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市南海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2021-11-17黄晓萍招敏娟韦敬业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变应原尘螨变应性

黄晓萍 孙 珊 招敏娟 韦敬业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易感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以发作性喷嚏、流清水样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1]。近年来,AR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还可以导致或伴发哮喘、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和结膜炎[2]。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是一种针对AR的检测手段,具有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安全和定量等优点[3]。本研究通过分析2015年5月—2019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1230例具有典型AR症状与体征的鼻炎患者[4]变应原血清sIgE检测的结果,从而了解该地区变应原谱的情况及其特点,为制定AR的防治工作提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5年5月—2019年12月,就诊于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具有喷嚏、鼻塞、鼻痒或清涕等AR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4]的鼻炎患者12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17例,女性513例;年龄1~72岁(本研究年龄均为周岁算),平均年龄(23.60±14.82)岁;其中未成年(<18岁)480例,成年(≥18岁)750例。

1.2 检测方法血清sIgE检测采用优化的ELISA法,使用试剂为博卡生物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由深圳市博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选取的变应原包括总IgE抗体、屋尘、尘螨/粉螨、点青霉/交链孢霉/黑根霉、蒿属植物/艾蒿、榆树/柳树、虾/蟹、猪肉/牛肉/羊肉、牛奶、蛋白/蛋黄、花生/大豆。常规抽取患者静脉血4 ml,尽快分离血清后,置2~8 ℃保存待测。检测时,所有试剂盒微孔板平衡至室温(22~28 ℃),根据样本数量,从铝箔袋中取出相应数量的微孔板板条,并作相应的标记。使用样本稀释液两倍稀释血清样本。阴性质控孔加入100 μl IgE阴性质控血清,阳性质控孔加入100 μl IgE阳性质控血清,其他检测孔均加入100 μl稀释后的血清样本。轻轻摇动微孔板,注意不要使内容物流出反应孔。使用不干胶纸密封已加样的微孔板,并将其置入37 ℃水浴箱中孵育1 h。甩掉微孔板微孔中的液体,用稀释好的洗涤缓冲液洗涤微孔板板条。每孔加200~300 μl洗涤液,静止1 min左右,甩掉微孔板微孔中的液体,拍干。自动洗板机洗涤3次。往所有反应孔中加入100 μl生物素标记抗人IgE抗体,置37 ℃孵育1 h,自动洗板机洗涤3次。往反应孔中加显色剂A、显色剂B各50 μl,置37 ℃孵育10 min。每孔加入50 μl终止液终止反应。用酶标仪选双波长450 nm和630 nm读取吸光度值。在加入终止液后,20 min内必须用酶标仪(注册产品标准号:YZB/泸0954-40-2013,型号规格:ST-360)读取完所有反应孔的吸光度值。

1.3 结果判断标准根据变应原检测系统判定方式进行结果判断,按血清sIgE的浓度分为0~4级,具体如下。0级:0~0.15(正常),1级:0.16~0.30(轻度),2级:0.31~0.60(中度),3级:0.61~1.2(重度),4级:1.21~4.00(极度)。以≥0.16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不同影响因素对变应原分布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检验显著性取α=0.05,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变应原分布情况在1230例AR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中,总IgE抗体阳性患者共1220例,总阳性率为99.19%(1220/1230),其中血清总IgE阳性但特异性IgE均阴性的患者有238例,占19.35%。在所有变应原阳性率最高前三项为尘螨/粉螨(51.38%)、花生/大豆(45.04%)与蛋白/蛋黄(36.3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29,P<0.05)。见表1。

表1 常见变应原的阳性率及反应强度分析 (例,%)

2.2 不同性别变应原分布情况717例男性患者中血清总IgE阳性为710例,阳性率为99.02%(710/717),513例女性患者中血清总IgE阳性为510例,阳性率为99.42%(510/513),两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10种特异性变应原在男、女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在男、女性患者中10种特异性变应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性别对变应原分布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例,%)

2.3 不同年龄层各变应原分别情况将1~72岁1230例患者按照年龄段分为未成年人(<18岁)与成年人(≥18岁)。其中未成年组总IgE阳性率为99.38%(477/480),而成年组阳性率为99.07%(743/7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年龄层在10种特异性变应原分布情况,未成年组在尘螨/粉螨、点青霉/交链孢霉/黑根霉、虾/蟹、猪肉/牛肉/羊肉、牛奶、蛋白/蛋黄、花生/大豆其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成年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年龄层对变应原分布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例,%)

