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21-11-18刘志华

光明中医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数组独活腰椎间盘

刘志华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退行性病变,诱发因素较多,主要与慢性劳损、腰椎间盘生理退行性病变、外力作用导致纤维环破损具有高度关联性,以中老年患者为高发人群[1]。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指椎间盘及髓核突出正常生理结构,导致神经弓压迫、引发肢体无力、疼痛等情况,部分患者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降低生活质量。近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职业病,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开展适配、安全治疗手段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现代医学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以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主要以手法复位为主,以缓解神经根压迫,于临床治疗中心发现,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效果不佳,极易导致疾病复发,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无显著增益;手术治疗因创伤较大,术后康复周期较长,患者接受程度较低,于围术期极易导致并发症发生,临床应用价值受限[2]。随着我国中医学不断发展,中医学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借助中医特色理疗康复手段,例如推拿、康复等方法,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3]。本研究笔者于多年临床工作经验中发现,中医汤剂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同样具有较好辅助疗效,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机体肝肾亏虚具有一定关联,通过药物治疗,以改善机体内因,与中医理疗康复结合治疗,可于短时间内促使临床症状转归,特开展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笔者单位接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50例,病例筛查时间2019年8月—2020年9月,依据挂号尾号单双数分组。单数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0~59岁,均龄(42.33±1.82)岁;突出病灶L3-44例,病灶L4-511例,病灶L5~S110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均值(1.58±0.47)年。双数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2~60岁,均龄(42.28±1.79)岁;突出病灶L3-4例,病灶L4-511例,病灶L5~S111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4年,均值(1.61±0.51)年。统计校验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开展经伦理委员会统一批准。

1.2 诊断标准①所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诊断,患者入院时伴有明显腰腿部疼痛、肢体乏力、下肢放射性疼痛,于劳作时疼痛加重,休息时疼痛减缓,入院后经综合影像检查,予以直腿抬高试验,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②所选患者均满足《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于入院前未接受系统性治疗,符合临床2周洗脱期需求;②患者入组前均对本研究项目知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③可独立完成相关检验及问卷填写。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功能、器质性病变、恶性肿瘤的患者;②治疗医从性较低或拒绝参与研究患者。

1.4 方法2组患者均由相同医务人员实施治疗。单数组患者给予中医特色理疗康复:推拿:指导患者呈俯卧位,采用蓖麻油均匀涂抹于患者腰部,采用掌推法,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采用按压等方式,于患者腰臀部位持续按压,时间以5 min为宜;采用手法复位方式,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充分暴露患者腰部后,将拇指置于患者脊柱中间,向两侧进行推动按摩,促使椎间隙拉宽,要求助理人员分别拉住患者双腿,施术者以肘部为着力点,于患者突出椎体棘突下突出侧进行按压,持续按压1 min,于按压期间,主动询问患者疼痛情况,选取阿是穴、肾俞穴进行肘尖点按,于患者仰卧位下,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下肢牵引等锻炼方式,上述运动方式重复1次,持续时间为30 min。康复训练:①单桥运动: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叮嘱患者将双臂置于胸前,将其一条腿放置于瑜伽球上,另一条腿呈屈膝状,缓慢进行髋关节、腰关节运动,促使关节处保持同一水平面,持续动作15 s后,更换另一侧;②双桥运动: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将患者摆放成屈髋屈膝位,以腰背部力量为主,促使患者臀部抬高,形成半桥状,持续15 s后放下重复动作;③侧位抬腿:采用指导患者侧卧位,将患者手部放置于脐部,于吸气时抬高单腿,保持5 s后放下,重复动作10次,更换侧卧方向,重复上述动作;④跪位对角线支撑:指导患者呈爬跪位,要求患者将双手支撑于地面,伸出一侧上肢、对侧下肢进行屈伸运动,要求患者运动期间保持水平,持续运动10 s,保持动作10 s后,更换另一侧,上述运动每天锻炼2次,持续锻炼4周[6]。双数组患者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基础药物组成包括:独活9 g,牛膝6 g,杜仲6 g,党参6 g,当归6 g,细辛6 g,防风6 g,桑寄生6 g,白芍6 g,肉桂6 g,茯苓6 g。依据中医证候加减治疗,针对气虚患者,添加黄芪15 g;针对阳虚患者,添加锁阳6 g;针对寒湿患者,添加附片6 g、防己6 g。将上述药物加水煎服,所有药物均由医院药剂科统一代煎,1剂分早晚2次服用。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对疗效。

1.5 观察指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量表(JOA)对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采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进行量化评分。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VAS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JOA、VAS评分指标具有一致性;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比治疗前升高,VAS评分比治疗前降低,双数组JOA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单数组、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单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VAS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具有一致性;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双数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单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例,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退行性病变,易导致神经根受压,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病理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现代西医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采用功能锻炼为主,通过有效康复锻炼,改善腰背肌耐受度,提高肌肉收缩能力,以缓解疼痛症状[7]。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与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入具有直接关联性,导致血脉瘀堵、筋骨退化,出现不通则痛症状,临床主要治则以祛风、除湿为主,中医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采用康复方式,以中医推拿、康复锻炼为主,借助有效的推拿手段,促使腰椎间隙扩宽、缓解神经压迫,改善疼痛症状,并采用联合康复锻炼方式,提高腰背肌功能[8]。本研究中,笔者于中医理疗康复治疗时,联合使用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主治因风寒湿邪而患痹证,方中选用独活,味辛、苦,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广泛应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等疾病,为君药;辅以牛膝,借助药性苦、甘、酸,起到逐瘀通经、强筋骨、补肝肾之功效;辅以杜仲,借助药性辛温之品,入肾经、肺经,加强强筋骨、补肝肾之疗效;辅以党参,味甘、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化气之功效,改善机体气血不足症状;辅以当归,药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之功效,为风湿痹痛、跌扑损伤主药;辅以细辛,祛风止痛、解表散寒,改善风湿痹痛症状;辅以防风,归膀胱、肝、脾经,与细辛联合使用,加强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之功效;辅以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辅以白芍,味苦、酸,主收敛,起到平抑肝阳、调节阴阳之功效;辅以肉桂,味辛、大热,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疗效,改善因风寒湿邪留恋导致的痹证;辅以茯苓,利水渗湿,增益脾虚;诸多药物联合使用,共奏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之功[9,10]。经研究比对数据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JOA、VAS评分指标具有一致性,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比治疗前升高、VAS评分比治疗前降低,双数组JOA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单数组、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单数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具有一致性,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治疗前降低,双数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单数组(P<0.05)。

综上,独活寄生汤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辅助治疗具有显著增效意义,利于肢体功能转归,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数组独活腰椎间盘
JAVA稀疏矩阵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JAVA玩转数学之二维数组排序
独活寄生丸临床新用
Excel数组公式在林业多条件求和中的应用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寻找勾股数组的历程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独活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