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徵明与《兰亭序》

2021-11-25陈一梅欧阳锡文

新美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氏兰亭序文徵明

陈一梅 欧阳锡文

文徵明是明代中期“吴门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明代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二王”书风传承者。作为明代中期江南地区的文人领袖,他的艺术取向无疑影响了身处江南地区文人圈中的几代书家。

纵观文氏书风,无论是其早年规于形似之时,中年风格初具之际,还是晚年风格臻于圆满之日,“二王”书风的烙印与日俱增,这与他各体书,尤其是行书、小楷,以取法“二王”为主密不可分。而“二王”法帖中,对《兰亭序》的取法学习,更是其书风形成的重要源泉之一,并且贯穿其一生。(图1)

图1 文徵明73 岁临兰亭序,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一生所写《赤壁赋》《千字文》《兰亭序》最多,《千字文》多为应亲友请求而写,《赤壁赋》《兰亭序》多作为闲窗日课,至老不绝。关于《兰亭序》,临摹、书写、图绘、题跋、鉴赏等相关雅举则更多。

一 临、写本《兰亭序》

文氏对《兰亭序》的临摹,目前可见最早较为可靠的记载是59 岁,最晚的是其谢世前一年89 岁。可以说几十年关注、临摹不间断,对其书风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一)传世临摹本

1.嘉靖三年(1524),甲申,五十五岁,三月,画《兰亭修禊图》并小楷十一行题其上。本幅纵140.3 厘米,横73.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石渠宝笈》著录。轴,素笺本,墨画。小楷书《兰亭叙》,末识“嘉靖三年春三月既望,衡山文徵明书于玉兰堂”。见周道振编著,《文徵明书画简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35 页。据周道振按语,此时文徵明官京师,而识作“书于玉兰堂”为可疑。

2.嘉靖五年(1526),丙戌,五十七岁,纵30.8 厘米,横124 厘米,前有仇英《兰亭修禊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2《石渠宝笈》著录。《故宫旬刊》印本。素笺本,行书。末识“嘉靖丙戌冬日书。徵明”。与仇英画《兰亭修禊图》合卷。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39 页。据周道振按语,文徵明书为赝迹。

3.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六十三岁,三月二十六日,临《兰亭序》。(按:据传世文氏缩临《兰亭序》末尾所署年月,以及卷后跋语,此件临本当缀于唐寅画后。)

4.嘉靖二十一年(1542),壬寅,七十三岁,二月望日,作行书《兰亭序》。此作纵26.6 厘米,横112.1 厘米,现藏江苏南通博物苑(图2)。

图2 文徵明73 岁临兰亭序,南通博物苑

5.嘉靖二十一年(1542),壬寅,七十三岁,五月,作行楷《兰亭序》。此作纵24.2 厘米,横60.1 厘米,在其《兰亭修禊图》后,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字迹与原《兰亭序》大小相似,行间都补入“崇山”二字,悉如王氏原作。卷后有其自跋、题诗,以及王榖祥、陆师道、许初、文彭、文嘉、周复俊题诗。

6.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七十五岁,秋七月既望,行书金笺扇面,纵19.8 厘米,横60 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7.嘉靖二十四年(1545),乙巳,七十六岁,中秋后六日,美国华盛顿美术馆藏本。纵23 厘米,横52.4 厘米。字迹与原《兰亭序》大小相似,行间都补入“崇山”二字,悉如王氏原作。见中田勇次郎、傅申编《欧美收藏中国法书名迹集》明清篇第一卷第30―31 页。

8.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八十四岁,春二月廿日,明窗展玩漫录兰亭帖,纸本,纵24.6 厘米,横77.1 厘米,见中田勇次郎、傅申编《欧美收藏中国法书名迹集》明清篇第一卷第64―65 页。

9.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八十九岁,三月望日,意临《兰亭序》卷。此件纵29.2 厘米,横120.5 厘米,《石渠宝笈初编重华宫》著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3《石渠宝笈》著录。卷。素笺本。款“戊午春三月望日书。徵明时年八十有九”。见 《文徵明书画简表》,第164 页。

