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2021-11-24刘学正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袁老学农天下人

刘学正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授“共和国勋章”的颁奖词。寥寥数语,高度凝练了这位中国最著名“农民”的丰功伟绩。深切缅怀袁隆平先生之际,翻阅作家陈启文的《追逐太阳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书,读到袁老坚定的抉择、坚韧的毅力,能更深入了解袁老为国为民的传奇人生。

这是一部严谨客观、饱含深情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陈启文把袁隆平置于国家、民族和时代的大背景下,用朴素凝重的笔触,把他那颗“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初心,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全书由“少年意气”“袁隆平的梦”“追逐太阳的人”“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等章节组成,从人生、科研、精神等维度入手,真实还原了袁隆平的生活及科学探索的每个关键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夕,刚满二十岁的袁隆平,背着行囊走进了位于重庆北碚的相辉学院,读农艺系。此前,从不干涉孩子想法的母亲,曾特地提醒他:“学农很苦,当农民要下田干活,中国上下五千年,最不缺的就是农民,最苦最累的就是农活。”可袁隆平已然打定了主意,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长在旧社会,袁隆平目睹了太多的饥民饿死街头,他觉得农业是造福人类的最直接方式,只有把庄稼种好了,多打粮食,才能让天下苍生吃饱肚子。此后,袁隆平从相辉学院转入西南农学院,成为了著名水稻专家管相桓的嫡传弟子。

上世纪60年代初的饥荒岁月,让袁隆平痛心疾首,“连种田的人都吃不饱,我们学农出身的人能说没有责任吗?”袁隆平认为,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是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天职。当时,有个老农恳切地对他说:“你是搞育种的,要是能培育一个亩产八百斤、一千斤的新品种,种一亩地相当于种了两亩,该多好啊!”袁隆平心里怦然一动,他一辈子再也没忘记这句话。水稻,良种!这两个关键词加在一起,让他知道自己这辈子该干什么了。

多年的育种经历,让袁隆平遭遇了山洪、地震、台风等恶劣环境。1970年1月5日凌晨,滇南突发大地震,袁隆平和助手光着膀子从屋里冲出来,可还没站稳,又钻进了摇摇晃晃的房子。屋里有他们的种子,那可是命根子!“刚才睡过的几张床被掉下来的砖瓦压垮了……幸运的是,装着种子的铁皮桶还在,一只铁皮桶被震翻了,水泼了一地,但种子只泼出来了一小半。袁隆平扑上去,以最快的速度把种子弄进桶里,又喊了一声快走,一个人提上一只桶奔了出去。”那个漆黑的夜晚,他们在屋前守着种子,听震裂的石头在山坡上翻滚,一直待到天明。接下来的三个月,余震不断,袁隆平白天搞试验,晚上就睡在草席上。

种种艰辛后的成功故事,我们就比较熟悉了。多年来,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连接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量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2020年11月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了1500公斤!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一半,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7000万人。

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为了这个朴实的梦想,袁隆平在泥泞的田地里一走就是几十年,用粗糙的双手为人类捧出了绿色希望和金色收获。斯人虽逝,风范长存。袁隆平的家国情怀,融于每一粒稻米之中,“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猜你喜欢

袁老学农天下人
求人不识
袁老,我们想您了!
求人不识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我为袁隆平做雕像
感恩与报答
夸夸庄稼汉
乡村振兴呼唤“学农爱农”
学农教育的意义远大于活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