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研究

2021-11-22余凡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案例研究高职教育

【摘 要】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缺少思想理念引领,实施层面呈现形式化、表面化特征。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根本要求。高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须在充分解读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挖掘契合专业课程特征的思政元素,并层级细化为思政目标、设计思政内容,再通过活页式教材建设、个性化协作式混合教学改革等方式将思政内容充分融入课程体系。同时,重视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多途径、多维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本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2-0060-07

【作者简介】余凡,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第一次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作为“百年大计之本”的教育领域,亟须在充分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提炼育人元素,并落实到各阶段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强调通过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以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强调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各种资源的整体效能和平衡;绿色发展则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开放发展是从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角度提出要提升对外开放各环节各领域的能力;共享发展则重点关注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1]从本真价值角度分析,贯彻落实这一理念所需要的人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健全人格、健康价值观,其次才是在不同领域具有突出才能才华。由此,新发展理念下的教育必须回归本质,即对人的培养,对人格、人生、德行的完善,培养出“正直善良、自由快乐幸福、有独立思考能力、对自身之外的他人和世界有意义的人”。[2]这便是当前课程思政工作推进实施的核心点、落脚点,高职课程思政工作必须以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为引领,充分进行改革创新。[3]

一、新发展理念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路径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性为核心特征,以“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如何将新发展理念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课程思政目标相结合,提炼出最可行的育人目标?如何围绕育人目标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推进教学工作?如何对育人质量进行评价、反馈并不断优化?这是落实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几大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设计了新发展理念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路径(如图1所示),该路径以课程思政工作落地为根本目的,充分挖掘新发展理念下育人核心,将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与专业领域有机结合。

(一)确定“塑造什么人”

人才培养强调“人”的塑造和“才”的培养两个方面,新发展理念下课程思政工作是以“人”的塑造为目的。因此,首先需要确定“塑造什么人”,即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特征,专业人才培养思政目标主要通过对新发展理念下育人需求特征、专业所属行业特征、行业人才在道德规范及思想政治方面的需求特征、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特征等加以分析提炼。专业人才培养“大思政”目标确定后,通过层层细化形成具体目标并融入课程体系中,确定哪些目标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去实现、哪些目标由通识课去完成、哪些目标由专业课去落实。

(二)明确“谁来塑造”

“谁来塑造”是明确课程思政工作落实的最重要环节。课程思政工作推进落实的所有过程都离不开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因此,专业教师能否正确理解、深入探究、认真实施课程思政至关重要。长久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完成,专业课教师主要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新发展理念下的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从价值维度、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行动维度等方面接受培训,[3]深入理解当下思政教育核心内容,自觉将育人作为使命和最高职业追求、主动挖掘基于专业特征的思政目标并融入专业教学及实践过程中。明确“谁来塑造”还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反馈机制等,以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落实“如何塑造”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强调通过将教学内容以无形的方式融于各种教育载体之中,进而对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配合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共同达到育人目标。[4]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最常见的落实方式是教学设计、教学笔记中的“形式化”,其背后的理论依据、行为目标、教学内容、实施方式等未能究其本、溯其源。因此,课程思政的落实必须在充分论证、确定思政目标后,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具体学情设计内容(包括教材、教学资源库建设)、选择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再依据评价体系反馈育人质量,及时调整各教学环节,充分实现思政目标。

二、S高职校现代物业管理专业“消防管理”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现代物业管理专业目前是S高職校人工智能学院重点专业。“消防管理”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必修课程,同时也是该专业“建(构)筑物消防员”开展职业技能1+X证书试点的核心课程,其理论内容核心是“消防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基础知识、楼宇消防系统基础板块的基本原理与管理核心。

(一)理念引领,挖掘思政元素,确定具体课程思政目标

1.确定现代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大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工作有效实施的核心在于提炼出具有针对性、能体现不同专业领域特征的思政元素,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放于各个行业皆可用的主义或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依托,该校物业管理专业就课程思政改革过程和内容进行了深度分析,以确定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大思政”目标。