2.4 不同性别与年龄间混合变应原阳性情况1230例患者中,仅1种变应原阳性者241例,占19.59%,其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40、101例;而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共992例,占80.65%,其中男女例数分别为442、550例,男性、女性的混合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80.28%、80.20%,不同性别间混合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年人中仅1种变应原阳性者70例,对多种变应原阳性者407例,成年人中1种变应原阳性例数为171例,多种变应原阳性者572例,未成年人与成年人间混合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85.32%、76.9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性别与年龄层对混合变应原分布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例,%)

3 讨论

据统计,全球有20%~30%的人深受变应性疾病的困扰[5],而且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而变应性鼻炎就是最常见的变应性疾病。数据显示,变应性鼻炎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可高达10%~25%[4],而且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有上升的趋势[6]。AR的发病有其内因与外因,外因主要是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故不同地域可能存在不同的AR有着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张罗等[7]对我国11个城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发现AR患病率确实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佛山市南海区具典型AR症状体征的鼻炎患者,血清sIgE阳性检出率高达99.19%,相较于珠三角其他地区,如中山(82.81%)[8]、顺德(89.4%)[9]、深圳(83.3%)[10]以及珠海(78.35%)[11]要高。这考虑可能因为佛山南海地区处于珠三角中北部,较上述地区纬度和海拔更高有关,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其气温与日照时间的不同,从而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花粉的排放与变应原的浓度)[12]作用于人体从而影响sIgE。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血清总IgE阳性但特异性IgE均阴性的患者有238例,占19.35%,并且这部分患者总IgE阳性均以过敏原等级4级为主,也就是说是否存在未能检测到的特异性变应原,仍需进一步研究,如配合皮肤点刺试验、诱发试验、扩大特异性变应原种类等。

本研究数据显示该地区以尘螨/粉螨的反应性最强、阳性率最高(51.38%),结果与珠海地区(52.8%)[11]的研究结果相仿。螨虫分布范围极广,而尘螨/粉螨是变应性鼻炎的最重要的2种尘螨,其致敏性极强,活螨、死螨及螨的排泄物都具有抗原性[13]。南海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雨热同季,极有利于尘螨的生长。作为主要的变应原,针对性的控制尘螨是该地区防治变应性鼻炎的重中之重[14,15],同时,相应的尘螨的特异性脱敏治疗也应积极推进。阳性率次于尘螨/粉螨的分别是花生/大豆(45.04%)、蛋白/蛋黄(36.34%),作为2种食入性过敏原,提示其与佛山南海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有关。

本研究发现佛山南海地区不同性别间总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珠海、苏州、成都及天津等地区学者研究结果一致[16-18]。但国内外也有类似研究发现在儿童时期变应性疾病发病率性别间存在差异,男性较高[19,20]。这种性别的差异目前研究仅在儿童患者中发现,是否存在年龄因素干扰,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显示该地区未成年人sIgE 阳性率与成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细化到各类特异性变应原中,发现尘螨/粉螨、点青霉/交链孢霉/黑根霉、虾/蟹、猪肉/牛肉/羊肉、牛奶、蛋白/蛋黄、花生/大豆在未成年中阳性率高于成年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7种特异性变应原中以食入性特异性变应原为主,从侧面反映了未成年的食入性变应原的过敏情况要比成年人严重,这与殷皓等[21]研究有不谋而合之处,该研究指出:婴幼儿组以食入性变应原为主,学龄前组和学龄组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猪肉、牛肉、牛奶、蛋白、蛋黄都是儿童最常见的食物,并且在早期作为最主要的辅食添加,占据着未成年人食谱中不可替代的角色。这值得我们反思,在儿童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的时候,过早的、大量的进食这些异体蛋白对于诱发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是否是一个重要的诱因,这也值得今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国内一些报道[22]普遍认为未成年人具有较高的变应原阳性率是由于未成年人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故有国外研究指出[23],存在特应性过敏性体质的儿童,被某种过敏原反复诱发致敏后,在成年期更容易患上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此对于儿童 AR患者,要及早明确过敏原,积极干预,从而防止其成年后罹患更严重的变态反应疾病。

佛山南海地区80.65%患者为混合性变应原阳性,而单一的较少;性别之间的混合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未成年人混合变应原阳性率要高于成年人。这很大可能主要基于上述儿童免疫系统未健全的事实。

综上所述,sIgE与AR患者的吻合性极高,临床应用可提高AR诊断的准确性;佛山南海地区变应原阳性率极高,尘螨/粉螨(51.38%)是诱发AR的主要变应原,是该地区AR防治的重点,其次为花生/大豆(45.04%)与蛋白/蛋黄(36.34%);未成年尤其需注意食入性变应原及混合过敏的情况。

猜你喜欢

变应原尘螨变应性
面对小小尘螨,我们该怎么办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跟螨虫在家做伴
武汉地区54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谱检测结果分析*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特异性IgE变应原引起的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的变应原分布特征研究*
如何除螨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