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仿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实践路径

2021-11-29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朱洪达上海理工大学张顺生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期
关键词:译语译作行文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朱洪达 上海理工大学 张顺生

提 要:从原语和译语中既存语言之间的相似度而言,英汉互译基本方法有三种:套译、仿译和创译。为了让翻译更接地气,有效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仿译有其必要性。互联网、语料库的出现,又为仿译在翻译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可能。通过借助语料库等途径,仿译的可行性已经成为现实性。仿译的具体应用方式主要包括类别模仿、熟语模仿和行文模仿。仿译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文体、创新及审美等潜在问题。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集中探讨。

一、引言

仿译一直是翻译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如果运用得当,译文往往给人一种“神来之译”的感觉。仿译常见于公示语、广告语等实用性文本的翻译之中,译者对目的语中既有的表达方式进行调适,将用于表达异域色彩的词语或内容纳入译语之中,让原语的表达得以在译语中“借壳”而闪亮登场、绽发光彩,以主动适应译语读者的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由于译语读者读到这样的译文时,能够成功联系起译语中既存语言知识或文化现象,从而让原语中的“新概念”“新表述”与译语中的既存语言实现最佳关联。基于仿译具有普遍适用性,其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因而我们拟对“仿译”进行重新定义,将其定义为翻译时“对目的语中既有的表达(包括经典化了的翻译)、句式或行文方式模仿的翻译行为”。

一种语言总属于其所有使用者。因此,尽管语言是开放的,但根本性变革一门语言是行不通的(Saussure, 2001:74)。基于此,英语初学者往往需要不断模仿英语的构词方式、句型、语篇,做大量的模仿性练习。仿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外语学习阶段和翻译起步阶段,更体现于翻译老练之时。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若只重视字面的“等值”,机械地用原语的思维方式、按原语的行文方式逐字翻译成译语语言,其实质不啻于不尊重译语中既存的行文方式。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翻译也能为译语受众所理解,甚至达到新奇、震撼的效果,然而,多数情况下,这种无视语际之间表达方式差异、想当然的翻译结果往往会导致译文阅读效果大打折扣。相关调查显示,虽然我国为文学“走出去”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实际效果并非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历了翻译过程各环节的各因素的‘把关’之后,最终还是很难过多数读者受众那一关”(梁秀利,2015:108)。有鉴于此,中国文化要成功地对外译介并不是说将其译作英语文字就万事大吉,译文读者的理解对译介成功与否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故译文得让读者“知之、甚至乐之、好之方可”(张顺生,2015:93)。换而言之,如果读者读到的译文虽然尽是英文单词,但读之行文不畅,读了不明就里,那何以谈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然而,英译汉作品中这类情况并不少见,汉译英更是如此。有的译作虽然语言通顺,但逻辑不通,与原文意义谬之千里,有的则看似忠实,但因受原语言结构牵制而导致译语诘屈聱牙、“不说人话”的现象可随处可见。

二、仿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现路径

1.仿译的必要性

交际成功是翻译交际首要的、不可争议的目标(王建国,2009:35)。既然译者在用目的语说话,他就应该总体遵循目的语的语言规则或行文方式。“人类交际的关键在于创造一种对最佳关联性的企望, 即听者企望他试图进行的解释能以最低的加工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Gutt,2004:32)。换而言之,译者若想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就必须确保译文意图表达的内容正是读者脑海中最先产生的、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解读(同上,34),这充分说明了模仿的必要性。实质上,即便在同一种语言之中,也存在大量的模仿现象,这种模仿现象从古代就开始了。《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对诗人庾信(513581)《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模仿;唐代高蟾(生卒年不详)名诗《金陵晚望》中写有“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略晚些的唐代韦庄(约836—约910)《金陵图》之中有“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北宋王安石(1021—1086)则在咏王昭君的《明妃曲二首》有名句“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年枉杀毛延寿”;北宋苏轼(10371101)《鹧鸪天·佳人》有名句“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南宋释师一(1107—1176)《颂古》诗中有“负吾负汝还知否,纵有丹青画不成。”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约1135~约1180)亦留有“花语凝香泪研墨,一片诗心画不成”。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模仿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例如,灵芝药店的广告“‘芝’根‘芝’底”就是对既存语言结构“知根知底”的音仿,山西省的广告“晋善晋美”显然也是对“尽善尽美”音仿,而防水涂料的广告语 “万无一‘湿’”则是对既存语言结构“万无一失”的模仿;再比如,模仿“水门”有“招生门”“婚礼门”等;模仿“……盲”这一表达形式,就有“文盲”“色盲”“乐盲” “法盲” “电脑盲”“路盲”“股盲” 等。

