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生物技术的运用

2021-11-24郭桂玲孙增富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物农药生物防治天敌

郭桂玲 孙增富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711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森林病害日渐严重,对其病虫害的防治十分重要,目前生物技术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技术,能够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1],对于森林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生物技术是运用生物之间的天敌关系来保护森林的生长,并且能长期发挥作用。与常规的森林病虫害相比,该方法对于森林的危害较小,持久程度与防治效果也明显加强,应用效果较为明显。

1 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与其应用优势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生物防治技术的使用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并与多门学科相结合的。另外还要结合最新的技术进行使用,使其能够得到科学的规划并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需求。生物技术是通过各种生物的特性以及之间的联系来达到消除病虫的目的的一种技术[2],能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好的改善作用。因此采取该方式控制病虫害时,要注意熟练掌握各种生物之间的生存关系,不仅能够起到控制病虫害的作用,还能够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另外还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农药等对病虫害防治所造成的环境破坏。

生物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是我国目前最为环保的一种方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先进的科学方式,还要根据森林自身的特性进行相应的规划,对防治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较好地处理。另外还要对森林生物的关系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好地保护森林环境,促进森林的发展[3]。

生物防治自身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之上还能够实现无化学药物的病虫害防治。保证了人与森林生物的安全,大大节约了森林资源。可以促进病虫天敌的发展,能够起到长期预防病虫害的效果。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与化学防治有明显的不同,不会因为长期使用化学药物而使得病虫产生抗药性,可以长期保持较好的应用效果。生物防治技术使用工具较为简单,并且获取方式难度较低,森林管理人员很容易能够获取,病虫害防治的成本会较低,提高森林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2 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方式

2.1 生物农药的防治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有着本质的区别,生物农药残留不会对人类以及周围生物产生伤害,另外也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因此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是如今较为常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2.1.1 生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生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是针对昆虫等生物,该生物生长调节剂与生物杀虫剂的差异很大,杀虫剂是通过化学药物使得昆虫死亡[4],而生物生长调节剂是使用药物对昆虫的生长产生干扰,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从而降低病虫的生存能力,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大大减少害虫种群的数量,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2.1.2 昆虫病真菌的应用

生物农药在森林病虫防治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发挥主要作用的生物农药为微生物农药以及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中的主要成分为病虫的病原真菌[5],将病原真菌制作成微生物农药之后能够较好地控制森林病虫害,因此应当加大对病原真菌的研究力度,提高生物农药的使用效果。

2.1.3 昆虫病原细菌的应用

通过微生物对森林病害虫感染来达到杀虫的效果,则每代害虫的死亡率一般都在80%以上,若应用效果良好,则每代死亡的害虫会达到100%的程度[6]。通过相关研究发现,通过病原细菌感染害虫能够有效调节其种群的数量,因此可以采用病原细菌感染的机制,通过克隆技术或者人工培养等方式来制作微生物杀虫剂,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之中能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2.1.4 昆虫病原病毒的应用

通过昆虫病原病毒来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防治方式,该方法是研究发现对病虫生长有抑制作用或者致病的病毒,对害虫具有彻底杀灭的作用,从而达到减少病虫害对森林产生破坏的目的[7]。采取该方法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不仅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杀虫效果,还不会对森林中的人员以及其他生物产生影响,不会出现病毒残留的情况,该方式是绿色环保的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式。

2.2 保护和利用森林害虫的天敌

通过保护森林中害虫的天敌能够起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效果,从而起到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可以从多方面为害虫的天敌提供保护,首先就是为其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有足够的空间去生长繁殖,另外还要有充足的食物作为支撑来保证其能够顺利生长。除此之外要对害虫天敌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8],根据其生长周期来判定进行防治较为重要的时期,在害虫生长旺盛期间将其尽量消灭,从而防止病虫害的产生,还能够抑制害虫的生长繁殖。一种害虫的天敌有很多种,一种天敌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若天敌的生长环境突然变差或者产生其他的原因导致天敌的生长繁殖受到较大的影响,会使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大大下降。因此,不仅要提高害虫天敌的数量,还要增加害虫天敌的种类,可以通过人工养殖等方式来实现,保证天敌数量能够起到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2.3 利用鸟类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使用鸟类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能够起到较好的应用效果,也是我国目前较为常见的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使用该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不仅成本较为低廉,而且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因此,引进鸟类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进鸟类时要根据森林资源的具体情况以及病虫害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引进专门以害虫为食的鸟类,以此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另外要对鸟类的生存环境等情况进行评估,不同种类的树木适合不同种类的鸟类生长繁殖,要保证引进的鸟类能够在森林里正常的生长繁殖,这样能够保证森林资源配置的平衡,另外其对于森林的持续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 生物酶在病虫害防治之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发现,多种生物的体内都具有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对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具有控制作用,保证其平稳运行,减少蛋白酶对生物体不必要的损伤。通常情况下蛋白酶能够对害虫的消化系统产生破坏,抑制害虫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使得其体内氨基酸含量降低,抑制害虫的生长与发育,最终使得害虫死亡。通过蛋白酶抑制剂可以起到病虫害防治的作用,不仅杀灭效果明显,而且对于周围的植物不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要加大对蛋白抑制剂等生物酶的研究,在解决病虫害的同时还要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5 生物灯光技术

森林中的很多害虫对于光照较为敏感,喜欢在光照较强的环境下生长活动,因此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生物灯光技术对病虫害进行诱杀,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技术防治效果明显并且成本低廉、操作较为简便。在选择好固定诱杀地点之后进行防治,能够获取该地区害虫密度、种类等相关数据,为以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

3 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优点与缺点

3.1 优点

生物防治技术是指通过生物特性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抑制害虫的发展,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也不会有毒性物质的残留,具有环保绿色的特点。其安全性也较高,不会对生物以及森林环境的人员健康产生损伤。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害虫与其天敌产生长期的平衡,保证森林的平稳发展,另外采取生物技术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能够取得长期较好的应用效果。采取生物防治技术使用的材料较多,并且较为常见,能够很容易获取,使得生物防治的成本降低。

3.2 缺点

生物防治技术也具有较多的不足之处。首先,该防治方法见效较为缓慢,在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生物防治过程中,要保证森林生态发展的稳定性,该方式与传统的农药等防治方式相比见效缓慢。其次,生物防治技术可能要引进外来物种,会有物种入侵的危险性,若不能控制好生物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导致入侵物种发展迅速,泛滥成灾,最终不仅没有起到较好的防治害虫的作用,还会导致森林生态平衡的破坏。最后,生物技术的应用较为严格,病虫害天敌较多,在引进之后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破坏,若情况严重会对森林的正常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要进行仔细全面的分析,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尽量降低生物入侵的概率。

4 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发展前景

4.1 高浓度的菌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研制出高浓度菌剂,其根据森林情况来进行各种化学元素的合理配置,不仅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促进树木的生长,达到增产的目的。

4.2 转基因技术

生物技术不断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转基因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也有一定的应用,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植物在受到相应害虫侵害时分泌对害虫致病的物质来达到防治的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

4.3 多糖生物酶诱抗肽技术

该技术能够使植物自身组织快速修复,提高植物的免疫能力,还能够杀死植物中的病原体。该技术能够促进植物光合作用,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5 结 语

综上所述,生物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具有独有的优势,应当提高科研能力,提高生物技术水平,促进森林稳定发展,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防治要根据森林具体情况而定,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保证环境的稳定,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农药生物防治天敌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