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1-11-18贾瑛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素养

贾瑛

摘   要:在倡导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规划能力的培养,被提上高中教育的重要日程。对此,课题组立足核心素养发展,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和目标、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两个层面来研究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一方面有效促进区域内学生自主发展和选择能力的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带动培养一批生涯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进一步的课程实施提供师资保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0-0057-04

在倡导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规划能力的培养,被提上高中教育的重要日程。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在自主发展方面的要求,也正是我国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有效落实的目标;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自我认知、健全人格、学会学习、人生规划等内容与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健康生活”内容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对于生涯规划教育的统领性,对于学生发展的支撑性,是构建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检测生涯规划教育是否有效落地的核心指标。核心素养的提出,既为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是做好生涯规划教育顶层设计的根本依据。

从目前国内生涯教育的总体情况来看,中小学生涯教育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而目前学校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由于受到政策、师资、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不易操作、缺乏经验,存在诸多困难,同时缺乏区域层面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研究。所以,从区域层面,聚合优势资源,打造学校、家庭、社会良好的支持環境,构建完整、系统、科学的生涯课程体系日显迫切。为此,课题组经历三年的实践探索,在分析生涯教育区域实施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和目标、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两个层面来研究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构的具体实践。一方面有效促进区域内学生自主发展和选择能力的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带动培养一批生涯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进一步的课程实施提供师资保障。

一、立足核心素养发展,准确定位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理念

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应该立足并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设计理念依托“全面发展的人”的全方位视角,并且符合个人长期发展的理念。树立“身心健康,知行合一”的和谐发展理念,将核心素养的各基本点融于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体系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获取成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基于此,生涯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理念如下。

(一)树立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理念

树立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理念,是为学生整个人生的成长奠基。这是课程设计的宗旨。目标的制定、内容设计、课程实施及评价等都围绕宗旨而运行,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做好铺垫。

(二)树立生涯个体长期发展的理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性、志趣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生涯教育树立个性发展观,深入细致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这也体现了新高考改革,力图从顶层设计来改变标准化教育模式的意图。因此,选择适合学生生涯发展的内容,指导学生了解自身、了解社会、明确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是构建和实施丰富多元的生涯知识和实践体验课程体系的必然依据。

(三)树立“身心健康、知行合一”的理念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健康生活”,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要整合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知识有效衔接,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实现有效管理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因此,“身心健康,知行合一”也是生涯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应该遵守的理念。

二、遵循课程理念,确立生涯规划课程目标体系

核心素养发展中的六大素养,既是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目标,又是生涯教育的内容。因此,我们围绕核心素养,遵循设计理念,从生涯规划教育的角度来构建具体、可操作、可实现、可评价的发展目标。提出了由低到高,螺旋上升的“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导,培养三种核心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近期、中期和长期三层目标体系。

近期目标: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规划的核心能力。帮助学生充分认知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生涯的发展性和动态性;帮助学生进行生涯通道建设,对生涯发展道路进行思考,做出有益于生涯发展的决策,确立生涯目标;帮助学生制定并执行生涯计划,同时不断反思计划并对其进行调整,确保实现生涯目标。

中期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核心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动力系统,学会自主管理和自我调控,具备管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自我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从高中到高等教育,从学习到工作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学会积极灵活地应对环境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并将变化融入个人生涯,促进个体的发展。

长期目标: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使之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成就其多彩人生。

三、立足核心素养发展,构建区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一体四翼”课程体系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准确定位生涯课程理念,明确生涯规划课程目标,为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搭建和实施做好前期的研究和铺垫。在课程理念和目标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区域“一体四翼”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即生涯教育共同体,“四翼”是指生涯教育专门课程、生涯教育学科渗透课程、研学实践课程、生涯个体咨询。像一只美丽蝴蝶的四翼,同频共振,生成区域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美样态。

生涯规划教育应融入普通高中三年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中,全程贯穿,全科渗透,全员参与。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年级、分内容、有侧重、讲科学、重体验、重实践,设计分年级的内容体系和实施路径。实施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师、研学实践教师和个别咨询教师组成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共同体,共同承担生涯教育指导的任务,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助力学生生涯规划核心能力的提升。

(一)生涯规划教育专门课程

生涯规划教育专门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由专业(专兼职)生涯教师承担,以生涯理论和体验为主要内容对学生实施生涯规划辅导的专门课程。生涯专门课程是生涯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生涯指导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自我取向系统的探索、环境探索系统、目标管理系统、发展通道建设系统、反馈和调整系统五方面内容。设定生涯认知、生涯内部探索、生涯环境探索、生涯决策、生涯管理、生涯行动6个单元。每个单元有4~6个主题课例,共34个主题。生涯专门课程定位区本课程或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中系统实施,高一、高二年级按照每两周一课时,列入学校课程安排,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导的校本化生涯规划教育专门课程。