10.草书《兰亭序》,无书写年月,此作纵27 厘米,现藏婺源博物馆。4以上十本为文氏传世《兰亭序》墨迹临、写本。《明文徵明墨迹选》中有其嘉靖三十三年正月五日(1554),甲寅,八十五岁,书《兰亭序》。轴,纸本、乌丝栏,行书。末识“嘉靖甲寅春日书。徵明”。一九六一年见于上海博物馆明四家书画展。周道振认为非真迹。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143 页。

(二)文献记载临、摹、写本《兰亭序》

这部分所列版本,均为除去上述传世版本之外,而见于传世文献部分。但传世明清文献庞杂众多,在此只能作抛砖引玉之举,彻底爬梳、鉴别还有待时日。

1.嘉靖七年(1528),戊子,五十九岁,七月三日,行楷书《兰亭序》金扇。5《书画鉴影》著录。金笺,行楷书。末识“戊子七月三日,徵明书”。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42 页。

2.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六十三岁,临《兰亭序》,与唐寅正德改元春日墨画图合卷。6《石渠宝笈》著录。宣德镜光纸本。乌丝栏,小楷。末识“嘉靖壬辰三月廿六日,徵明戏临”。与唐寅正德改元春日墨画图合卷。陈盟跋。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54 页。

3.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六十五岁,春日,临“定武本”《兰亭诗序》。

4.嘉靖十五年(1536),丙申,六十七岁,四月五日,书《兰亭序》于往岁所作《兰亭图》上。7《湘管斋》著录。卷末自识略云:“往岁为启之补是图,及今已三载,启之复持来索书,不能辞,非欲争胜于九逵。时嘉靖丙申四月五日,徵明识。”周道振按语云:“蔡羽原书,至陈氏见此时已缺。”见周《文徵明书画简表》,第73 页。

5.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七十一岁,上巳日,书王羲之《兰亭诗序》。

6.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七十二岁,四月五日,临《兰亭序》。8《明文徵仲书兰亭叙真迹》印本。行书,末识“嘉靖辛丑四月五日,徵明临”。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87 页。

7.嘉靖二十一年(1542),壬寅,七十三岁,八月十日,为客作行书《兰亭序》于仇英画金笺扇面上。

8.嘉靖二十二年(1543),癸卯,七十四岁,四月十七日,为陆师道临《兰亭序》。9《六艺之一录》《一角编》著录。宣德镜面纸本,为陆师道临。有识,末款:“癸卯四月十七日,徵明记。”吴孝甫以与《定武》两拓及赵孟頫临本合装一册,董其昌、周祖、朱之藩、朱宗吉、周二学跋。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95 页。

9.嘉靖二十四年(1545),乙巳,七十六岁,八月二十一日,临《兰亭序》。10《穰梨馆》著录。《仇实父画六家细楷册》印本。纸本,末识“闲窗无事,戏书此纸,公瑕装以为册,真可笑也。嘉靖乙巳中秋后六日,徵明。时年七十又六”。周道振按语:“周天球以与蔡羽书《湘君》《湘夫人》、祝允明临《黄庭经》、王宠临《曹娥碑》、陆师道临《麻姑仙坛记》、彭年书《洛神赋》合成六段,每段属仇英绘图于前,而自为之记。翁方纲跋。真迹。”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107 页。

10.嘉靖三十六年(1557),丁巳,八十八岁,夏,草书《兰亭序》于仇英画轴。11《陶风楼》著录。轴,绢本。书自“群贤毕至”至“亦足以畅叙幽情”。末识:“嘉靖丁巳夏月,题于选绿轩。徵明。”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158 页。

11.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八十九岁,八月既望,乌丝栏行书《兰亭序》与所画《兰亭修禊图》合卷。12《穰梨馆》《壮陶阁》著录。卷。绢本,青绿设色。小楷识“嘉靖丁巳十月既望,长洲文徵明写”。与后一年八月书《兰亭叙》合卷。《壮陶阁》著录。《壮陶阁帖》刻本。书《兰亭叙》,卷,碧绢本,乌丝栏。行书。末有自识,款“戊午八月既望,年八十有九矣。徵明”。与图合卷。图见八十八岁十月。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161 页、第167 页。

