视教育对象认识发展过程、认识水平差异以及认识的交互作用,也要尊重教育对象认识的能动性特征,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用于教育对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遵循

辩证法是人的认识本身固有的。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揭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即“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überschwengliches(狄慈根)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2]311唯心主义者把认识结构的某一方面无限夸大,把认识曲线的某一片段变成直线,无法从根本上把握认识的实践基础和辩证特性。直线型、片面性、僵化性和主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显然,唯心主义者的认识论是荒谬的。列宁在揭露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的同时,指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和辩证唯物主义者在关于认识论的看法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列宁认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将辩证法脱离于认识论,即将认识过程视为客观事物在人体大脑中机械映射的过程,无法将人的认识视为辩证发展的过程。列宁在批判唯心主义者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的认识论观点中,指出辩证唯物主义者坚信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矛盾运动的反映,“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2]311从认识个别事物和事物的个别特征逐步扩大到对事物的总体性把握,人的认识过程总是循环往复而不断深化的过程。离开了对教育对象认识发展过程及规律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结果就不易于被教育对象所接受,无法有效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把握教育对象认识发展的辩证本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因素,教育者只有把握教育对象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才能实现方法创新。列宁特别提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最常见的社会现象即商品交换入手,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2]307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首先,方法创新要着眼于教育对象的认识发展过程。人的认识发展总体上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一般过程。顺应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认识发展阶段判断哪些方法更易于教育对象接受,以此作为方法创新的切入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在探索启发性方法上下功夫,通过启发性方法来引导教育对象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启发性方法并不否认理论灌输法,理论灌输法是必要的,但灌输也不是“填鸭”和“控制”,必须要和启发性方法统一起来。其次,要考虑到教育对象认识水平的差异。由于不同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已有的知识结构以及形成的思维惯性不同,导致不同的教育对象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加大对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以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为依据,创新出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再次,要构建教育主客体认识过程的互动模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产生一种可以使教育主客体迸发思想、激荡思想的方式方法,该方法可以营造思想交锋的环境,使教育主客体的思维运动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将各自分析问题的逻辑过程展现给对方,引发彼此对问题的深刻思考,通过认识过程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逐步实现对问题全面客观的把握以及对理论的接受和认同。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不能脱离教育对象思想认知的过程和规律,否则就会和教育对象的认识实际相脱节,方法创新也就成了主观臆断,进而容易造成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的错误。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把握教育对象认识的能动性特征

人的认识的能动性特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求教育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握教育对象认识的能动性特征。首先,尊重教育对象对方法的能动接受性。教育对象是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结果直接决定该方法能否付诸于实践并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以教育对象能动的接受为前提,即教育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和实践操作认识到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主动接受和检验方法创新结果,进而通过该方法更好地获取教育内容。其次,引导教育对象对方法进行自主选择。教育对象对方法的认识是带有目的性的,教育对象愿意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方法完成教育实践。教育者要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教育对象通过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完成自我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坚持方法的分类化、分层次建设,其为教育对象提供的选择性越多,教育对象自主选择的效果越明显。再次,发挥教育对象对方法的主动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主体不仅是教育者,教育对象同样是创新主体。相比教育者,教育对象没有受到传统教育方法的束缚,因而对方法的感知能力和创新意识就显得较为突出。因此,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应得到重视,教育者要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汲取方法创新的灵感和智慧,将教育对象纳入到方法创新的实践中,共同推动方法创新朝着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认识论辩证法教育者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主旋律”:一种当代中国电影观念的认识论
认与逃的辩证法——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内心世界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