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0邓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4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应用

邓坚

【摘要】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发快速,其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大众在工作、交流、思想等多方面的方式方法。如今,信息化技术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无法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信息与网络的话,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大众的生活。为了能够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本文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联系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性,并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应用

在小学学科课程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诞生时间并不长,但是却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人民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改变着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信息技术是一门拥有着可操作性、实用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学科。它是为适应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新要求,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而设置的。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不断丰富,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操作作为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环节。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再熟悉不过了。纵观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可谓是任重道远,以其直观性、层次性以及实用性而受到教师们的推崇。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教学活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从而理清思路、方法和知识。避免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因为教师的理论教学比重过大,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导致学生只对计算机感兴趣,而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的现象。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在逐步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不断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知识,并逐步形成感知心理活動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自主探索、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可是,在教学中问题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体现为:1.教师在制定任务时没有准确把握教材和课程的内容。这样问题的出现就意味着课堂的整体走向会由于教师的任务设置而偏离学习目标;2.任务设置不够合理。任务设置的初衷应该是起催化的作用,可是,从一些任务中可以看出,教师依旧希望学生能跟着自己的思路走的,这样的任务就难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3.教师任务设置死板,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课堂情况做出很好的调控。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设计好“任务”,进而“驱动”学生不断学习,持续创新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任务”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根本

教学目标是课堂开展的一个“灯塔”,它能够清楚地指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期望的学习结果,为教学指明方向。教师只有明确了在这次教学中希望有什么收获,才能保证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情况。可以说,离开了教学目标的“任务”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算过程多么精彩,但结果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务”设定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展开。但是,任务不是目的,任务只是手段而已。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明确具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细化整体学习目标,并渗透到任务的有机环节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成一个容易掌握的“任务”,并通过这些小任务来反映整体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软件应用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完成一个大作品作为最终任务贯穿到整个学期的学习中,并将该任务分为若干个子任务,让每个子任务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与之等价,并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子任务继续细化。学生在逐步完成大任务的目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一步一步地学习新知识,也能体验到完成大规模作品的成功和快乐,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任务”应该以学生基本情况为参考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不同年龄组的学生,甚至同年龄组的学生,在智力水平、人格特征、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们在信息技术水平上差别很大。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制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任务,使学生充分理解、充分发展和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大部分的《信息技术》教材中都会根据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设置“学着做”“试一试”“动手做”等不同难度的任务。这些设置就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同时,设计的任务包括旧知识和新知识。在接受任务后,学生首先思考如何完成任务和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自身发现的问题也是他们想知道的知识。此时,教师将教给他们新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任务”应该根据教学过程不断调整

设计好的“任务”就像是一块璞玉,没有经过打磨是难以绽放光彩的,只有在准备的过程中不断推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完善。“百炼才能成钢”,一节出色的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当然,教学过程中,变化是会不停发生的。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情况时,我们应该及时对“任务”进行调整。一般来说,任务驱动教学主要遵循任务引入、合作探究、教师辅导、小组竞争和强化训练的模式,但这些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最大程度地参与任务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乐学、爱学、善学的良性循环,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例如,在《争当打字小能手》的一课中,有一个任务是需要学生练习一段文字,由于有的学生打字的速度较快,因此比其他学生能够更快地完成任务。这时,完成了的学生会无所事事。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将他们另外进行分组,并让他们在规定比赛打字速度和正确率。在竞争的氛围中,那些学生也很快地进入了状态,重新开始练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相比较于其它学科,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就像是一位茁壮成长的“小孩”,拥有着无限的可塑性。相信信息技术教学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后,能够更有效地达成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分析[C].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

[2]李文兵.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

责任编辑  陈  洋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应用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