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壶之美与功能变迁

2021-11-28胡一超

美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美学特征造型

摘 要:从新石器时代起,陶器就在人类生活中迸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在不断演变,尤其是后期出现的瓷器,逐渐由单一的实用性功能拓展出装饰性等更多功能。本文所涉及的执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盛器,它由陶壶演变而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不同时代实际生活需要的变化和美学意识的提升,其造型也在随之演变。可以说,这些演变是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最好诠释。执壶的造型不仅折射出了其与功能之间的诸多联系,而且由此衍生出的设计美学思想至今仍在影响着现代陶瓷的制作与生产,这为本文解读执壶造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执壶 造型 美学特征 器物功能

1.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陶壶的造型及功能变迁

执壶的由来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密切相关。例如,人们需要储藏水以供日常生活使用,因此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陶罐、陶钵、陶瓶等用于装水的陶器。从这类盛水陶器的造型规格不难看出,它们大都为能够满足多人供水需求的大型容器。而且除陶瓶以外,陶罐和陶钵大都无耳,使用的时候需要整体抱起,或是使用其他稍小的分装器具配合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感觉到浑圆的器型不便执取,所以在之后的陶罐上相继出现了单耳或双大耳,并由此制造出更方便取用内容物的陶鬶[1]。与陶罐不同,陶鬶的出现表明生活中的液体容器逐渐小型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这种器物一同出现的陶盉开始作为饮器(始于马家浜文化)。这两种器型都有把手,并且带嘴或流,尤其有的陶盉还配有器盖,这样一方面可防止所盛酒水中的酒精过快挥发,另一方面可防止酒水泼洒。不论从功能还是造型看,陶壶都可以看作执壶的雏形。这类器具的初期产品很难明确区分到底是用于盛水还是专门当酒器使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从龙山文化晚期开始,这类器型才主要作为饮器出现。

从造型上看,陶鬶一般有三足且多为中空、袋状,很明显能看出当时设计者的初衷是让器物体积最大化,并使其在装水之后能够因重心靠下而更加稳固。陶鬶在当时作储藏器使用,较之陶罐、陶钵更加轻便,并且设计了单侧把手,以便人们取用,同时口部带流,便于控制液体的流向与流量。从这些细节皆可看出,当时人们的设计思路大都是基于以往生活经验,从满足实际功用的角度进行设计制造的。从由单调朴素的红灰陶慢慢演变出在表面饰以方格纹、篮纹和云雷纹的单色陶以及之后纹饰和色彩更加丰富的彩陶和釉陶的变化可以看出,除了实用功能之外,人们还对生活中使用的器物有了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而早期的陶盉(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像是在陶罐腹部刻意加上直筒型管状流,再在底部加上三个短而小的足,这样的器型显然很符合盛水器物的特点。因此可以推断,早期的陶盉在生活中是被当作盛水器具来使用的。从二里头早期夏文化时期的陶盉可以清晰地看出,其造型已经完全符合饮器的标准和特征,虽然与陶鬶一样有三个袋状足,但其壶体明显更加修长,不再一味地考虑容量问题。大部分陶盉为圆顶、敛口,带有器盖、管状流,在单侧中上部有折肩把手。从早期陶盉的这些造型特征,可以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执壶的影子。从陶盉的容量也可看出,它已经逐渐从储水器演变为饮器。饮器和酒器在商代得到了快速发展,直至周代,由于当时统治者认为商代因饮酒误国才导致这类器物渐趋没落。

2.秦汉至隋代执壶类器物的造型特点及其审美意蕴

据考古发现,壶作为汉代陶器的代表器型曾大量出现在汉代墓葬中。但此时的壶与后期的执壶还不是一个概念。当时受青铜器的影响,陶壶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对青铜器壶的仿制。由于生产成本较高,青铜器壶在当时只被广泛用于权贵阶层,而陶壶出现后逐渐在平民阶层得到普及。以河南洛阳烧沟汉代陶壶为例,其壶口似盘、器型较大,虽然不能排除它也是酒器的可能性,但是在功能上与后期的执壶相比是迥异的,它仍然没能脱离储藏器的范畴。但是它的一些造型特征为后期玉壶春执壶造型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且两者在规格大小上有所区别,比如此时的壶一般为盘口、长颈、鼓腹、圈足,壶口直径比腹径最大处要小而且遵循着一定的比例规律,颈细长,颈腹之间有明显界限,底部为折曲状圈足。此后的执壶壶体大体是在此基础上按不同比例拉伸或压缩而来的。汉代逐渐成熟的原始瓷工艺为后期执壶的发展奠定了工艺基础,瓷相较于陶质地更加细密坚硬、透光性更好、吸水率更低、更易塑造成型,并且通体施釉,既可防止液体渗漏,又使其美学价值得到提升。例如,两晋时期的鸡头壶就是一个跨时代的典型器物代表,它是当时越窑、瓯窑的新产品。

