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

2021-12-02江苏省南通市曲塘镇双楼初级中学吴国军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先学轴对称图形

江苏省南通市曲塘镇双楼初级中学 吴国军

翻转课堂就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交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主动和灵活,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深层次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流程的新模式,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均不再受限制,可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自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使翻转课堂具有系统性,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是相当有必要的。初中数学教师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设定的教学目标要以课本知识为依托,要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自学,使其自主领悟数学的真谛,掌握知识的本质,开拓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复习导入法,让学生回顾有关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知识,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认识同类项,且能正确辨别;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目标以课本知识为参考事先自学,同学之间可相互交流整式的加减法则、注意事项,并设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尝试自主进行整式的加减练习,将难以理解的部分记录下来,课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训练,从而让学生学会整式的加减运算。

上述案例,教师以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为导向,为学生指明了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使其拥有先学的机会,然后有侧重点地讲解,实现课堂翻转。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学生自学为前提,使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薄弱之处,再帮助他们弥补不足,进而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将遇到的问题、难点和疑点记录下来,再通过合作交流与互动的方式来解决,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初中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教学时,教师事先要求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使其发现图形的联系、区别,初步认识身边的立体图形,不过在按照某一特征分类时难以准确把握规则是学生在先学中遇到的难点。在课堂上,教师拿出字典、魔方、篮球、水平锥、茶杯等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抽象出相应的几何体,即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锥和圆柱等,同时说出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与数学中几何体的区别和联系,教师重点讲解如何按照某一特征给图形分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如此,教师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将有限的时间用来讲解难点知识,促使学生能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且按照某一特征分类,让他们经历实践、探索、交流和获得成功的经验,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合理拟定教学计划,促进学生有效提升

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课堂教学任务,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合理拟定教学计划。具体来说,课前,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教案,围绕既定教学目标授课,通过先学后教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轴对称”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轴对称图形有所了解,教师要求学生事先从生活中或网络上搜集一些经典的轴对称图形,如树叶、剪纸、蝴蝶、风筝、蜻蜓等,尝试找出对称轴,并在课堂上一起讨论各自的收获与遇到的难点,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所列举的例子,教师则引导学生初步总结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对称点等知识。接着,教师结合学生在先学中存在的问题设置练习题,根据做题情况检测他们的薄弱之处,主要是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随后有侧重点地训练和巩固。

教师按照既定方案授课,确保课堂教学计划的合理性,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借助翻转课堂模式组织教学对师生双方的要求均较高,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举措,确保翻转课堂顺利、高效地实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数学知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先学轴对称图形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轴对称》巩固练习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轴对称”复习点睛
分图形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找图形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图形变变变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