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2021-12-02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探究性创设情境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姚 敏

一、适时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度。例如,在对学生讲解“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此课的教学内容创设出情境。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根据创设的情境带学生走进课堂中:我们都学了生物这一门学科,那么大家都知道细胞分裂吧!一个细胞的第一次分裂由一个分裂为两个,第二次分裂由两个分裂为四个……那么大家设想细胞分裂第9次,得到的细胞个数是多少呢?如此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增加学生对课堂中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有效地学习。

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探索性

对于较为抽象、涵盖了大量理论知识及公式的数学这门学科来说,要想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就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合适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可以在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对学生进行相应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启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三、适当设计探究活动

适当设计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营造了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从而带动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因此,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探究活动,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解三角形”这一课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走出教室,提前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测量工具,并对学生说:“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同学们各自在校园内寻找一个自己的测量目标。”为学生学习解三角形的知识设计测量方案,并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和体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四、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为开展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提倡学生参与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课堂都“动”起来了,但是,“动”要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并不是仅仅流于形式。对此,教师应将把学生带进课堂作为教学任务,而不仅仅追求“动”这一形式的课堂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反思是尤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数学学习是不断思考、反思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采用启蒙制,有意识地设置合适的学习障碍,使广大学生相互交流,多鼓励学生回顾思考学习环节。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平方”这一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这么一串数字:“1,2,4,8,16”,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有何规律,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为始端,理解数学中“平方”这个名词的概念,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五、积极探究活动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活动的进行,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便于学习的情境,而且还能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情境中,由于学生身在其中,所以能够亲身切实地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对此,学生不单单只是学到应掌握的知识,同时还能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发展自身的思维,拥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随着学生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难题、新的方法、新的问题解答的思路将持续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学生可以在其中不断思考和回顾,最终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探究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不断积累教学素材,归结一些新的教学思路,掌握基础教学难点,从而增强自身的教学技能。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将探究性学习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探究性创设情境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学习方法的研究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