这类产品早期多是在类似小型盘口壶(壶口偏大,成小圆盘状且有立沿)的肩部一面贴鸡(凤)首,另一面贴鸡(凤)尾做把手,前后对称,器型优美。这个时期还有一种长颈喇叭口瓶,线条柔和、样式优美,类似后来的玉壶春瓶。这种一侧为流(早期仅为装饰,不通水)、一侧为曲柄的器型已经和后期成熟的执壶器型几乎一致。可以很明确的是这种执壶大多为酒器,而不像之前器物分类的界限那样模糊,而且器物造型趋向实用化。

鸡头壶作为执壶的早期代表,历经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时期其造型特征仍被继承下来。与上文中提及的早期鸡头壶相比,其整体造型及鸡头与鸡尾的布局没有太大变化。以隋代白釉龙柄鸡头壶为例,此时的鸡头壶较之前鸡头更大,被视为凤首,辅以象形龙手柄与凤首相呼应,整体器型相较之前器物更加具有装饰意味。隋代之前的壶体造型受秦汉时期陶壶的影响较为严重,壶身矮小,腹部略显肥大,但是此时壶身变得更加修长。由此可见,除附加在壶身之上的装饰之外,制造者开始愈发在意器物的造型比例之美。这种美学意识上的觉醒相较于只注重繁杂的纹饰和外部装饰元素不断叠加而言更有深度,充分体现出当时人们除了重视陶瓷制品的釉色之美以外,也开始注重如何整体凸显器物的美学设计思想。

针对这种造型上的变化,接下来从功能上来分析,将当时的酿酒工艺与三国两晋时期对比后不难发现隋唐时期虽然尚未出现蒸馏酒,但酒精浓度和品质相较三国两晋时期已有很大提升,作为酒器的鸡头壶体积则随之变小。还有一些显著的变化是盘口立沿的高度略有增高,这样的改变是为了在向壶内加注酒液的时候防止泼溅。另外,壶身的肩部贴有双系。此时的鸡头壶虽然相较之前产品体型略小,但与明清时期的执壶相比体型仍显厚重,肩部双系的出现是为了方便携带。至此不难发现,這些造型上的改进都是为了使器物在功能上得到优化,在兼顾使用体验的同时开始注重装饰设计。

当然这些变化与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也是息息相关的。如以执壶为代表的日常生活类陶瓷器物的造型不断小型化,这种变迁应该同当时不断精细化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从现存的历史文物上不难看出,在这些需求的不断推动下,器物的设计逐渐由只注重功能性转向功能性和观赏性兼备。

1.唐宋执壶造型和功能特点

在唐代,执壶开始作为一个单独的器物门类出现。此时,青瓷逐渐趋于成熟,至宋代达到鼎盛。越窑瓷器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中唐时期,执壶作为茶器或酒器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唐人称之为“注子”[2]。这种执壶即从前文提到的鸡头壶演变而来,可看作鸡头壶在造型和功能上升华和蜕变后的产物。此时,鸡头壶在日常生活中已日益少见,当时的越窑开始制作执壶。唐墓出土的越窑青瓷注子作为专门的酒器,从早期的鼓腹短嘴发展成为较为修长且颇具特色的瓜棱形,嘴和柄也逐渐增长,以便于装酒和抓握。从存世的这类执壶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象征手法,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而且越来越多的美学知识被工匠们运用到日常的陶瓷生产制作中。

唐晚期还开始生产各种小壶,大多为球腹平底,在肩部装有外壁被切削成多角形的短嘴,几乎无颈,正对着短嘴的一侧装有耳型柄。这种小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器型,多用于加注水或盛放调味品。之后出现的茶壶及明代开始兴起的紫砂壶等器型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些小壶虽然都带柄且装有流或嘴,但是一般不用于酒器,所以不可将其与酒器执壶归为一类。