12.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八十九岁,九月十三日,临《兰亭序》。13《珊瑚网》《玄览编》《墨缘汇观》《诒晋斋集》《苏斋题跋》著录。卷。初为《定武兰亭》肥本,有米芾题,赵孟頫跋,张仲寿两跋。次赵孟頫临本。次张仲寿临本及自跋。更后徵明小楷长跋,有乌丝隔栏,末识“嘉靖戊午秋九月十有二日,文徵明书,时年八十有九”。后又临《兰亭叙》,末识“嘉靖戊午九月十有三日,文徵明临,时年八十有九”。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167 页。

13.临《兰亭叙》于仇英画,无年月记载。14《听凡楼》著录。末自识,款“徵明识”。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273 页。

14.临《定武兰亭》与图合卷,无年月记载。15《石渠随笔》著录。在《文氏一门兰亭图卷》中。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273 页。

二 关于《兰亭序》的收藏、鉴赏、题跋

文氏一生在朝为官时日不多,从嘉靖二年(1523,54 岁)到嘉靖五年(1526,57 岁)为翰林院待诏,其余时间都处于“优游林下”的状态。如果说54 岁前还忙于读书应试,57 岁辞官归隐之后,基本是蒙授、唱和式的文人生活。那么,其收藏、鉴赏、题跋活动则更多见于57 岁归隐之后。

1.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四十八岁,四月二十七日,展阅玉枕兰亭,作跋。16《寓意录》著录。为江阴蔡子木跋,末云:“正德十二年岁在丁丑四月廿又七日,时雨新霁,几席生凉,展阅数四,意度闲远,辄题数语。若源流之详,更俟博雅君子。衡山文徵明书于停云馆中。”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22—23 页。按:据其玉枕兰亭跋语,文氏曾经收藏一本《玉枕本》,不同于所跋本。

2.嘉靖九年(1530),庚寅。六十一岁,八月二日,为华夏跋五字损本《定武兰亭》。17《郁氏记》著录。为华夏跋。末识“嘉靖九年庚寅八月二日,文徵明识”。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48―49 页。

3.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六十三岁,六月二十七日,跋《定武兰亭》。18《珊瑚网》著录。为华夏跋。末识“嘉靖十一年六月廿又七日,衡山文徵明识”。周道振按语云:“《郁氏记》著录为庚寅八月,亦为华夏跋,已见前,岂另一本欤。识此待考。”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56 页。

4.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八十七岁,二月四日,小楷跋米芾临《兰亭序》。19拓本。小楷。跋末识“嘉靖丙辰二月四日,长洲文徵明跋,时年八十有七”。后又记跋米芾临《兰亭叙》,《墨缘汇观》著录。后有文徵明、董其昌跋,文未载。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152 页、第240 页。

5.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八十九岁,九月十二日,小楷长跋《定武兰亭》肥本。

6.丙辰春日,跋唐伯虎《兰亭图》,后有祝允明书《兰亭记》。20丙辰在文徵明一生中有两个,一为1496年弘治九年,文氏27 岁;一为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八十七岁。此处可能为1556年八十七岁,如果为1496年,那么文氏临书《兰亭序》的最早记载时间要提前到27 岁。

7.跋定武兰亭,无年月记载。21《壮陶阁》著录。罗天池跋云:“自龚子敬传至沈石田、文徵仲、董文敏、陈仲醇、沈文恪、笪江上,最后归高江村,各有跋语甚详。”跋未见。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237 页。

8.题薛绍彭临《兰亭叙》,无年月记载。22《石渠宝笈》著录。拖尾钱良祐记语一,倪瓒跋一,文徵明题识一。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240 页。

由文氏的鉴藏、题跋,可见其主要收藏的目的在于学习。题跋也往往是书家书学观念的自然流露,他在跋米芾临禊帖中云:“元黄文献公云:‘凡临禊帖,得其貌者似优孟之仿孙叔敖;得其意者,似鲁男子之学柳下惠。米元章所作,貌不必同,意无少异,此其妙也。’右米公真迹,谛玩之,真有合于文献之论。”23《中国书法全集·文徵明》,荣宝斋出版社,2000年,第266 页。