(二)生涯学科渗透课程

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认为:“所有教育都是或将都是生涯教育。”美国工艺教育学会也曾在1973年发文指出,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整体的教育计划,包含了学校课程中的每一项训练。因此,每一门学科都具有生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推动实施生涯规划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渗透,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但也是学科教学改革,建构全新教育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科育人功能的有效载体。那么,如何引导学科教师生涯融合渗透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呢?课题组历经三年,在渗透目标、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1.确立渗透课目标。将生涯规划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有机结合,在学科课堂中帮助学生“找自己、做自己、乐自己”,发挥学生的优势特点,即可以达成学习目标,又提升了学科教学效果。

目标一:帮助学生发现自己,通过教学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并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个体属性,发现优势潜能,并发展自我。目标二:帮助学生发展自己,通过思维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实现学习动力激发,学科素养形成。目标三:帮助学生成为自己,通过教练技术,确定目标,帮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寻找价值人生。

2.明确渗透课原则。引导学科教师在学科生涯渗透课设计时必须遵循六原则:环节设计两条线、不干扰、无痕迹、适切性、学科性、系统性。第一,两条线原则。一条线是知识能力训练线,一条是生涯渗透线,一明一暗,使课堂丰满有趣。第二,不干扰原则。学科课堂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主,生涯渗透内容为辅,不干扰主干教学任务完成,使课堂主次分明,目标明确。第三,无痕性原则。生涯目标无痕链接到教学环节中,自然而不着痕迹。使课堂润物无声,用心有情。第四,适切性原则。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知识点,在适合、恰当处渗透融合生涯教育,使课堂自然贴切、恰到好处。第五,学科性原则。目标链接与本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关联,不能张冠李戴,混乱学科,使课堂界限清晰,重点突出。第六,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打造系列渗透课,使学科渗透课堂系统化、科学化。

(三)研学实践课程

生涯规划教育是连接高中学校与大学及专业、工作和生活世界的桥梁,其課程的建构也要注重与学校之外的真实社会生活的衔接;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强调对生涯机会的探索和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发展认知,发现兴趣,形成技能。为此,我们开发了“生涯研学实践课程”,分为四个模块:“生涯人物访谈”“触摸高校”“家长职业日”“职场体验”。

1.“生涯人物访谈”。邀请学校优秀毕业生,各行业优秀人士到学校做生涯发展报告,或利用班级家长资源为班级学生做访谈报告。通过访谈后的讨论和书写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职场,感受和体验职业生涯带来的幸福和成就感;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资格和标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职业梦想和使命感。

2.“触摸高校”。这是研学实践课程的主要模块,是学生利用寒暑假,在教师指导下,对于大学及专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访谈的一项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前,教师设计“研学手册”,在研学手册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系列自主实践活动,达成对大学及专业的深度了解。通过对大学的研学实践,了解大学及专业对于高中学生的学科标准和学业水平要求,促使学生及早谋划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3.“家长职业日”。学校在学期中选择一个工作日,让学生跟随父母或其他家长去上班,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职业,观察其工作和角色,需要的专业技能等,并且通过准备和反思帮助学生将体验变成真正的学习。家长职业的体验学习是对于学生有限生涯经验的补充,同时为其将来做准备,促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大化。

4.“职场体验”。作为寒暑假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学生相对短期的工作体验,一般为一周时间。进入职场体验前,要设定课程主题,进行职前指导和学习计划;职场体验后,要写出总结和反思,学校要提供研讨的平台和机会,借助体验展示、反思和总结;分析这些体验与生涯、与学业的关系,探讨体验对学生制定或回顾未来目标方面的改变和收获,让学生学会更真实的面对未来和梦想。

以体验式、实践性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生涯研学实践课程,是生涯教育专门课程的重要补充,是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借助研学实践,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活情境相连接,让梦想照进现实,使学生真正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发展、自主规划的核心素养发展。

(四)个体生涯咨询

生涯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理念之一,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树立个性发展观。因此,生涯规划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对学生实施团体辅导,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针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生涯咨询辅导。为学生量身打造生涯咨询服务,帮助学生破解心中迷雾,明晰方向,唤醒成就动机,树立学业及生涯发展目标。

因此,个体生涯咨询的开展,是学校生涯教育的多维补充,形成了生涯规划教育的立体化课程建构,使生涯规划教育全方位、多视角,既兼顾全体发展,也关注个体需求。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新高考改革的教育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吴晓英.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与创新(上)[J].教师教育论坛,2019,(02).

[2]田   丽.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探寻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63~69.

[3]刘   静.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35~36.

[4]于   珍.中小学生涯教育:来自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3).

【责任编辑 刘梦薇】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核心素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