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护生社交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02杨雨微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省泰州市2253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护生差错专科

谢 晗 高 勤 杨雨微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实习阶段是一个特殊时期,高校将护生委培到医院,让护生有机会理论结合实际,提高理论和实操水平。医院接受高校的委托,严格按照培养计划实行为期10个月以上的实习带教。在这期间,不管是医院还是学校往往忽略了对实习护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其中较为突出的社交焦虑问题。社交焦虑(Socialanxiety)是指出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个体焦虑现象,主要指在日常社交中对他人的评价有强烈的恐惧感及害怕感,严重的社交焦虑甚至会导致社交焦虑障碍[1]。对于医学生而言,一定的社交能力在工作中既能结成良好的同事关系,精诚合作,共同进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更能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在医治过程中事半功倍。高校、医院、家庭和社会应高度关注实习护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提高护生的心理水平有助于抵御消极心理,提高职业认同感,增强职业信念。本研究旨在调查泰州市某三甲医院201名实习护生的社交焦虑现状,分析其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生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后续心理教育指明了方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于2019年5—6月在抽样单位即泰州市某三甲医院随机抽取201名实习护生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本科生82名,大专生98名,中专生21名,年龄17~24岁。纳入标准:(1)临床实习时间>3个月;(2)未曾患过精神、心理问题或者不在学校心理危机库;(3)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本研究发放问卷201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01份,有效回收率100%。

1.2 方法 (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根据此次研究目的,结合抽样对象和其代表性,研究者设计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以收集资料,问卷条目由实习护生的性别、学历、户口、性格、成绩、生源地、实习所处阶段、是否发生过护理差错等组成。(2)交往焦虑量表(IAS):该表由Lrary于1983年编制完成,评价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量表共包含15条自陈条目,这些条目使用5级评分方式积分, Cronbach’s α系数为0.82,重测系数为0.78,总分15~75分。个体社交焦虑的程度和总得分呈正比,总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社交焦虑程度越重[2]。(3)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由Watson等[3]编制,该量表共包含28个条目,其中14条评价社交苦恼,剩余14条评价社交回避,这些条目使用5级评分方式积分,Cronbach’s α系数为 0.86,量表总分0~28分,分数越高说明社交回避及苦恼水平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情况的实习护生社交焦虑的得分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社交焦虑水平 实习护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得分为(42.16±5.66)分,显著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的(38.90±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4,P<0.01)。

2.2 不同特征实习护生社交焦虑得分比较 与本科学历护生相比,中专、大专学历的护生有更高的社交焦虑;处于实习末期护生社交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实习初期和实习中期护生;在生源地实习的护生社交焦虑水平较非生源地实习护生偏低;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生护理差错的护生社交焦虑水平较未发生护理差错护生偏高;实习护生社交焦虑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户口、学习成绩和性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实习护生社交焦虑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进一步以实习护生的性别、学历、实习所处阶段、是否生源地实习、成绩、户口、性格、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发生过护理差错为自变量,社交焦虑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护生学历、实习所处阶段、是否生源地和是否发生过护理差错四个变量进入社交焦虑的回归方程。

2.4 实习护生社交焦虑与社交回避与苦恼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实习护生社交焦虑水平与其社交回避与苦恼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748(P<0.05)。

3 讨论

3.1 实习护生社交焦虑现状 调查显示,实习阶段护生的社交焦虑得分与国内大学生常模相比明显更高,与陈倩虹[4]的调查结果一致。尽管在护生实习前各高校会开展不同的护生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来缓解和改善护生的社交焦虑,但是护生一旦进入临床,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改变,护生在实习中需要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带教老师和医生,需要为不同病种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平均4周左右,实习护生就要进行1次实习科室的轮转,需要去适应新的科室、新的环境、带教老师和患者,需要学习新的专科知识。此外,护生实习期间,学校会定期进行实习检查、实习阶段性考核,以上种种压力往往导致护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障碍,且伴有头痛、失眠、头晕、乏力等躯体症状,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护生的职业发展。

3.2 不同人口学特征实习护生社交焦虑水平分析

3.2.1 学历:研究显示,专科实习护生比本科实习护生的社交焦虑得分明显更高,说明不同学历背景的实习护生社交焦虑水平有差异。一般来说专科学制比本科学制短,理论上专科实习护生比本科实习护生在校学习时间短,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往往略逊一筹,再加上专科实习护生年龄偏小,因此在临床实习中容易缺乏自信。临床带教中,有时一个带教老师同时带教几个学生。实习生反映,带教老师重点偏向于本科生,这就会让专科护生失去自信心,实习中心理上产生畏缩感和失落感。临床带教老师应更多地关心实习护生的心理动态,关注专科护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重视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实习护生的处事能力和抗压能力。

3.2.2 实习阶段:研究显示,不同实习阶段的护生社交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习初期的护生社交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处于实习中后期的护生。原因可能是在实习初期,护生面临陌生的临床环境,毫无临床经验,缺乏应变能力,当面对患者和家属时,往往表现为畏惧、回避、焦虑。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到了实习中后期,通过各个实习科室的历练,接触了更多的患者和家属,积累了一定的交流经验,实习护生掌握的临床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可以很容易解决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减轻社交焦虑。

3.2.3 是否在生源地实习:研究显示,非泰州籍贯的实习护生社交焦虑得分比泰州籍贯的实习护生更高,实习地是否为生源地是影响实习护生的社交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泰州本地护生在泰州医院实习,对周围环境比较熟悉,更容易和带教老师沟通交流,和患者交流起来更加没有语言障碍,非泰州籍实习护生对本地语言不太熟悉,对本地风土人情不太了解,尤其是遇到年龄大的本地人来就医,很难通过普通话和患者交谈,严重影响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

3.2.4 护理差错:研究显示,出现过护理差错的实习护生社交焦虑得分比未发生护理差错的实习护生更高。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护理工作者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错误的护理操作,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5],处于实习阶段的护生由于各种原因比较容易发生护理差错。实习护生发生护理差错后会留下较重的心理阴影,心理压力会增大,再次面对患者时会畏缩,自信心不足,影响到护患沟通。临床带教老师在对护理差错学生进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护生的心理变化,适当批评教育,分析原因,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帮助护生重拾自信,树立更高的责任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3 实习护生社交焦虑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显示,实习阶段,影响护生社交焦虑水平的因素包括学历、是否发生差错事故、实习所处阶段。除了关注实习护生社交能力,还要重点根据不同实习护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关注其整个实习过程,尤其是发生过负性事件的实习护生,高校、医院及社会要注重护生的心理动态。

综上所述,实习护生社交焦虑处于较高水平,对实习生社交焦虑问题进行干预要注重个体差异。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影响护生的社交焦虑,医院应充分利用实习护生闲暇时间开展各种活动,如实习生小讲课、实习生分享报告会等,鼓励实习生参加,对有社交焦虑的实习护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咨询干预,以保证护生实习阶段的心理健康发展。部分护生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应对能力会增强,社交焦虑会有所缓解,但是有些实习护生的社交焦虑会随着遇到应急事件的增多而加重,衍化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这部分护生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包括建立实习生的心理档案和定期心理会谈,给予临床带教支持,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等。

猜你喜欢

护生差错专科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同时患多种病最好看老年科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