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国外中医药高等教育概览及启示

2021-12-04袁晓琳朱晓玲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针灸中医药课程

袁晓琳,朱晓玲,张 旭*

(1.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作为“软实力”建设的文化发展战略日益凸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中医药产业及中医药文化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医。在此背景下,以中医药高等教育为窗口和平台,观察近年来国外中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归纳其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其经验与启示,有利于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及中医药产业发展,以及中外学术交流与民间交往。

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中国长期在中医药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国外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关注国外高等中医教育情况[1],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及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多国外中医教育情况被介绍到国内,并引起广泛关注[2]。总体看,因地区、经济、文化和习俗等差异,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并不平衡。王淑军[3]认为,“在欧洲,只有英国等少数地方开设了3~5年的中医正规教学,而国内正规学校毕业的有经验的中医师,因多种原因无法顺利到欧洲取得执业资格。这些造成了国外优秀中医药人才缺乏,中医中药推广较为缓慢。因此,国家应在重点地方或国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兴办中医学校。”现在看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相关情况已有较大改善和好转。以下分别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开展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情况。

1 亚洲中医药教育概览

在亚洲地区,除中国外,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的国家是日本。早在20世纪下半叶,日本就开办了针灸大学、针灸学院40余所,相继建立了一批中医专门学校。在21世纪初,日本就将“汉方教育”列入医学和药学的核心课程中,并在医科、齿科和药科大学中增开传统医学教育课程。从2006年起,《中医学概论》列入日本80余所大学医学部的必修课,随后被纳入日本医师资格考试的命题范畴。近年来,日本现有1所针灸大学,96所针灸专门学校,167所柔道整复专门学校,还有一些民间汉方医药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和汉药概论》被设定为经典课程,《黄帝内经素问概论》及《伤寒论》为必学内容[4]。

韩国的中医药教育则与本土治疗方法结合,形成了韩医学独立发展的新形势。韩医的大学教育在政府支持下开展,学制6年,预科2年,本科4年,学生毕业后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后方可取得执业资格[5]。韩医学习非常重视基础教育,《难经》《温病学》《周易》与《中医各家学说》等均为学生学习内容。韩医在吸收西方医学的法医学、保健医学与神经精神科学的同时,亦非常注重民族传统特色的内容,如韩医的四象医学教育等,具有其鲜明特色[6]。

地处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中医教育主要以祖传师授形式为主,以针灸教育为主。近年来,这些国家相继开设的中医药针灸学校也有一定发展,新加坡自1999年起实施针灸专业的统一考试。马来西亚先后开办多所中医学院,提供学制2~4年的专业培训教育。印尼开设了一些中医药教育机构,举办最短6个月最多3年的培训和学习。这些举措推动了当地中医药教育的发展[7]。

2 北美洲中医药教育概览

在北美洲地区,中医药被视为主流医学之外起补充作用的替代医学。在美国,中医药教育主要体现在兴建替代医学学院,在西医学院中开设替代医学课程,针对西医师开展中医药教育与针灸教育等。美国中医学院的学制一般在3~5年,要求修完2 000~3 000学时课程,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络学、针灸治疗学、中医诊断学、推拿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还有一些西医基础课程。美国还设立专门的“全国针灸和中医院校资格鉴定委员会”,以考核从业者的资质。

加拿大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陆续出现了一些中医针灸院校。加拿大的中医教育主要以针灸中医学院、部分大学开设的中医针灸课程,以及中医团体举办的针灸短训班等形式开展。一般中医学院学制为4~5年,中药治疗师学制3年,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各科、针灸推拿等,还有西医基础课程,共需3 250~4 365个学时不等。加拿大还鼓励私人开设中医学校从事教学,以及与中国国内中医院校合作办学与学术交流等[8]。

3 欧洲中医药教育概览

在欧洲,法国是中医教育的先行者,在上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40多所公私性质的针灸学校,1987年实行了针灸资格考试与证书制度。此后,针灸和中医药陆续作为正式课程进入法国的医学院校,并最终建立了国家承认的中医学位课程和专业教育体系。此外,法国中医联盟、法国中医医师联合会、法国传统中医学院等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活动,也促进了中医文化理论传播[9]。法国针灸学课程一般学制3年,不少于465个学时。众多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均为针灸实习提供了较好的实习条件,还有大量非全日制课程也有力配合了专业教学的开展。

