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题组教学,让数学学习更高效

2021-12-02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三兴学校小学部缪娅洁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数是题组张华

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三兴学校(小学部) 缪娅洁

题组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精选不同的例题、练习等,组成内容相近、层次递进的题组,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题组教学,教师要注重题组间的内在关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辨能力,让数学学习更高效。

一、对比型题组,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比型题组,要求教师在设计题组练习时,从内容、形式或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找出题目间的联系,辨析题目间的差异,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出了4道填空题:

(1)将2.85向右移动两位小数点,得到的数是( );

(2)将2.85扩大100倍,得到的数是( );

(3)将2.85乘100,得到的数是( );

(4)将2.85除以0.01,得到的数是( )。

学生填写后发现,四个填空题虽然表达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却是相同的,由此可以知道:不论是将小数向右移动两位小数点,还是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或者乘100,或者除以0.01,最后都可以归纳为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学生通过这四个题目的对比,找到了题目间的区别与联系,对小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设立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找到了其中的区别与联系,对同一类型题目的不同说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辨析能力。

二、综合型题组,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知识间的本质联系,从不同角度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灵活变化解题方法,用更高层次的思维来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通过设计综合型题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的周长、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关内容后,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组练习: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6分米,宽为5分米,高为4分米。请问:

(1)如果要围成这样一个长方体,需要多少厘米铁丝?

(2)如果想要将长方体表面用包装纸包装,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张?

(3)如果要在长方体中装满水,可以装多少升水?

这三个问题看似联系不大,认真分析后却发现,三道题目分别运用了长方体不同方面的知识,由浅入深。题目(1)中,要求出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需要用厘米来表示;题目(2)中,要求利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来解答,需要用平方厘米来表示;题目(3)中,首先要求出长方体的体积,然后算出长方体的容积,需要用立方分米和升来换算。

上述案例,教师将长方体知识综合到一起,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围绕数学基础知识,将题目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迁移型题组,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精心设计铺垫型题组,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题组:

(1)100是20的几倍?以哪个数为标准数?

(2)100是200的几分之几?以哪个数为标准数?

(3)100是200的百分之几?以哪个数为标准数?

(4)张华有100根铅笔,小明有20根铅笔,张华的铅笔数量是小明的几倍?

(5)张华有100根铅笔,小红有200根铅笔,张华的铅笔数量是小红的几分之几?

(6)张华有100根铅笔,小红有200根铅笔,张华的铅笔数量是小红的百分之几?

学生分别用倍数、分数和百分数来解决问题,问题(1)和(4)是倍数关系,问题(2)和(5)需要用分数来解决。教师将倍数、分数和百分数放在同一题组中,让学生从同一认知结构出发去理解问题,从倍数入手,找到倍数、分数和百分数间的关系,逐渐实现知识迁移。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题组教学,为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学生思维的铺垫,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题组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数学学习更高效。

猜你喜欢

数是题组张华
年轮
白衣天使
张华全 金莲 曹严匀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之管见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有理数考点解析
“数与式”复习专题
类正弦定理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