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学院高技能人才匠心匠艺的培养*

2021-12-02张俊英欧文静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技能型劳模匠心

张俊英 欧文静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1.党政办公室,内蒙古 包头014035;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2.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内蒙古 包头 014035)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5年以来,秉承“坚持职教定位、传承兵工文化、特色立校、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为兵工行业及地方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树立了职教先锋的品牌。

2019年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工匠学院——包头工匠学院,标志着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工匠学院的成立是学院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

工匠学院不辱使命,名归实至,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秉持“育匠心、强匠艺、铸匠魂、践匠行”的育人理念,以“育匠心”“强匠艺”为工匠精神培养的核心内容,强化学生的敬业、奉献、担当意识。

一、匠心与匠艺是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核心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广大学生成为具有工匠精神、深受社会欢迎与认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应成为工匠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匠心与匠艺既是每一位工匠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只有匠艺没有匠心,只有匠心没有匠艺,都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工匠。培养学生的匠心与匠艺应是工匠学院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中之重。

匠心指的是能工巧匠的心思,匠心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一种理念、一种信心和决心。“工匠精神,是靠爱心、安心、精心、细心、耐心、恒心滋养支撑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心有精诚,手有精艺,必出精品”。匠心是工匠精神的第一要素,是“主宰”,是把稳匠艺之舵,是铸牢工匠精神之基,缺失了匠心,工匠精神就失去了名分;失去匠心,工匠精神就失去了灵魂,就可能沦为庸匠。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仰,所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匠心,培育学生怀持匠心,生成匠意、匠思、匠智,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颗匠心,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细心缜密,让匠心常住。

“匠”是指有专门手艺、技术的人,或技艺高明、造诣高深的人,匠艺就是精湛技术、高超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外在表现。只有匠心,缺乏匠艺,工匠精神也就名存实亡。匠心和匠艺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工匠精神的有机体,缺一不可。匠心与匠艺并重,德技双馨才是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最高境界。

工匠学院为“一线”“基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能是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专长和“看家本领”,着力培养学生的技能,也是工匠学院人才培育的重点。

二、高技能人才匠心与匠艺的培养

作为一种精神、信念以及技能,匠心与匠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功的,没有修炼速成秘籍,急功近利更不可取。匠心与匠艺的培养、培育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方有成效。内化于心,大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外化于行,精心打造工匠学院精品。

(一)校园工匠文化引领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感染功能、启迪功能等特殊功能。

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园工匠精神文化在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引领、播种、教育、推动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厚植工匠精神生长、扎根、传承的沃土。校园工匠文化对工匠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品行的形成具有导向性、渗透性、持久性,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作为一所拥有65年建校历史,长期隶属兵工系统,拥有独特校园兵工文化的学校,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应将校园兵工文化与工匠精神互相融通互相辉映,着力培养学生匠心与匠艺,播种工匠精神,形成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工匠学院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成为熏陶、引领工匠精神的精神力量。着力构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具有工匠学院鲜明特色的校园工匠文化,让工匠精神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激励更多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能型人才队伍,为中国制造注入充沛动力,让崇尚工匠精神成为校园的新时尚。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校训具有涵养人、感化人、教育人的特殊作用。工匠学院应在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基础上,尽快创建自己独特的校训,成为立校兴校之魂,充分发挥校训在培养学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特殊作用,推动工匠学院可持续发展。

(二)先进典型示范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着力培养学生们的匠心与匠艺,还需要讲好“工匠故事”,充分发挥好工匠们的榜样、示范、引领、教育作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已有65年的历史,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匠。他们既有内蒙古“北疆工匠”“河北工匠”、黑龙江“龙江工匠”等省级工匠,也有“包头工匠”等市级工匠,更有一大批在平凡岗位默默、无私奉献的能工巧匠。这些源于我院的工匠在社会、行业、企业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这些既是具有匠心的劳模,也是拥有高超技艺的工匠,每一个工匠名分的背后都离不开奋斗,离不开专研,离不开“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素养。

工匠学院应该用好用足这块宝贵“本土”资源,通过“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用他们真实可信的励志事迹,诠释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传授、传播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们的匠心与匠艺。通过“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展示工匠们的“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时代之美”,让这些工匠精神的实践者和代言人,用他们精工至臻的专业技术,永不懈怠,追求卓越的奉献精神去教育、感染和激励学生。

用好静态资源,弘扬工匠精神。筹建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展馆,将大国工匠,特别是校友中产生的工匠大师、能工巧匠纳入展馆,充分展示这些劳模工匠始终紧跟时代步伐,把追求个人职业理想与实现国家梦想相统一的精神底蕴,彰显“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正能量。

通过大力宣传工匠们的先进事迹,把爱岗敬业、务实进取、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凸显包头工匠学院校园工匠文化的鲜明特色和工匠精神文化基因,让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展馆成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教育和辐射基地。

用好动态资源,传播工匠精神。邀请劳模工匠进校园、进课堂,让他们担任工匠学院客座教授,通过劳模、工匠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以劳模、工匠们的成长案例,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从业经验、技能经验、奉献经验,让学生真切感受和领悟工匠精神的真谛,汲取奋斗的伟大力量,产生眼中有标尺,心中有榜样,效仿有依托的效果。让工匠精神在工匠学院落地生根,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在广大师生心中扎根开花。

通过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为工匠学院学生搭建起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学习交流平台,让“三种精神”成为工匠学院校园文化的主流和时尚,让创新、实干、担当的职业素养成为学生的职业追求。激励更多的学生向劳模工匠学习,让更多的学生认可工匠、尊崇工匠、学习工匠,引导学生坚定走技能职业发展之路,推动更多的工匠在未来职场中竞相涌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成长的舞台,只要热心专研,无私奉献,都能成为能工巧匠,都能建功立业。

(三)校企协同培养

坚持把提升学生的匠心与匠艺作为工匠学院必修课。匠心与匠艺的培养既要靠系统的理论学习,也要靠实践操作历练,“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真正的匠心、匠艺来自悟性和实践,不可能都从学校里培养出来。将知行合一融入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做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才是工匠精神的目的与归宿。工匠精神始于平时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工匠精神,让学生匠心独具、技能至臻,仅靠工匠学院“单打独斗”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学校与社会、企业等共同发力。校企协同是塑造工匠精神,培养匠艺的有效途径。学院既有校外以校友名字命名的“赵晶技能大师工作室”“于庆峰技能大师工作室”,也有校内以教师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技能大师及其工作室,发挥劳模工匠传帮带作用,让他们成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传授实用技能的实践实习基地,让学生拜师学艺,苦练技能,从而培养更多未来的能工巧匠,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学院应以勤学长知识、苦练精技术、创新求突破,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奉献型的新时代劳动者。不负时代,不负己任,守匠心,传匠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永远是工匠学院的育人使命。

猜你喜欢

技能型劳模匠心
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及其构建略论
三十载坚守匠心传承“非遗”名菜
姚建萍:始于初心,臻于匠心,成于决心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老艺人的匠心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浅谈技能型人才发展状况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