文徵明主张学古不以形似为胜,而在于得到前人意蕴精神。其题《兰亭序图》云:“祝希哲书《兰亭序》不下数本,余所见惟朱性甫孝廉、石民望文学二君所藏最佳。今又见此本,全法《争座位帖》,而稍参以《圣教序》。希哲于古帖靡所不摹,而又纵横如意,真书中之圣也。余见而心赏之,特为补图。偶得赵松雪画卷,精润可爱,故行笔设色,一一宗之,不免效颦之诮。安能如希哲学书,师心匠意,前无古人也。嘉靖壬辰春二月廿五日,徵明识。”24《衡山仰之:吴门画派之文徵明》,故宫出版社,2013年,第45 页。

董其昌评文氏临《兰亭序》亦云:“徵仲不甚学《兰亭》,而善学《兰亭》,以其不相似。”25水赉佑,《〈兰亭序〉研究史料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第544—545 页。反观文氏书作,确实也是在气韵精神上更胜一筹,尤其是小楷、行书。而点画结体,则更多地体现其个人面貌与特征。

三 《兰亭序》刊刻

明代总体以帖学书风为主流,《兰亭序》刊刻风气很盛,产生了许多著名的版本,如东阳本、国学本、颍井本、潘妃本等,不一而足。与宋代不同,明代丛帖中往往也多有《兰亭序》刻入。再者,明代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的临本也较为盛行,无论墨迹与刻本都有传世,学习《兰亭序》的途径比较多样。

文徵明父子于明嘉靖十六年始(文徵明68 岁),前后跨度二十年,至嘉靖三十九年刊刻完成了大型汇刻丛帖《停云馆帖》(文徵明90 岁)。据文献记载,文氏父子刻《停云馆帖》皆亲自手书上石。其中刻入了薛绍彭《兰亭序》临本,后有危素跋。

薛氏父子因蓄《定武兰亭》原石而为世所重,薛绍彭在宋时书名与米芾齐名,且以得古意著称。观其所书《兰亭序》,正如危素所言:“然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若也。”26《停云馆帖》(下),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386 页。文氏父子不刻其他版本而唯独将薛氏临本刻入,其用意当在此无疑。

沈增植《寐叟题跋》中曾提到有两本文氏所藏《兰亭序》刻本,出于《停云集帖》外,一为重摹“定武本”之“褚摹本”;一为有文徵明十一行跋本。此两本都为明刻,或都出自文氏之手。27同注25,第641 页。

詹景凤《詹东图玄览编》附录记载,文徵明曾翻刻十三跋本,后来在云间潘氏处,非独孤长老本。翻刻质量一般,气骨存而显生硬。

文氏父子刊刻《兰亭序》,对自己学习《兰亭序》,以及其周边亲朋好友、弟子师长学习师法,也创造了便利条件,对《兰亭序》的传播无形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况且,整个明代刊刻《兰亭序》之风盛行,明代书风受《兰亭序》影响可见一斑。

四 兰亭图绘

历代传世关于《兰亭序》的绘画作品,主要以“萧翼赚兰亭图”“兰亭雅集图”两种题材最为普遍。“萧翼赚兰亭图”题材流行于宋以前,宋以后尤其是明代,多见“兰亭雅集图”题材。

(一)传世画作

文徵明传世有关《兰亭序》的绘画作品,多为兰亭雅集图题材,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尚不无关系。

1.嘉靖三年(1524),甲申,五十五岁,三月,画《兰亭修禊图》并小楷十一行题其上。本幅纵140.3 厘米,横73.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六十三岁,纵20.8 厘米,横77.8 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3.嘉靖二十二年(1543),壬寅,七十三岁,《兰亭修禊图卷》并临《兰亭序》卷。金笺本设色,纵24.2 厘米,横60.1 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文献记载画作

1.嘉靖十五年(1536),丙申,六十七岁,四月五日,书《兰亭序》于往岁所作《兰亭图》上。

2.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八十九岁,八月既望,乌丝栏行书《兰亭序》与所画《兰亭修禊图》合卷。

3.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六十五岁,春日,素笺本设色《兰亭修禊图》。

4.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七十一岁,青绿画兰亭修禊故事。

5.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六十六岁,三月既望《文衡山兰亭图轴》,绢本,纵三尺一寸二分,横八寸五分,见于清梁廷枏《滕花亭书画跋》卷三。28《藤花亭》著录。轴,绢本。题“曲水兰亭宴”五律一首,末识“嘉靖乙未三月既望,徵明识”。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69 页。