英文中亦是如此。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在葛底斯堡演讲中有句名言“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ould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属于人民、由人民管理、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将与天地共存。)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模仿这一表达,写下了讽刺虚伪民主的名句:Democracy means simply the bludgeoning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所谓民主意思是为了人民、利用人民、打击人民。)2017年,习近平在达沃斯的主旨演讲中则提到了“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译者们也借鉴模仿林肯这一名言的表达方式,将原文译为“Development is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外交部外语专家、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称,这句话译出来之后,国际上反应很强烈,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中国的发展理念如果能用西方的核心理念来表述,则是一种完美的对接。

2.仿译的可行性

翻译也是一种交际,基于这个前提,译者应尽可能地尊重译语的行文方式,能套译则“套译”,以求同;不能套译的尽量采用“仿译”,以求似;少量的归结为“创译”,旨在存异。互联网的出现为仿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今如果要找寻译语某个经典的表达参考一下,我们无需皓首穷经,只需打开互联网,便可从美国当代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COCA)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简称BNC)等英语语料库上找到任何一个词语的相关搭配;我们只需要将“horse quotes”键入百度很快便能找到与“horse”相关的名言;只需要将世界名人的名字输入互联网加上“Brainy Quotes”就能轻松地找到其名言;只需点开中国汉英平行语料大世界(http://corpus.usx.edu.cn/),就可以轻松地查到《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西厢记》《京华烟云》《毛泽东选集》等名言的译法,通过套译高效而准确地翻译所遇到的很多成语、歇后语,比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可直接借用《红楼梦》杨译本中已有的“神形具备”的句子,即“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的译文,译成“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再比如,要翻译“拼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查一下《红楼梦》和《毛泽东选集》语料库便知道,套译为“He who is not afraid of death by a thousand cuts dares to unhorse the emperor.”比较妥当。当然,由于两种语言之中意义完全相同或相当的句子毕竟少数,故此借助语料库主要目的是模仿其中的类似词、短语、句子、段落,打造出汉译英的精品。下面,我们将集中探讨“仿译”的应用方式以及相关问题。

3.仿译的实现

仿译的具体形式丰富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别模仿、熟语模仿和行文模仿。

1)类别模仿

所谓类别模仿,主要指词和词组层面的模仿,指的是翻译时模仿已有的固定表达方式。这类仿译普遍存在于一些流行语、电视节目和电影名称的翻译中。合适的类别模仿往往可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亦可使译文更加地道。比如,汉译英中,既然网络流行语一般有其相对固定的叫法,如以“……族”指代某类人群,因此“flash mob”“phubbers”“walking commuters” “the new voters”“NEETs(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和“quirkyalones”的翻译便模仿了这一结构,分别译作了“快闪族”“低头族”“走班族”“首投族”“啃老族”和“乐单族”,这些翻译不仅用词精炼,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流行语的特征;再比如,“……士”也往往指代某类人群,于是,“the Beatles”“Yuppies(Young Urban Professional)”和“Hippies”便分别译成了“披头士”“雅皮士”和“嬉皮士”;奇幻题材电影作品如“Frozen”“Moana”“Pocahontas”和“Tangled”则模仿了《……奇缘》这一结构分别译作了《冰雪奇缘》《海洋奇缘》《风中奇缘》和《魔发奇缘》,更易让译语受众明白个中情节,勾起其兴趣。

2)熟语模仿

仿译的第二种情形指熟语模仿,即模仿目的语中广为人知的表达,如谚语、经典名句、儿歌、流行语等,因其为译语读者所熟知,故往往能在阅读过程中实现最佳关联,这种互文性能够在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让读者产生亲近感,同时也可因其用法新颖而使读者产生新奇感,甚至兼具语言经济性。目的语中的谚语常可用作仿译的对象。