现代物业管理专业主要从七大方面对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毕业生的工作情况、S高职校人才培养思政目标、所在人工智能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新发展理念下育人目标、物业管理行业特征及发展现阶段特征、典型工作岗位及工作过程特征、企业人才需求特征。其中,首要环节是对物业管理专业已毕业两到五年的毕业生工作现状的调研,其核心目的是提炼出基于人才发展实际的思政元素,这充分体现了“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S高职校及所属人工智能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思政目标的基础。而物业管理行业被誉为“现代城市的朝阳产业”,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因此,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工作者必须把握行业发展现阶段特征、正确认识行业在国家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共同发展理念,并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由此可见,行业现阶段发展特征与新发展理念核心要义相辅相成,这是挖掘专业人才培养思政元素的现实落脚点。

2.构建融合专业“大思政”目标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落实培养目标的载体,因此,“大思政”目标需要进一步提炼和细化,形成“课程类型—思政目标”的明确化对应,确定不同课程类型承担的主要思政任务(见表1)。

现代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最基础的理论、方法等核心知识点的传授,培养并帮助学生初步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专业必修、专业实践和专业限选三类课程主要承担基于专业背景下体现专业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比如,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程中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匠心要求、责任感等思政内容融入专业实践和限选类课程,这样的融入才是“有血有肉”的,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思政目标。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公共选修课程承担着培养跨界融合理念、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勇于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3.设计制定每门课程的思政目标——以“消防管理”课程为例。

不同类型课程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要切实、有效、合理、恰当地分配到每一门课程中,形成基于专业课程理论内容和实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消防管理”课程为例,这门课是物业管理专业大二上学期的限选课程,是物业管理行业消防管理工作岗位及相关岗位(如智能楼宇设施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课程,也是获取“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技能证书的辅助课程。这门课程的思政目标非常清晰,即培养学生勇于奉献、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充分认知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根本要求,主动将个人职业发展与消防事业相结合。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须将这些思政目标细化后融入每一个知识点中(见下页表2)。

(二)融入思政目标,全面设计课程教学环节

思政目标的实现最终需要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学策略需要针对目标,结合知识点、技能操作要点来设计,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程质量监督评价体系等。以“消防管理”课程为例,教学团队在分析课程目标(知识、能力、素养、思政、劳动教育)、工作岗位、“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技能要求等的基础上,设计了“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协作式、混合教学策略”(如图3所示)。从“消防管理”课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项目中“消防系统主要部件认知”知识点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见表3)。

(三)多层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过程落实育人价值本源

教师是践行课程思政工作的主体,所以课程思政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是教师首先能够正确、深入认识并认可这项工作,然后再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认知落实到教学全过程。“消防管理”课程团队包括专业教师4人和企业师傅8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等全过程工作主要由专业教师完成。围绕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物业管理专业运用了多层面、多维度的方法进行了解答,并从开发活页式教材、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恰当教学方法等环节逐步推进落实(如下页图4所示)。

为了确保教师充分掌握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还需要有效的过程控制及质量评价反馈激励机制。S高职校建立了“课程层—专业层—学院层”三级层面课程思政工作过程控制评价反馈激励机制。“课程层”主要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互相听课、学生座谈等方式,对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设计、活页式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方式等具体过程进行整体把控与反馈评价;“专业层”主要通过听课、说课、专业调研、课程调研、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专业教师提升培训等方式,对课程整体思政目标及融入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并反馈;“学院层”重在建立健全包括师资进修、企业实践、课程评价及激励等在内的机制,保障课程思政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更有效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将“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作为个人事业终身追求。[6]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大力发展创新经济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引领。而课程思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教育亟须回归价值本真的途径、措施,更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核心要义的关键抓手。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学院为统领、专业为核心、学生为主体、课程为基点,挖掘最有针对性的思政元素,设计能够落地并实现思政目标的实施路径;充分重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推进活页式教材改革,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充分融合、及时更新;加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库等教学各环节建设,将思政目标充分融入其中,从而真正为国家培养适应未来发展、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阿维.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J].商业经济研究,2021(2):190-192.

[2]秦朔.我们何时能有“第三种红利”:人文红利?[J/OL].(2021-01-18)[2021-07-10].http://cyzone.cn/article/617513.html.

[3]林蔚.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N].经济日报,2021-01-18(007).

[4]杨金焓.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20.

[5]韦春北.把握好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四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20(9):22-23,56.

[6]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46-51.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案例研究高职教育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