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肾阳虚激素和症状分布特点及比较*

2021-11-17毛宇楠刘宏奇杜彩凤郭彩霞孙薇丽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肾阴虚肾阳虚绝经期

毛宇楠 刘宏奇 杜彩凤※ 郭彩霞 孙薇丽

绝经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1],如月经失调、血管舒缩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与代谢异常、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2]。严重影响当代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健康。中医辨证配合多种特色传统疗法[3],具有不良作用小、疗效显著[4]、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5]。中医治疗可有效控制绝经综合征症状,改善绝经妇女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方法为绝经期激素疗法(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6-8],而中医治法中,讲究“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以个体化诊疗患者[9],故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绝经综合征肾阴虚和肾阳虚2种证型全身症状的主要特点及分布,为中医药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也为现代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提供一定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105例绝经综合征患者,其中肾阴虚组52例、肾阳虚组53例(研究组)和40例围绝经期正常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3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疾病诊断标准①45~55岁;②年龄导致的月经紊乱(包括周期、经期、经量异常)或绝经;③潮热汗出,可伴有:烦躁、心悸、失眠、头晕、口干咽燥、皮肤干燥、性欲减退、腰腿酸痛、二便失调等;④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升高,FSH>10 U/L,雌二醇(E2)降低。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缉(1995年版)[10]中“中药新药治疗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制定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诊断标准。①肾阴虚证。主症:心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目涩、皮肤干燥、盗汗。次症: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肌肤瘙痒、小便短黄、经色鲜红、舌质红、苔少,脉细数。②肾阳虚证。主症:畏寒肢冷、关节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精神萎靡、五更泻。次症:下肢浮肿、嗜睡、面色晦暗、腰腹冷痛、大便溏、带下清冷、性欲减退、经行量多、色淡质稀、舌质胖大,苔白,脉沉。同时具备主症、次症两项及以上,参考舌脉情况。

1.2.3 纳入标准绝经综合征纳入标准:①符合绝经综合征疾病诊断标准;②月经紊乱(包括周期、经期、经量异常)或停经3个月以上;③ Kupperman Index(简称KI)≥15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围绝经期正常纳入标准:①年龄45~55岁;②年龄导致的月经紊乱(包括周期、经期、经量异常)或绝经;③无潮热汗出,且KI≤8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患有乳腺恶性肿瘤、重度乳腺增生、卵巢肿瘤、子宫肿瘤(直径>2 cm)及神经、精神、心血管等系统疾病者;③用药维持疾病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④子宫或卵巢切除术后;⑤近3个月内曾服用治疗绝经综合征药物者;⑥肝肾功能检查异常者。

1.3 研究方法

1.3.1 调查方法①对145例研究对象进行KI量表(Kuppermanindex,KI)的调查[11]。②潮热汗出评分:由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综合近20年公开发表的“更年期综合征”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制定了潮热汗出评分表,包括潮热汗出的次数、潮热持续时间、汗出量。③运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所制定的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身症状调查[12]。

1.3.2 性激素检测仍有月经的患者于经行2~3 d、停经3个月以上的某日上午,空腹平静状态,抽取肘部静脉血2 ml,送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检测E2、FSH、LH。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变量,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者,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数据中血清雌激素(E2)检测值出现<20的不确定值,故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比较绝经综合征肾阳虚组和围绝经期正常组之间E2、FSH、L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综合征肾阴虚组和围绝经期正常组之间E2、FSH、L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综合征肾阴虚组和绝经综合征肾阳虚组E2、FSH、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血清E2、FSH、LH水平比较 (例,

2.2 研究组患者(105例)不同中医证候病情分级构成情况比较按KI评分进行分度,肾阳虚轻度患者比例为54.9%,中度患者比例为45.3%;肾阴虚轻度患者比例为71.2%,中度患者比例为28.8%,2组中均未见重度患者。2组证型患者的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而言,肾阳虚患者中轻度患者较肾阴虚少、中度患者较肾阴虚多的趋势。见表3。

表3 研究组患者(105例)疾病程度构成情况比较 (例,%)

2.3 肾阴阳虚、肾阳虚患者全身症状评分比较肾阳虚组畏寒肢冷、关节冷痛、眩晕、目涩、心悸、气短、四肢不温、胆怯易惊、胸闷发病多于肾阴虚组,肾阴虚组心烦、手足心热、盗汗、发病多于肾阳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肾阴虚、肾阳虚患者全身症状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雌激素主要来自于卵巢。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卵巢功能不断衰竭,卵泡加速闭锁,激素水平也发生变化,其中雌激素先短暂上升后持续下降,后趋于稳定。卵泡刺激素则在生育晚期缓慢升高[13],绝经前后迅速升高,绝经前期可为生育期的3倍,绝经后期可达15倍[14]。促黄体生成素上升,绝经后期可为生育期的5倍。由于激素水平波动,出现了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症状的发生率在不同研究中不等,为53%~75%,症状可持续数个月至绝经后10年不等,并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E2水平明显降低,LH和FSH水平明显上升,研究组之间激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激素对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指导意义,对于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微观辨证没有指导意义。

通过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之间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肾阳虚患者中度患者比例(45.3%)较肾阴虚患者(28.8%)高,肾阳虚患者轻度患者比例(54.9%)较肾阴虚患者低(71.2%),罗元恺[15]既往临床调查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肾阴虚者占75%,与本次研究结论基本相似。中医理论中,阳气占主导地位,《黄帝内经》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甚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都认为只有阳密的状态下,阴固的形态才会存在,生命才会不息,故阳密的失调对人体的影响最重要[16]。提示绝经综合征时,肾阴虚症状可能出现更早,而肾阳虚是其进一步发展而来,所以肾阳虚病情可能更重。在治疗绝经综合征时,补充阴液的同时,也要固护阳气,注意阴阳双补,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将研究组症状进行比较,由于肾阳虚和肾阴虚患者在分组时并不能将纳入标准中的症状绝对区分,所以将纳入标准中的症状也列入比较范围。比较后发现,肾阴虚组心烦、手足心热、盗汗发病多于肾阳虚组;肾阳虚组畏寒肢冷、关节冷痛、眩晕、目涩、心悸、气短、四肢不温、胆怯易惊、胸闷发病多于肾阴虚组。中医认为,藏精而起亟也,阴精藏于内,上可至巅顶,下可达足跟,维持生物体上下通达的生长需要。肾阴亏损,肾水不能上养心阴,水火失济,扰动心神则见心烦;阴虚阳亢,虚火内生,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肾阳作为一身阳气之本,为脏腑功能,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提供基础。反之,阳气亏虚的患者容易出现功能低下的表现。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患者肢体冷痛的发生;阳气不舒,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胆怯易惊等心胆症状[17]。

本研究进行了105例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症状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绝经综合征肾阳虚患者较肾阴虚患者病情重。血管舒缩症状在肾阴虚证中较肾阳虚患者更明显,肾阳虚患者较肾阴虚患者全身机能减退症状更重。肾之阴阳互根互用,症状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在辨证施护的同时,阴阳双补,水火相济,补阴不忘固阳,温阳兼滋阴液。本研究将中医的证候与现代医学对于疾病和症状的认识相结合,有利于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诠释和理解中医证候,有利于在绝经综合征中医治疗中根据不同症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从而给予不同的辨证施治考虑。

猜你喜欢

肾阴虚肾阳虚绝经期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龟甲胶对肾阴虚大鼠抗氧化活性和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肾阴虚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