翻译《红楼梦》过程中,英国汉学家、红学家霍克思(David Hawkes, 1923—2009)翻译到“牛不喝水强按头”显然模仿了英文中的谚语“You can leada horseto water, but you cannot make him drink.”,因为译作“You can takean ox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与译语中的谚语高度相似,几乎只有一“牛”之差;中国的一句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红楼梦》杨戴译本的翻译是以A隐喻译A隐喻,喻体不变,“Marry a cock and follow the cock; marry a dog and follow the dog”。虽然保持了隐喻的特征,却没有很好地传递原文的文化寓意。英语语言中,没有将“鸡”和“狗”视为“地位低贱,命不足惜”的意象。显然,原句中的隐喻意“无论嫁给多么差的男人,女人都要认命遵从”并不能在译文中体现,但是放弃原文中的喻体特征这一方法也不妥。故霍译本进行了调整,译作“When the rooster crows at break of day, All his hen-folk must obey.No choice for a dog’s wife.But to make the best of a dog’s life.”不过,笔者认为,这里若采用套译,将隐喻译成非“Once the wife of a parson, always the wife of a parson.”也十分可取,当然若模仿英文行文,保留其中部分隐喻,似可译作“Once the wife of a dog, always follow the dog.”。

名言名诗也可拿来作为模仿的对象。“MomentinPeking”中有一句“Redjade was happy and yet unhappy”,张振玉巧妙地模仿了《论语》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末尾两句,将原文译作了“红玉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林语堂,2014:404 张振玉译),如此一来便比较符合《京华烟云》整体民国的古朴文风;杨绛(1911—2016)的《干校六记》与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沈复(1763—1832)的作品《浮生六记》名字相似,其名称的译文“Six Chapters from My Life ‘Downunder’”(葛浩文译)模仿“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林语堂译)就很容易理解。翻译“慵懒乃人之常情,拼搏则超凡入圣”可仿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的“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犯错乃人之常情,宽恕则超凡入圣。)”的结构译作“Toslackis human, tostrivedivine.”;翻译“有德无才误事,有才无德坏事”时可模仿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1709—1784)的名言“Integrity without knowledge is weak and useless, and knowledge without integrity is dangerous and dreadful.”译作“Virtue without talent is weak; talent without virtue is dangerous”(张顺生,2015:93);翻译“MomentinPeking”中的“I am at your command”(Lin,2010:372)一句时可模仿成语“唯命是从”译作“我唯你是从”。

当然,目的语中其他为读者所熟知的现成表达也可作为仿译的对象。要译“专业是必需品,得奖是奢侈品”这句话可以借鉴“The Art of Living”中的林语堂的“Travel is a necessity, while war is a luxury”(Lin,2009:80)一句,译作“Profession is a necessity while prize is a luxury”,其中“necessity”和“luxury”押尾韵,译文的音韵美也体现了出来;要翻译“差不多就够了”这句话,可以模仿“The Art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中摘录的一则广告语“Nearly right is not enough”(同上,171)译作“Nearly right is good enough”,让读者倍觉亲切;“The Art of Living”中有一句评论女子的句子“There are so many banally pretty faces, and so little fresh, individual beauty”(同上,401),翻译这句话时我们可以借鉴时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将之译为“平庸的美貌千篇一律,鲜活的美人万里挑一”,易使读者产生阅读共鸣。

3)行文模仿

此外,仿译的另一种情况,即模仿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和明显特征。在个别之处进行模仿虽能让读者眼前一亮,但要使译语读者真正对译文乐之好之,就必须在深入了解译语的语言结构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模仿。

《京华烟云》中有一段对曾太太的描写:“Mrs.Tseng had the grand style of Chinese womanhood, decency, orderliness, generosity toward servants, competence in family matters, knowing when to stand one’s ground and above all, when to yield, what to overlook or ignore”,这段话有单词、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不定式短语,而张振玉则模仿汉语语言习惯将之都套入了四字格中:“曾太太有中国妇女的落落大方,庄重娴淑,处世合规中矩,办事井井有条,对仆人慷慨宽厚,治家精明能干,知道何时坚定不移,最重要的是,知道何时屈己从人,何时包容宽恕”(林语堂,2014:36,张振玉译),结构平衡,读来有如行云流水一般。“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中“Taxation was frightful, in order to keep up the growing armies”这句话,虽然可译为“苛捐杂税很重,其目的是为了供养更多的兵”,但英文中明确指出的目的关系常可由汉语的句序与句义体现,因此张振玉翻译时调整了顺序,译作“养兵日众,捐税日增”(林语堂,2015:5,张振玉译),以句序暗示目的关系,不可谓不是仿译的佳例;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O.Henry, 1862—1910)的短篇小说《警察与圣歌》(The Cop and the Anthem)“The moon was above, lustrous and serene, vehicles and pedestrians were few.”英文原文看上去非常简单,读起来亦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但是,翻译出彩绝非易事。有人将其译成“月亮挂在高高的夜空,光辉静穆;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转引自石云龙,2010:71)。虽然译文译出了原文的意义,但原文的节奏、原文的两组平行结构(“lustrous and serene”和“vehicles and pedestrians”)在译文中都没得到有效的反映;汉语书面语的突出特点为四字结构多,故此黄源深先生的译文“月亮高悬,皎洁宁静,车辆稀少,行人寥寥,”(同上,71)就非常高明。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汉译英时同样也需要注意模仿英文的行文方式。《吾国与吾民》中引用了一段郑板桥写给胞弟的话,其中有一句:“幼时饮酒其旁,见一片荒城,半堤衰柳,断桥流水,破屋丛花,心窃乐之”主要由名词意象堆叠而成,与英语行文方式差异较大,故翻译时林语堂模仿目的语用语习惯译作了“When I was drinking in this Tower in my young days, I used to look out and see the willow banks and the little wooden bridge with decrepit huts and wild flowers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old city walls, and was quite fascinated by it.”(Lin,2013:38-39)介词、连词和主语的增添,对原文结构顺序的调整都使得译文更“入了英文文章的正宗”(吴小鸥、姚艳,2018:140)。

