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宪法意识培养

2021-11-24吕国祯楚晓娟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宪法学宪政法律法规

吕国祯 楚晓娟

菏泽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6

在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当中,高职学生也是主力军,通过培养他们的宪法意识,可以促进他们对宪法的认知,促使他们拥有坚定的宪法意志和信仰,规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使得他们在心中树立起较强的宪法权威。因此,研究高职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法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 高职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研究可知,宪法不但属于我国根本性的大法,而且是我国达到依法治国目的,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基础法律。宪法意识,其实融合了多个概念,即宪法理念、宪法理论知识以及宪法认知等。要想培养高职学生的宪法意识,则必须要求高职学生了解宪法的本质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宪法的学习有全面的认识,并要求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掌握合理评价宪法的方法[1]。总之,要想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使学生履行宪法义务、享有宪法权利,就必须结合宪法规定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明白拥有宪法意识是自身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基本条件,也是创造良好法律风气的主要力量。

2 高职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

2.1 高职学生对宪法基础理论的认识不够

调查可知,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在宪法意识培养方面的问题还比较多,首要问题就是对宪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知不够,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他们无法获得足够高的法律素质。更严重的是,一些高职学生根本不明确国家当前的结构形式,不能深刻掌握单一制度和联邦制度这些制度存在的意义。高职院校学生要想真正深入认知宪法,就必须明确自己所拥有的宪法权利,以及所要履行的宪法义务。

2.2 高职学生缺乏坚定的宪法学习信念

如今,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学生都已经明确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但是当教师提出有关宪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问题时,能回答出来的学生很少。针对宪法修订,需要得到大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通过这一内容,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还不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从意识深处发现与别的法律法规相比,宪法的权威性其实是更大的。这说明,当前高职院校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掌握宪法的本质理念,也没有从内心深处坚守宪法是最高法的信念,也不能从实践入手,有效维护宪法及其的应用[2]。

2.3 高职学生的宪法兴趣不够浓厚

研究可知,如今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宪法与每一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这一说法还是不够认同的,也没有很强的亲和感,对宪法的兴趣不浓厚,也没有对宪法进行大力关注,不了解宪法与自己学习和成长的紧密联系,不利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实际上,宪法必须以浓厚的民众兴趣为首要因素,不然就会导致自身的不稳定发展,而高职院校学生如果没有浓厚的宪法兴趣,也不会从内心深入充分尊重宪法、了解宪法,更谈不上拥护宪法、利用宪法为社会做贡献了。

3 高职学生宪法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高职学生的宪政观念如此令人担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法律制度、宪法科学和宪政,从规章制度到意识,从外在物质到精神实质,似乎都来自国外,缺乏文化融合和法律环境的历史和人文基石[3]。当我们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一法律制度时,便立即陷入了无法摆脱的精神和实质性困境。本质上是欧洲文化材料的基本法律制度,如何引起人们对最终目标和崇高事物的观念?又如何引起所有人的信念和对善的奉献?这并不是说我们逐渐失去了对法律法规的信任,而是一开始就无法信任该法律法规。众所周知,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宪政时,我们不仅观察自身的意识、规则和法规,而且观察其宪政概念对中国公民的实际含义。西方所有国家的法律体系,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法规,都确认中国公民本身具有特殊的控制权,法律和法规承诺以多种方式捍卫这些权利。

宪法学说阐明,确立中国公民的定义是对所涉及的普通合伙人和公众进行法律和法规的确定,从而使人民真正具有法律法规的人格特征。公民身份实际上是指中国公民对自己与国家关系的感知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影响的实际经验。

4 高职学生宪法意识培育路径的思考

4.1 充分彰显宪法在高职学生意识培育中的价值

宪法教育实践表明,要想从根本上突出宪法意识培育的价值,高职院校必须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在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宪法意识培育。具体来说,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老师来说,应该在理论课教学中穿插适当的宪法知识和相关内容,通过知识讲解,让学生明确宪法的地位、价值,以及将其应用到学习中的作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探讨,和学生一起学习。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安排合理的宪法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宪法的本质、作用、原则等,充分了解宪法,将其当作最高法,并明确宪法规定下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4]。另外,教师要告诉学生,宪法和别的法律是不一样的,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如今的信息化经济社会,要想使高职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接受更多的信息,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且要培养学生正确鉴别良莠信息的能力。

第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明确我国宪法制度和相关政策与外国是有很大差异性的。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是非常复杂的,涉及面也是很广的,但高职院校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够高,容易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无法明确区分外国宪政和我国宪政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当中,必须向学生展示外国的相关政策,并列举我国相关政策,明确凸显其中的差异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都是依法治国的方针,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和外国是有很大不同的。西方宪政的核心理论体系是个人主体理论体系和自由主义理论体系,往往将维护公民的权利当作条款核心[5]。因此,要想彰显课堂引导和讲授的价值,教师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宪法观念,教师必须加强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科学化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我国制度的美好,对宪政产生崇敬的感情,自觉拥护宪法。

第二,合理运用宪法案例展开教学,讲授宪法理论知识。宪法属于我国总纲领,其涉及的内容领域很大,教师要想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相关知识,尤其是总纲和国家机构这两部分的内容,就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讲解模式,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宪法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4.2 提升高职学生的宪法素养

第一,有必要塑造学生的构成逻辑思维。宪法知识是产生宪法概念和信仰的基础,学生应积极学习宪法专业知识,并深化对宪法科学的感知。在特定的日常生活中,高职学生应该从宪法学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产生关于宪法学的思想和信念,从周围的琐碎事物中学习,并利用学到的宪法知识来规范、控制和保护自己,努力成为了解、遵守和维护法律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有必要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法规的实践水平。学习宪法学,增进对宪法学的理解,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在特定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高职学生应改善法律法规的实践活动体系,并测试在法律法规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的宪法知识,以进一步加深对宪法知识的理解[6]。高职学生要整合学到的宪法知识,从宪法学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难题的具体方法,确保基本理论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宪法学有新的认识,增加对宪法学的信任和依赖,并不断提高自己应用宪法学和遵循宪法学原则的能力,提高自身宪法学的水平。

4.3 为高职院校学生创建良好的宪法意识培育环境

第一,高职院校要安排专门的宪法课程。在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当中,虽然已经开展了思政教学,但都是比较浅显的,是最基本的道德修养课。而要想真正营造出浓郁的法治气氛,我国高职院校必须合理安排宪法选修课程,或者开展精品课,强化法律理论课堂教学[7]。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宪法学习好奇心,还能深入理解宪法的本质含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宪法学习活动。

第二,高职院校要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环境的正向影响作用。具体来说,高职院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宪法意识培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离不开宪法知识的,进而激发学生对宪法知识学习的吸引力。

5 结 语

综上所述,要想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正向发展,加强对他们的宪法意识培养是很重要的。而要想培养出宪法素养足够高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从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培养理念、创造良好宪法环境等方面入手,真正让学生从心底热爱学习宪法知识,拥有足够高的法治信仰,利用法律法规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宪法学宪政法律法规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宪法学学术活动
论晚清宪政运动与民治精神
民法典编纂的宪法学透析
2012年其他重要宪法学学术活动
宪政视野中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
2009年其他重要宪法学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