宋代,陶瓷的发展迎来了高潮。这个时代的制瓷工艺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篇章。尤其是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白瓷的烧造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陶瓷执壶的造型愈发丰富,还研制出了兼具釉色之美和质地之美的釉料。宋代瓷器执壶样式繁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在唐代造型上加以改进的瓜棱形执壶。这类壶的造型多为盘口、长颈、无盖,壶腹部形似南瓜,肩的一侧有扁形曲柄,另一侧有弯曲细长的流。发展至宋代,在执壶样式中,瓜棱形最为常见。此时的执壶样式多仿自金银器,其最大特点就是流呈细长形,高度一般同壶身的颈部相当,被设计在颈部与壶腹的交界处,顺颈部向上屈伸。流的口略向外飘,几乎与壶口的高度齐平,曲柄与壶身下连接点的高度正好与流的下部处于同一高度。如此一来,流口与壶口齐平,即使壶中的酒加装得较满,执取时酒液也不易流出。曲柄与壶身连接点的高度设置能让使用者很好地把握注满酒后的壶体重心。从横侧面来看,流和曲柄左右对称。发展到后期,这类产品以当时已是中国瓷业中心的景德镇生产制作的青白瓷最为精湛。

宋代的青白瓷执壶在当时独树一帜,釉色尤为淡雅温润,白中见青,表面刻有花草纹。此时,人们深受“文人意趣”影响,审美重心从造型转向釉色,更显轻盈秀丽的造型比例十分符合宋代人的审美意识。从这样的造型设计可以看出,当时的匠人是结合自己的实际使用感受和宋代崇尚朴素、简洁、轻松、自然的审美特点来为执壶设计定型的,而且这一造型几乎奠定了宋代以后酒器执壶的基本样式。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瓜棱壶外,宋代还发展出了葫芦式壶、兽流壶及提梁壶等新样式。它们在整体造型上各具特色。例如,葫芦式壶是宋代的典型壶式之一。在整个造型上,它仿照了葫芦上小下大的两个圆腹,并在两腹之间设计了一窄口颈,加有器盖,整体生动有趣,与瓜棱壶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可作为酒器使用以外,还可以让使用者观赏把玩。

此外,同时期出现的提梁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耀州窑提梁壶小口球腹,下承以三兽足,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其中一侧有龙首短流,仿照战国铜盉烧制而成。从其球腹造型可以看出,这是一件典型的茶具执壶。前文提及的唐代晚期小壶即是其雏形。球腹造型不仅使执壶容量增加,而且使壶体因重心自然下移而更加稳固。壶腹下部采用三兽足而不采用酒器执壶常用的圈足、平底的原因在于茶壶内一般会盛放沸水、热茶等高温液体,这样可以避免高温对壶体所置放的家具(如外表涂有漆料的木质桌面、石材案几等)造成损坏。提梁壶多作茶具使用与当时的茶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唐代的茶文化时兴煮茶法,即唐诗中所提及的“烹茶”“煎茶”[3],与现代以沸水沏茶是不同的。唐人将茶叶放入水中煮沸后倒入茶碗中饮用。时至今日,日本仍然沿用我国唐代煮茶法,而且仍然称其为“煎茶”。宋人同样爱好饮茶,此时的饮茶法既有“煎茶法”又有“冲泡法”,后者的出现自然而然地催生了茶壶,提梁壶就是其代表壶式之一。除了瓷器之外,一些陶制的提梁壶还会用来烧水。为了加热时方便执取,此时的陶制提梁壶把手横越壶口,位于整个壶体上方。置于炉火之上的器物,如果把手为单侧曲柄,则不仅会被烧得乌黑,有失美观度,而且高温时不便执取。这一造型也出现在瓷质提梁壶上,除了同样能解决以上问题外,还缓解了因体积过大导致的单侧曲柄不便着力的问题。

宋代制瓷业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发达,这与唐代以来国力的兴盛是密不可分的。执壶在唐宋时期已基本定型,且多以质朴的造型为美,少有繁缛的装饰,因此朴实、典雅是这个时期器物的重要特征。作为酒器使用的执壶的出现,更与唐代开始就日益盛行的酒文化息息相关。有记载称著名诗人李白极为好酒,其诗文中不乏关于饮酒的场景描述,可见饮酒在当时很常见,因此唐宋时期对酒器的需求量很大,这也是在宋代饮食文化中经常能够看到执壶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些产品不只在国内销售,还远销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2.元代执壶造型的继承和创新

各个时期的器物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元代也不例外。这些风格特征首先都是从造型上得以体现的。元代瓷器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如梅瓶和玉壶春瓶的造型明显能看出它们是宋代器物,而元代执壶则多以玉壶春瓶为壶身,将流贴附于腹上。因玉壶春瓶形体修长,为了与壶身相称,流较宋代更长,而高度则与宋代一样一般与壶口平行,嘴向外倾斜,以便于液体的流出。这种柄与流对称,下端贴附腹部,高度与流平行或比其稍低,配有器盖的壶型,也是以景德镇窑的产品居多。从造型上来看,元代执壶比宋代整体更加轻盈优雅。