三、潜在问题

虽然仿译常能便利翻译过程,有效改善翻译质量,但仿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文体、创新及审美等问题。

1.文体问题

翻译时要对个体文本进行具体分析,切忌机械盲目地进行仿译,否则很容易产生文体问题。仿译要避免对不同体裁的文本“一视同仁”。例如,翻译某体育新闻标题“冠军诚可贵忠诚价更高”时,若模仿《自由与爱情》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英文版“For my love I’ll sacrifice my life”译作“For His Loyalty He’ll Sacrifice His Championship”,则不太符合新闻标题的撰写要求。诗歌文体特殊,语言使用与大众传播类文本差异较大,这样的仿译完全忽视了文本的特殊性。此外,尽管语言有其一般性特征,但文体表现形式往往会因时空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例如,“MomentinPeking”中写到姚木兰寄给兄长的信中有一句“Mother is worrying about you and is getting thinner.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in a hot country like the South”,可以说原文简单易懂,而张振玉也模仿当时的语言结构将之译作“高堂忧心,日形消瘦。南方苦热,善自珍摄”(林语堂,2014:205,张振玉译),行文相当漂亮,用词讲究,句式短小精悍,结构稳定,汉语四字格特征表现充分,符合姚木兰受过良好教育的民国女子的身份。但这样的仿译并不具有普适性。若这封信写作的场合是现今语境,照旧模仿张的语言结构恐怕只会与现实语言使用习惯差以千里,致使文体风格与时代、场合格格不入,造成严重的违和。而说话人的身份差异导致的文体问题也是仿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创新问题

创新问题是仿译可能会产生的另一个问题。由于不同的原文可能表达的内涵相同或相似,故翻译时往往可模仿同样的结构。这虽可省去不少麻烦,却也易致译者翻译时自动倾向于某类结构,限制翻译的多样性,尤其是原文结构极为鲜明时,机械的仿译便很容易出现。例如,既然“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可以模仿莎士比亚名句译作“To buy or not to buy, that is the question”,那么“捐还是不捐?这是个问题”;“‘净水不净’喝还是不喝?这是个问题”“删还是不删?这是个问题”等这类句型不都可以模仿“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这一结构?既然资源可以共享,那么每遇到这种结构一致的原文,译者岂不都可以直接借用同一结构?仿译虽然重在模仿,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事实上成功的模仿因相当强调译者的创新,可以说并非易事。因此有时译者既想避免麻烦,又想兼顾译文质量,甚至为了译文的流行度,便很可能扎堆模仿成功翻译所用的结构。例如吴伟雄先生模仿英文谚语“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将“桂林山水甲天下”译作了“East or West, Guilin landscape is best”倍受赞誉,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将“苏州园林甲天下”“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城乡路万千,路路有航天”等所有这类表示某物优于同类其他事物的句子都模仿这一谚语结构?一旦陷入这样固化的模仿套路,我们又何谈翻译的多样性?

