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尚义教授运用地肤子-白鲜皮药对治疗肾系“膜”病经验举隅

2021-12-04琚皇进唐东昕曾凡勇张惠鹏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肾虚黏膜疾病

琚皇进,杨 柱,唐东昕,曾凡勇,张惠鹏,吴 波,耿 瑞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3.德江县民族中医院,贵州 德江 565200)

刘尚义教授为我院第二届“国医大师”,其独创理论有“引疡入瘤”[1]及“肤膜同治”[2-4]等理论,刘教授认为:“在内之膜,如在外之肤”,并提出“肤膜同位、肤药治膜”的诊疗理念[2-4],经过多年的临床跟师学习,笔者初步总结刘教授运用地肤子-白鲜皮药对治疗肾系“膜”病的经验如下。

1 “从膜论治”肾系疾病的理论基础

“膜”,《说文解字》曰:“膜,肉閒胲膜也。”《中医大辞典》云:“膜,体内形如薄皮的组织。”刘尚义教授所认为的膜[1-4],包括一切含空腔器官的内膜,该空腔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相通(如泌尿生殖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现代医学黏膜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膜病”,它包含了现代医学描述的所有与黏膜相关的疾病[1-4]。刘教授对这类疾病的认识为:“外皮之病,望而可见,内膜之病,犹如一囊,将之翻出,犹如外皮,一目了然。”[1-4]该类疾病可结合现代内镜技术,内镜下所观,亦为肉眼观,故内之膜如外之肤,肤膜同位,肤膜同病,异病同治,即为膜病理论的核心内涵[4]。肾系“膜”病[4]即包含了所有泌尿生殖系统黏膜相关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阴道炎等。

2 肾系“膜”病病因病机

刘教授认为肾系膜病主要与外风、内风、湿热及肾虚有关。风邪乘袭引起营卫不和,邪客泌尿生殖系统黏膜,可发为痛痒;如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耗伤营阴,或自身阴血不足,致血虚生风化燥,泌尿生殖系统黏膜失于温煦濡养,而致痛痒,干燥,黏膜色素减退等,发为肾系风性膜病。因嗜食辛热肥甘,或长期嗜酒,而致湿热内蕴,或因长期外阴不洁,湿热秽浊毒邪可侵及泌尿系黏膜,亦可因上中焦湿热之邪下注于下焦,侵及泌尿系黏膜,发为肾系湿热膜病。湿热膜病日久不愈,因湿伤阳,热伤阴,易致肾阴阳两虚,而出现肾系肾虚膜病。肾虚日久,使得外邪更容易侵入泌尿生殖系黏膜,引起肾系膜病的反复发作。内外风、湿热及肾虚在肾系膜病的整个病机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肾系“膜”病常用的治法方药

3.1 肾系风性“膜”病

3.1.1 外风 治宜祛风止痒。刘老常选用羌活、防风、荆芥、白芷、蝉衣、露蜂房等药以驱风解表、调和营卫,天丁以排毒搜风;同时针对不同兼证加减,夹湿热者,加地肤子、白鲜皮以清热利湿;血热者,加牡丹皮、生地黄清热凉血;夹痰湿者,加胆南星、藿香清化痰湿,以复脾之运化,肝之疏泄。

3.1.2 内风 治宜养血润燥,疏肝清热,化瘀通络,祛风止痒。刘老常以防风、白芷、蜂房、蝉蜕等祛风通络止痒;夹阴虚者,以玉竹、石斛、女贞子、阿胶等养血润燥,若阴虚较重,以大补阴丸滋阴降火;夹血热者,加生地、牡丹皮等润燥凉血;若肝郁者,以佛手、郁金、陈皮、石决明、珍珠母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若络伤瘀滞者,轻者加莪术、刘寄奴、王不留行等活血化瘀,重者以水蛭、蜈蚣等虫类药授剔经络。

3.2 肾系湿热“膜”病

湿热。治宜清热利湿止痒。刘老重用地肤子、白鲜皮、金钱草、田基黄、萆薢、六月雪等药物以清热利湿止痒,同时以荆芥、防风等药祛风升阳除湿;肾为水之下源,肺为水之上源,故以冬凌草清肺以治水之上源,使湿热之邪可从小便而出;大便不通者,予紫菀、草决明,从肺和大肠相表里入手,使邪从大便而出,充分体现了使邪有出路。

3.3 肾系肾虚“膜”病

3.3.1 肾阳虚 治宜温阳化瘀,刘老常选附子温脾肾之阳,阳虚而痰无以化,选胆南星以化老痰;阳虚无以温煦无以推动,可夹血瘀,用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通络;阳虚日久可见气虚,用黄芪、党参、升麻以补气升阳。

3.3.2 肾阴虚 治宜滋阴清热,刘老常以玉竹、石斛、黄精、桑椹补益肝肾;肾阴不足常致肝阴不足,母病及子,选佛手、郁金、珍珠母、石决明疏肝解郁,平肝潜阳;元阴亏虚,易生内热,选生地黄、牡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夹湿热者,以冬凌草调水之上源,地肤子、白鲜皮清膜中湿热,使邪有出路;夹瘀者,常以莪术、川芎、刘寄奴活血通络。