6.嘉靖三十六年(1557),丁巳,八十八岁,十月既望,与后一年八月书《兰亭序》合卷。

7.《兰亭图》,无年月记载。29《虚舟题跋》著录。自谓原本赵孟頫。与祝允明书《兰亭》合卷。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352 页。

8.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并书《兰亭序》扇面,见沈德潜《沈归愚诗文全集》。

明代中晚期造园风尚盛行,而且从奢华逐渐转向淡雅,更侧重于审美,将诗赋书画融入其中,体现了文人名士追寻回归自然纯真的理想。当时即使是财富富裕者,也以营建清雅、俭素的园林来表现淡雅之风和士人栖逸之志。他们将政治上的抱负转化为文化上的创造与寄托,从而使当时的园林文化发展呈兴盛的态势。

明代中晚期的文人,日常在雅致的园林中交游雅集,煮茶、品茗、鉴赏书画、探讨学术,又将这样的美好场景流诸笔端,因此不仅造园活动兴盛,画园风气也日益兴盛。浏览明代中晚期画史,不难发现雅集图层出不穷,而《兰亭雅集图》更是普遍,很多画家都有传世作品。

更进一步观察,《兰亭雅集图》所绘场景其实都与当时的雅集图,甚至很多有人物活动的山水风景图,十分相似,例如文徵明所绘《人日诗画图》《惠山茶会图》《洛原草堂图》等。因此,雅集题材在明代俨然成为表达文人士大夫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化身,并且成为文人士大夫所喜闻乐见的绘画题材。

正如单国强在〈文徵明《兰亭修禊图》与“兰亭文化”〉一文中所论:“在修禊同时,还增添了弹阮、下棋、观瀑、竹林闲话、策杖漫步等活动内容,以及童子汲水、煮茗的饮茶情节,无疑是为了加强‘雅集’的性质和氛围。因此,本图选取的是‘兰亭修禊’题材,表现的却是明代已经形成的‘兰亭文化’内涵,即集修禊、流觞、饮酒、作诗、书写‘兰亭’以及琴棋、品茗于一体,展现了明代以兰亭修禊为形式的文人雅集活动。”30单国强,〈文徵明《兰亭修禊图》与“兰亭文化”〉,载《苏州文博论丛》2014年总第5 辑,第111 页。文氏对描绘《兰亭修禊图》的喜爱,无形中也促进了“兰亭文化”的传播与拓展。

五 其他与《兰亭序》相关雅举

除了上文所述与《兰亭序》相关活动,其他相关雅举也有不少,也都与兰亭雅集、《兰亭序》或兰亭图绘密切相关。

1.嘉靖三年(1524),甲申,五十五岁,十一月朔,书吴说跋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后又自跋。31《弇州续稿》《六砚斋》《石渠宝笈》著录。书吴说跋后又自跋,末识“嘉靖十九年岁在庚子十一月朔,长洲文徵明书,时年七十又一”。 见周道振编着《文徵明书画简表》,第86 页。

2.嘉靖十二年(1533),癸巳,六十四岁,十一月二十四日,行草书《兰亭诗》,末楷书跋。32《明书汇石》刻本。行草书,末楷书识:“嘉靖十二年岁在癸巳十一月廿又四日书毕。是日乍寒,砚胶手皴,不能成字,徵明记。”焦竑、刘恕跋。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62 页。

3.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七十一岁,十一月朔,书吴说跋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后又自跋。

4.约嘉靖二十八年(1549),己酉,八十岁,作《重修兰亭记》,记述明代重修兰亭之举,赞扬了“考古尚贤”的雅举。33已酉,查文徵明年谱可见有二:一为1491年(弘治二年),二十岁;一为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八十岁。以常理推之,当为后者。《古今碑帖考》著录,苏州文氏家藏。在会稽。小楷大碑各一。文见集。见《文徵明书画简表》,第235 页、第273 页。

文徵明诸体兼长,而当以小楷为第一。文氏早年参加科举,因为书写不佳而受影响,后勤奋学习,终成一代大家。其小楷书受赵孟頫影响,后上溯“二王”,尤其对《黄庭经》《玉枕兰亭》等功夫深厚(图3)。