3.审美问题

事实上,仿译的实际效果不易确定,“以为仿译可以借源语而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的想法也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杨全红,2007:74)。译者在模仿名言隽语时有时可能是为了切近译入语,有时可能是希望通过改动读者熟知的语言内容实现创新,让译文读者在审美上产生新奇感,可是新奇感究竟能否成真我们很难预测。任何一种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都数不胜数,以汉译英而言,由于译者和译文读者所处的语言环境终究不一样,因此可以说大多数译者对译入语中这类语言知识所知晓的数量、范围恐怕无法和目的语读者相比。当译者认为自己的译文利用仿译实现了创新的同时,读者却很可能因为对相关名句本身都已见惯不惊(同上:74)或早已见过类似的翻译而习以为常,致使译者原本期待的效果并未真正实现。

然而,频繁的仿译可能不止会令读者“无感”,甚至会使读者“反感”。“仿译”希望改动译文读者熟悉的内容,并利用这种改变刺激读者的感官。但是,正如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在其文集“UndoingAesthetics”中指出,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浪潮中,当代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无处不在,显得过剩,因此这些艺术已经不是吸引眼球的美丽景观,反而成为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对象(转引自祁志祥,2015:69)。例如电影“WaterlooBridge”的译名“魂断蓝桥”着实是翻译的经典,精炼优雅,让人眼前一亮,但当目的语中出现了《魂断梅耶林》《魂断威尼斯》《魂断日内瓦》等若干个“魂断”类影名时,恐怕受众也很难再有新奇感。有研究者曾就“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被仿的情况做过统计,结果发现,数量之多、花样之新,皆大出所料(杨全红,2007:75)。当然,被仿的熟语名句绝不仅限上述情况,因此在“名句不胜仿”的当下,译者若是不加思考地模仿读者不断接触到的语言内容,只会让译文乏味无趣,使读者在心理上失去新鲜感,产生厌倦情绪。

4.语境问题

美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强调,语言不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也只有在其所处的语境中才有意义。故此,选择模仿的结构时,亦须选择最准确的词,否则可能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造成歧义甚至误解。比如,不能看“篮球场”译作“basketball court”,就将“足球场”“高尔夫球场”“拳击场”中的“场”也译作“court”而应按英语的表达习惯分别译作“field/pitch” “course” “ring”;英译汉也如此。“the British Commonwealth”通译作“英联邦”,这个“联邦”实质是主权国家之间结成的“邦联”,即“国家之间的联合”;“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通译作“澳大利亚联邦”,则是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国家”;但若将美国的“Commonwealth of Pennsylvania”,“Commonwealth of Virginia”,“Commonwealth of Pennsylvania”,“Commonwealth of Puerto Rico”中的“commonwealth”译作“联邦”则不妥,而应译成“邦”,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其下属的50个“state”或“commonwealth”拥有自己的宪法,除了军事、外交领域等外,美国的各“state”或“commonwealth”政府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理论上美国的“state”或“commonwealth”译作“邦”比现行的“州”更合理,否则“美利坚合众国”就成了“合众州”了。

5.逻辑问题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考察浙江湖州安吉时提出的著名论断,中国人都一听就懂。然而,如果直译成英语“Green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则不符合英文逻辑:一来,green waters给人感觉不是汉语中的“绿水青山”的绿水,甚至有脏兮兮的感觉;green mountains问题不大,但依然不够理想;再则,若将“绿水”“青山”看成并列关系,译成“Greenwatersand greenmountainsaremountainsof gold and silver.”,英译(水和山是山)便成了不合逻辑了。要解决这样的逻辑问题,可将后一个mountains前添加“as valuable/good as”,成为“Clear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as valuable/good as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纽约时报》《卫报》就是这么翻译的。当然,考虑到英语中的习语往往有押韵,这一金句又被国内译作“Lucid waters and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笔者认为,如果同时考虑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译作“Lucid waters andlush mountains are as good as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更好。

四、结语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转引自孙乃荣,2004:84)。其实,无论文学文本抑或非文学文本,联想意义都极为重要,也相当难译,仿译也更显其意义。翻译并不是说将一种语言的文字译成另一种语言就万事大吉了,而应“尽量模仿或者说采用目的语的行文方式”(张顺生,2015:93),“决不可以甲国之文字,读作乙国之文理,而以为适合,实则窒此而又不通于彼也”(吴宓,转引自陈建中,1991:102)。中国文化要顺利走出去必须要重视仿译,而英译汉也是如此,否则“译著有危险,读者需谨慎”这类书单中会出现更多的译作。

合适巧妙的仿译往往有助于译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错误,使译文更为精炼,在目的语读者中实现最佳关联。成功的仿译不仅需要大量的英汉双语输入,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同时把握语言特征,培养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再者切忌盲目机械地进行仿译。翻译时可利用语料库、大数据等资源尽可能充分了解仿译原型在目的语中的使用频率、使用方式,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避免因模仿对象频繁出现而导致读者审美麻木。

猜你喜欢

译语译作行文
what用法大搜索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