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蒸联合颈椎保健操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

2021-11-18万文梅

光明中医 2021年20期
关键词:保健操椎动脉熏蒸

万文梅 黄 悦

在颈椎病中,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以及长期伏案的工作者中,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致使该疾病发病率逐渐呈递增趋势,且呈年轻化发展[1]。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颈椎出现退行性改变,导致其颈椎管及或者椎间孔变得相对狭窄,或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对椎动脉造成压迫,致使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量显著降低,伴随着病情进展极易导致脑部供血障碍情况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水平[2]。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筋脉瘀阻以及血运不畅,因此,临床治疗应以行气活血、止痛通络以及祛风散寒为主要治疗原则[3]。大多数患者通过采用物理熏蒸,借助熏蒸热力以及中药药力的双重功能,使得祛风散寒以及温经活血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变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但临床实践显示单纯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有限,且患者恢复进程较慢,从而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限制[4]。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经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熏蒸与颈椎保健操相结合的方案,以探讨其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因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来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39~63岁,平均(52.4±6.9)岁;病程1~6年,平均(3.3±0.7)年。对照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41~65岁,平均(52.6±6.7)岁;病程1~5年,平均(3.1±0.5)年。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准许。

1.2 诊断标准2组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4]中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具备较为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合并强直性脊柱炎、恶性肿瘤疾病以及颈椎外伤者;存在颅内占位性病变者;患有心内科重症以及其他原因而诱发的眩晕症;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无法有效配合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方法治疗,熏蒸药房应以温经散寒以及祛风除湿为主,其具体的药方组成为:川芎20 g,白芍、威灵仙、姜黄、独活、羌活各15 g,甘草10 g。依据患者具体症状随症加减:伴有瘀血者加用红花、当归及桃仁各15 g;存在湿痹者加用苍术及薏苡仁各15 g;存在气血亏虚者加用生地黄、茯苓、白术以及当归各15 g,党参20 g。将上述药物浸泡30 min后煎煮2次,取其500 ml汤汁放入到熏蒸凹槽中,对智能化温控板进行调节使其温度保持在45~50 ℃,达到预定温度后叮嘱患者躺在中药熏蒸床上,并将其颈肩部充分暴露,使熏蒸孔对准患者的颈肩部位置,依据患者耐受程度对温度进行护理调节,30~40 min/次,2次/d。熏蒸期间护理人员应全程陪同,若发现患者存在气短、胸闷以及心慌等情况则应及时停止熏蒸,若患者存在皮疹以及皮肤瘙痒等则应考虑是否存在过敏,同样应停止熏蒸。完成熏蒸后叮嘱患者注意保暖,并对其熏蒸部位的皮肤状况进行仔细查看。研究组则采用中药熏蒸与颈部保健操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中药熏蒸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颈部保健操的具体操作为:首先由护理人员针对颈椎保健操的具体操作方法对患者进行示范,确保患者能够对各个动作要领准确掌握,进而规范颈部保健操的操作,每天上午由护理人员按时带领患者在规定位置进行颈椎保健操练习,并对部分患者不规范的动作及时纠正,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然后依据患者对保健操的适应及掌握情况,在下午可组织视频观看,使得患者能够依据自身情况及耐受程度选择进行重复操作的保健操,其具体操作为:①左右旋转,取患者站立位,使其双手自然下垂,叮嘱患者保持头部向左右缓慢旋转,但幅度要大,每次尽量做到最大幅度,然后停留10 s。②左右倾斜,同样取患者站立位,在其头部前屈及后伸到最大限度时停留10 s,前后伸展各重复操作10次。③伸长背部,叮嘱患者保持双肩放松,在其颈部上伸至最大位置时停留10 s,重复操作10次。④回头锻炼,取患者的半蹲位,叮嘱其手扶枕部,头向后上方旋转至最大限度时停留数秒,左右两侧各进行10次的重复操作。⑤环绕颈项,取患者站立位使其双手自然下垂,并保持自然呼吸,头部缓慢移动至最大幅度时进行顺时针与逆时针两方面转动,各重复操作10次。上述动作20 min/次,1~2次/d。2组患者均干预14 d后观察其效果。

1.4.2 观察指标①评估并比较2组临床症状评分,主要对2组患者的颈部活动障碍、肿胀、眩晕以及恶心、呕吐等情况依据其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记作0~4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临床症状相对严重。②评估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分别采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干预后7 d及14 d的疼痛情况进行判定,得分为0~1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其疼痛情况较为严重。

1.4.3 疗效判断标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判定,其标准为: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且能够正常工作及生活,经随访半年无复发则为治愈;若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颈部及上肢仍存在不适感,则为有效;若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存在病情加重则为无效。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研究组颈肩痛、头痛、眩晕及恶心、呕吐的症状评分均较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与对照组干预后7 d及14 d相比,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均较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在临床中颈椎病属于较为常见的退行性病变情况,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情况较为普遍。现代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部软组织反复受到急慢性损伤,并引发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软组织水肿、充血,最终致使颈部肌群力量失调,椎体失稳,进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5]。为了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理论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痹证”“眩晕”范畴,大多是由于久坐耗气、肝肾亏虚以及筋骨失养而引发,加之风寒等外邪侵袭,致使气虚血瘀、经络受阻[6]。因此,临床中应以活血化瘀、滋补肝肾以及舒筋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中药熏蒸法则是在热能的作用下,使得皮肤毛孔扩张,药物借助扩张的毛孔进入到患者体内,从而直达病灶,有助于药物治疗效果的充分发挥,采用该项治疗方案能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血管扩张,使得血液黏稠度、聚集性等的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加速病理代谢物质的有效排出,进而使得机体大脑缺氧、缺血的状态得到显著改善[7,8]。在中药熏蒸期间采用的威灵仙、独活以及羌活等具有祛风通络以及活血止痛的效果;而甘草及白芍则能够缓急止痛;依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症状加用苍术及薏苡仁则能够健脾除湿;而红花、当归及茯苓则具有较好的化瘀止痛的效果[9,10]。中药熏蒸期间能够借助蒸汽将皮肤毛孔打开,使其中药成分借助毛孔达到患处,使得药力在温热刺激下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而使得患处血管的血流速度得到有效改善,椎动脉血流量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显著改善。但经临床实践显示,单纯采用中药熏蒸的效果有限,且患者疼痛情况的改善并不理想[11,12]。经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研究组颈肩痛、头痛、眩晕及恶心、呕吐的症状评分均较低(P<0.05)。说明,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熏蒸与颈椎保健操进行联合干预,能够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加速其预后。颈椎保健操属于一种能够活动颈椎椎体且解除嵌压的干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达到疏通血脉以及调畅气机的效果[13]。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并叮嘱其进行主动锻炼,有助于加强颈椎部活动,进而达到松解粘连、活动颈椎、增强韧带弹性以及滑利关节的效果,机体局部代谢速度得到加强[14]。另外,经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干预后7 d及14 d相比,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均较低(P<0.05)。由此可见,采用中药熏蒸与颈椎病保健操联合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对其预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采用颈椎部保健操与中药熏蒸进行联合干预,能够使得颈椎活动调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加之,颈椎部保健操具有操作简单、易学等特点,更加有助于患者接受,进而提升配合治疗的依从性[15]。另外,患者出院后仍可坚持锻炼,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病情复发,对其远期预后也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熏蒸与颈椎保健操相结合的干预方法,其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其疼痛,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保健操椎动脉熏蒸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降压保健操联合中医养生理论干预的效果分析
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颈椎三步保健操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课间心理保健操缓解大专生考试焦虑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