元代器物加入了诸多新元素。青花和釉里红作为元代制瓷工艺上的新突破,常被运用到执壶上。这种装饰工艺上的创新虽然与执壶的功能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从设计角度来看,它使执壶突破了工艺限制,运用了划花和刻花等更多工艺。新工艺的出现使中国绘画技艺与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也赋予了这个时期的执壶更加明显的民族特色。此时在执壶上应用的青花工艺较为明显地渗透着浓郁的异域风情。这样一来,执壶既具有了较高的欣赏价值,也为之后明清执壶的生产制作指明了新方向。

进入明代,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城市的繁荣增加了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当时有相当一部分重要手工业如纺织、印刷、冶铁等进入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陶瓷生产取得了辉煌成就。此时,官窑和民窑齐头并进,在将青花瓷不断发扬光大的同时,还生产出了斗彩、五彩等各种彩瓷[4]。虽然明代执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造型,但在装饰上却越来越多元化。

明代执壶一改元代型大、胎重、体厚的风格,变得小巧、精致。壶身多沿用经典的玉壶春式,颈部变得更加修长,肩部和底部更加收敛,圈足大而穩且微向外撇,使器物比例更加协调。整体尺寸比原来更小,有些器物的腹部从传统的圆形变成了方形和不规则形。这些变化说明了当时瓷器工艺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当然,这与当时的酒文化也是密切相关的。元代之前,我国生产的酒都是酿造酒,酒精浓度不高,历史上将其称为“浊酒”。因这种酒不易醉人,可大量饮用,所以酒器的尺寸较大。元代出现了蒸馏酒,其酒精浓度较之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此时,人们不可能再按“浊酒”的量饮酒,这也是从明代开始执壶的器型越来越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到了清代,执壶的造型延续了明代的风格。此时的饮酒杯已经小至不足鸡蛋大小,整体造型更加细长,嘴的直径也变得更小。这些其实都是蒸馏酒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造型变化。细长的流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磕碰损毁,所以这个时期的流和颈之间常连以“S”形装饰物。这样不仅使流更加牢固,整体造型更加婀娜柔美,还让使用者在注酒时更加便利。使用者看着清澈的酒液从细长的流中流入酒杯并听其发出的声音,无疑也是美妙的感官享受。除造型以外,装饰工艺也赋予了执壶赏玩功能。从明代青花瓷开始,人们即可经常从器物上看到牡丹、菊、莲、灵芝和牵牛花等植物纹和龙、凤、孔雀、麒麟、狮子等动物纹。这些不同形态的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等级思想,通过人们所使用的执壶上的纹样即可判断其身份地位。除此之外,制壶者还会以青花或五彩的形式将以仙山楼阁为背景的人物故事绘在壶体上。发展到清代乾隆时期,色彩艳丽的粉彩画的加入,使整个执壶看上去更加精美明丽。至此,各种复杂的制作工艺和图案设计被不断推出。明末清初,很多人以使用器具来表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可,并以此来“斗富”,也因此让人们对执壶外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对执壶的由来、发展以及各时期造型与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前文可以看出,执壶这一器具的出现,最初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盛水需要,后来逐渐发展为专门的酒器。随着时代的发展,执壶造型也一直在演变。这些都和其使用功能及其附带的种种隐形文化价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由物质需求到心理需求的升华反映了器物本身所附带的除了实用属性之外的美学属性。从这种发展演变的背后可以看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后人更能得到很多关于陶瓷造型和艺术设计方面的启示。

(胡一超/景德镇陶瓷大学)

注释:

[1]指饮酒的器皿,也泛指盛饮料的器皿。

[2]高承.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419.

[3]皮日休在《煮茶》中说:“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白居易《睡后茶兴》:“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

[4]详见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的描述:“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3).

[3]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南郊的两晋南朝隋代墓葬[J].考古学,1965(5).

[4]吴功正.宋代美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念石.中国历代精品陶瓷质酒器鉴赏图鉴[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6]王莉英.宋瓷的装饰艺术[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3).

[7]钱峰.陶瓷茶具的风格流变与茶文化的关联性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1).

[8]韩荣.唐宋时期执壶艺术比较研究[J].装饰,2008(8).

猜你喜欢

美学特征造型
论微电影的美学和传播价值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北魏佛教石窟雕塑造型与装饰风格的分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