图3 文徵明86 岁小楷《后赤壁赋》北京故宫博物院

目前见诸记载最早的文氏与《兰亭序》相关的事迹是其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48 岁)四月二十七日,文徵明展阅玉枕兰亭并作跋之事。跋文为:

《玉枕兰亭》,相传褚河南、欧率更缩而入石者。按桑世昌《兰亭考》,备著传刻本末,所疏不下百本。而毕少董所藏至三百本,并不言《玉枕》,疑是近世所为。柳文肃云:“贾魏公家数本,如《玉枕》则是以灯影缩而小之。”岂此刻即始于秋壑耶?又秋壑使其客廖莹中参校诸本,择其精者,命婺工王用和刻于悦生堂,经年乃就,特补勇爵酬之,所谓《悦生兰亭》也。今世亦罕得其本,余仅一见于沈石田家,精妙不减《定武》。此《玉枕》本有秋壑印及右军像,而刻拓亦精,岂亦出用和之手耶?余尝收得一本,与此稍异,盖又别刻也。杨文贞云:“《玉枕兰亭》有二:一在南京火药刘家,一在绍兴府。”二石今皆不存,不知与此本及余所藏本同异,要皆不易得矣。34《文待诏题跋》,“题玉枕兰亭”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22 页。

《玉枕兰亭》在明清之际,多为书家作为小楷范本临摹效仿,对当时的小楷艺术有较大影响,文徵明就是典型的案例。

文氏早年小楷书《致吴参政十札册》(35 岁至55 岁间所书),隐隐有赵孟頫小楷影子,但用笔较为单一,提按变化少,结体中宫紧收,有规规于相似之嫌(图4)。至嘉靖戊戌(69 岁)所书《常清静经老子传册》,则结体、用笔大有不同,且与《兰亭序》有异曲同工之妙(图5)。结体自然得体,中宫放松,与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相似。用笔细腻多变,提按变化明显。晚年嘉靖戊午(89 岁)《补书苏轼前赤壁赋卷小楷跋》,则老笔横批,结体更为随意放松,用笔提按、轻重变化更大(图6)。其受“二王”书风之影响,尤其《兰亭序》之影响,可见一斑。

图4 文徵明小楷《致吴参政十札》册北京故宫博物院(局部)

图5 文徵明小楷《常清净经老子传》册天津艺术博物馆

图6 文徵明《补书苏轼前赤壁赋小楷跋》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氏书法,早年受沈周、吴宽、李应祯影响最多,而以受李氏影响为最深。因为文氏从沈周学画,从吴宽学文,从李应祯学书。沈周书法师法黄庭坚,吴宽则师法苏东坡。李应祯传世作品不多见,从手札书法来看,属于取法“二王”一脉书风,细腻典雅。

文氏书风在京任职期间(53 岁至57 岁)已初具规模,但辞官归隐之后三十多年,全身心投入书画、文学创作与授徒之中,临摹学习更加投入,书画创作无论数量、质量都与前期不可相提并论。而传世所见临摹《兰亭序》真迹,或者文献记载临摹《兰亭序》等史料,多为其辞官归隐后所为。因此,可以说他的中、晚年书风,无论小楷、行书受《兰亭序》的影响更深(图7)。

图7 文徵明90 岁行书《张一川小传》册天津博物馆

文徵明辞官归隐之时,祝允明刚刚病故,而沈周、唐寅、吴宽、王鏊、都穆、徐祯卿等也已先后离世,因此,文徵明返回吴中时,事实上成为当时吴门书画文艺圈中的盟主。此后,居家唱和、教授书画诗文长达三十余年,弟子门人无数,最有代表性的有文彭、文嘉、文震孟、陆治、周天球、王世贞等人,其书风取向无疑对当时几代书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猜你喜欢

文氏兰亭序文徵明
三姐,钱够吗?不够问我要,开心最重要
——文徵明《致妻札》
山洞、漁人、水澤田地——文徵明的理想国
纸间书画馆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写字,好好活着
书法作品
文氏桥式振荡器电路探析
《王羲之 兰亭序》
文徵明诗咏石湖
王羲之书兰亭序
文氏电桥正弦波振荡电路
双重性文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