针灸是英国最早开设的中医学课程。1996年以来,英国已有超过11所大学开设了中医学、针灸学的学士学位课程,其教学标准由英国针灸专业评审委员会审核确认,一般学制为3年,须完成3 600个学时的学习,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针刺理论、针灸治疗及推拿在内的中医基础,以及西医基础课程。学生毕业后通过针灸专业评审委员会认证后,自动成为英国针灸协会会员,并可直接行医。英国政府对中医药态度开明,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培养全科中医师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10],这些措施均促进了中医药在英国发展。

德国是欧洲大陆又一个中医药事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德国的中医药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社会办学与普及教育三个方面,其主要形式是在正规的医科大学内开设与中医、针灸有关的课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已有38所医学院校开设了针灸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2003年5月,德国医学院将针灸作为医学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加以规范。此外,德国还陆续成立了各种中医药、针灸教育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班和培训班,以传播中医药知识。

4 大洋洲中医药教育概览

在大洋洲地区,澳大利亚实行公立、私立并行的双轨制中医高等教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5所大学提供中医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0所私立院校也提供国家认可的中医药教育。针灸是最早进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体系并被认可授予学位的中医学门类,学制一般为6年,含中国语言和文化学习[11]。中医学院学制4年,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黄帝内经》《温病学》《伤寒论》《中药学与方剂》等。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设有中医系,采取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的模式,提供本科到硕士的学位培养制度,所学的课程内容也参考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模式,中医课程占50%~65%,西医课程占35%~40%,涵盖了中西医的全部理论及基础内容[12]。在毕业生就业方面,澳大利亚政府于2001年5月公布了《澳大利亚传统中医教育的准则》,其中对于专业中医师的学历要求、中医教育的课程设置等做了明确细致的规定[13]。

5 反思与建议

以上列举的仅是近年来各大洲主要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并不能代表世界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完整情况,但可以从中窥见大概趋势和普遍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尽管各国对中医药的疗效普遍予以认可,但对于学习、研究和推广中医药的决心并不完全相同,关注点大都聚焦于临床应用性较高的针灸上;其二,受各国研习者汉语水平的影响,普遍存在学习内容不系统、层次较浅的情况,各国中医药师资水平也参差不齐;其三,在课程设置上,与国内相比,大多停留于基础课程层面,缺乏系统性,实习水平也高低不一,中医药人才水平缺乏较为一致的认定标准;其四,不同国家对于中医药准入资格和职业资质的考核标准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对中国大陆中医院校毕业生和中医从业者资格的认定,各国差异较大。以上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有待今后逐步应对与克服。

尽管如此,以上国家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方面仍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先进理念和有效做法,值得探讨。

第一,国外大都注重正规学校教育与社会民间教育相结合,这从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及德国等国的相关实践可看出。这既反映出这些国家民间社会在教育等领域中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也反映出这些国家对于“教育”理念的认识,并不仅局限于学校与学生阶段,而是将其融入社会及人的一生。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严格把控也不可或缺。

第二,善于利用现有教学体制中西互鉴。通过以上介绍不难发现,在各国现有医科大学开办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课程和中医药专业是一个普遍做法。这一做法明显的好处在于,既可在不改变现有西医学教学体制的情况下对中医学知识进行谨慎的观察与鉴别,又可利用新传入的中医学知识作为桥梁促进自身的学术交流及对于新知识的探究。如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的中澳合作办学模式,英国密德萨斯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全科中医师的尝试,以及加拿大众多医学院校中的前沿领域、领军人物开始关注和进入中医学研究,探索生命科学创新领域等。这些西方国家学习和发展中医的做法可为中国中医院校处理西医专业及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第三,中医学术发展不必以西医为模板。由韩国对于中医吸收借鉴,进而与本民族习俗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融汇形成的韩医发展历程看,保持医学文化的民族特色意义重大。东南亚地区的祖传师授中医学知识传承方式亦有异曲同工之处。从考察西方国家接纳、吸收和使用中医知识的过程可反观向外传播中医知识时中西存在的反差及所需肩负的使命,中医药学对于外国人而言是一个与西医迥异的外来事物,因而他们更多关注其使用价值和工具价值(如针灸),但我们却不能让中医药传播止步于此,还须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学工具理性背后的价值理性,即中国文化蕴含在中医药中的独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及中医药学所表达的救死扶伤的善意与普世情怀。

从对国外中医药教育的观察中,可得出以下启示:首先,需根据社会对中医药产品和医疗服务的不同需要,结合不同层次学习者的特点,设立多层次培养模式;其次,中医药高等教育需立足于中外(中国和外国、中医内部和中医外部)交流,培养外向型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第三,需进一步优化中医药知识体系,提高中医药教学素材的适应性,以便为更多人群接纳和使用。唯有如此,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实现其在当下历史阶段中的作用和使命。

猜你喜欢

针灸中医药课程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针灸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