4 地肤子-白鲜皮药对配伍功效

地肤子[5]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淋证、湿热带下、湿疹、湿疮、风疹瘙痒等。现代药理研究地肤子有抗微生物、抗炎等作用[6],其活性成分之一齐墩果酸具有较强的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7],其正丁醇提取部分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8]。白鲜皮[9]味苦、微辛,性寒,归肝、胆、脾、胃、肺、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解毒、祛风,常用于治疗湿热、湿毒、热毒证,如黄疸、淋证、湿疹、湿疮、疮痈、皮肤瘙痒等。现代药理研究[10-11]发现白鲜皮的活性成分白鲜碱可以抑制真菌生长,梣酮和黄柏酮都有抗炎作用,白鲜皮提取物有抗炎止痒、抑菌、抗变态反应、抗肿瘤等作用。地肤子配伍白鲜皮能增强祛风止痒、清热利湿之功效,二者相辅相成。刘老在临床运用该药对时常常取地肤子、白鲜皮各20 g。

5 病案举隅

5.1 肾系湿热“膜”病

患者,张某,女,40岁。2019年10月1日初诊。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曾于我院门诊肾内科就诊,予查尿常规+沉渣提示:白细胞(2+)、尿蛋白(3+)、隐血(3+),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8.7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89.5%。结合患者体征及辅查结果考虑泌尿系感染所致,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及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具体不详)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2天前,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同时伴腰痛、发热,于家中自服退热止疼等药物(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就诊于我院,予辅查尿常规+沉渣示:白细胞(3+)、尿蛋白(2+)、隐血(2+),亚硝酸盐(2+),血常规示:白细胞:17.0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86.5%,刻下症见:发热,测体温38.3 ℃,尿频、急、痛,伴双侧腰痛,感咽干、口干欲饮,纳寐差,大便调。舌红,苔黄,脉滑数。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中医诊断:肾系湿热“膜”病(热入血室夹下焦湿热证);治法:透热解毒、清热利湿;处方:冬凌草20 g,金钱草20 g,田基黄20 g,萆薢20 g,六月雪20 g,地肤子20 g,白鲜皮20 g,滑石20 g,车前草20 g,炙甘草9 g。7剂,水煎服,1日1剂。

服上方后,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一周后复查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继按原方巩固治疗,半月后再次复查尿常规未见异常,且无不适症状。

按:此患者疾病初起表现为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为下焦湿热所致,但因其治疗不彻底,进而导致下焦热夹毒邪入血而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结合患者目前症状及舌脉,辨病为肾系湿热“膜”病,辨证为热入血室夹下焦湿热证,治疗当紧扣热入血室“实而泻之”的治则[5],以透热解毒、清热利湿为法,以金钱草、田基黄、萆薢、六月雪、滑石、车前草清热利湿,导热毒从小便解,刘老认为“在内之膜犹如在外之肤”,取“肤膜同治”固选用地肤子、白鲜皮清热燥湿,冬凌草清肺以治水之上源,使肺通调水道,下疏膀胱,邪从小便而出。

5.2 肾系肾虚“膜”病

患者高某,女,52 岁。2019年04月11日初诊。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8余年。院外长期按尿路感染治疗,病情反复,经久不愈,后于我院泌尿外科予膀胱镜检查后,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给予抗感染等治疗后,病情仍未见明显好转,遂至我院就诊。刻下症见:尿频、急、痛,排尿前后下腹部疼痛明显,同时伴下腹部冷痛,得温稍减,脉沉涩,舌紫暗,苔薄白。尿液分析:隐血(+)。西医诊断:间质性膀胱炎;中医诊断:肾系肾虚“膜”病(肾阳虚夹瘀血阻络证);治法:活血化瘀,温肾散寒。处方:莪术10 g,川芎10 g,刘寄奴10 g,附片10 g,巴戟天20 g,狗脊20 g,续断20 g,地肤子20 g,白鲜皮20 g。15剂,水煎服,1日1剂。

二诊(2019年04月26日):下腹冷感较前稍减轻,排尿前后仍感疼痛,伴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去巴戟天、狗脊、续断加车前草20 g,茯苓20 g,泽泻20 g,兼以清利水湿,使邪有去路。继服14剂。

三诊(2019年05月10日):患者下腹部冷感较前明显减轻,腰部疼痛得以缓解,排尿后仍有轻度不适感,感下腹隐痛,恼怒时加重。故去附片、车前草、茯苓、泽泻,加入柴胡20 g,白芍15 g,枳实15 g,益母草20 g,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继续调补至11月,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按:患者病情反复数年,久病致虚,而抗生素类药物多为寒凉药物,久服伤阳气,以致阳气亏虚,阳虚而生内寒,内寒生血则凝,久病入络,寒凝血瘀,瘀血内阻,以致寒瘀互结,不通则痛,故见下腹冷痛,舌多暗紫,脉多涩。对于阳虚血瘀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刘老认为,可借鉴外疡治法,从“膜”论治,可辨为肾系肾虚“膜”病,阳虚血瘀证,固以温肾散寒、活血化瘀为治则。取附片、巴戟天、狗脊、续断温阳散寒;莪术、川芎、刘寄奴活血祛瘀;地肤子、白鲜皮以祛膜内湿邪;寒邪以散,瘀血得除,则邪去而正安。

6 结语

肾系“膜”病对应现代医学归属于泌尿系统疾病范畴,西医治疗该类疾病常以抗菌药物为主,往往加剧我国抗菌药物耐药形势,然中医治疗该类疾病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辨证用药合理时,更能完全代替抗菌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亚于抗菌类药物。刘教授另辟蹊径“从膜论治”该类疾病,在疾病早期以祛风润燥为法、中期以祛风清热利湿为法、后期以祛风补肾滋阴为法,使邪去而正安。刘老临证常说“用药治病,亦如攻城拔寨”,其用药之精炼,九味中药即可,取其九九归一之意。

猜你喜欢

肾虚黏膜疾病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补肾8大误区 让你越补越虚
自测是否肾虚你中招了吗?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