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证治疗晚期消化道癌患者肿瘤相关性疲劳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1-17时长安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疾病

时长安

消化道癌症是临床病死率极高的多发性肿瘤疾病,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外科手术,然而,在患者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以后,大约有一半患者的病情会发生转移现象,发生了病情转移的患者往往其身体状况无法接受二次手术。也有一些患者由于在发病早期并没有出现特异的临床症状,因而发现的较晚,并且在发现的时候已经不能够采用手术治疗了。此时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只能通过化疗来控制病情。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的饮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身体状况会非常差,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的方法受到了医患的高度重视,对于晚期消化道癌的治疗,要求不良反应尽量小并且尽可能将患者的生命进行延长,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往往会出现疲劳的并发症,患者手术以及化疗后会感觉到严重的疲劳,其疲劳的症状常常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对于疲劳症状的患者并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其疲劳与患者的贫血,白蛋白水平下降,患者心理上的压力有着很大的关联[1-3]。为了找到更好的治疗措施,中医治疗引起了医学临床的注意,中医辨证治疗是被应用在该病治疗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案,为了观察此中医治疗的疗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了一次研究试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试验观察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89例)和对照组(61例)。试验组男女比例40∶49;年龄21~79岁,平均(52.71±15.68)岁。对照组男女比例31∶30;年龄19~80岁,平均(51.64±16.77)岁。2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试验。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全部经过细胞学以及CT和X线的检查,并且其病理学显示其为晚期消化道癌且患者均有病灶存在。排除标准:癫痫、有大出血危险以及恶液和发热的患者;过敏以及有创伤和溃疡的患者;有心脑疾病患者;妊娠期的患者。

1.3 方法2组患者给予同样的西医治疗,静脉滴注8 mg羟喜树碱,滴注4 h,滴注20 mg的顺铂以及氟尿嘧啶500 mg/m2,每天均滴注1次。给予患者亚叶酸钙片60 mg/d口服,口服每天的时间为在滴注氟尿嘧啶的之前1 h以及之后的3 h和7 h。该治疗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持续2个疗程。治疗的过程中注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灶和心电图情况进行严密的监察,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①对患者进行情志的护理,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会比较频繁地出现,而且患者焦虑,悲观等负面的心理也会经常产生,此时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耐心的疾病知识讲解,多和患者沟通,疏导消除患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使其产生信任感,因而患者的依从性加强促进临床疗效。②对患者疼痛的处理,疼痛会使患者的应激心理更强,影响其生活的质量。对此医护人员要按摩患者的穴位,施行艾灸的疗法,这样可以使体质增强进而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其产生了双向调节的作用,对于患者疼痛的缓解十分奏效,不仅能将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而且不会有毒副作用。③其中医辨证的治疗要有针对性,做到对症治疗,对于血瘀且气滞的患者,给予疏肝理气化瘀活血的治疗,治疗可以使用化瘀汤,将桃红、逍遥散和四物汤给予患者煎服。内蕴热毒的患者要给予凉血且清热的方法治疗,可使用大黄汤辅助治疗;如果患者肝肾阴虚,可使用滋肾养肝以及化瘀利水的方法治疗,不让患者有辛辣食物的摄入,防止患者受到风寒,避免患者的病情加重;对于肝气郁结的患者可以对其使用理气疏肝的治疗,可以使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川楝子散治疗,用水煎服,每天口服1剂,同时可以给予耳穴压豆以使患者的症状缓解。④给予患者综合的中医治疗,可指导患者进行中医的气功运动,使患者的起居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使患者的血液能够畅通,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得到提高。医务人员对于患者的体征变化要给予严密的监察,“四诊”要勤于进行,时刻了解患者的病情,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对患者的脉象要勤于诊断,若出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

1.4 观察指标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标准,其标准参照WHO化疗的疗效标准。CR为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完全的缓解;PR为患者的病情一部分得到了缓解;SD为患者的病情没有好转变化;PD 为患者的病情出现了进展。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下降、外周神经毒性、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恶心、局部反应、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以及转氨酶升高等。对2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CD8+以及NK进行检测并对2组患者的改善水平进行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使用QOL-C30评分系统对患者治疗后的心理健康、情绪职能、生理职能以及角色职能和认知功能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分数。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相关性疲劳的情况,观察的项目包括中度疲劳、重度疲劳、贫血、甲状腺功能减、血白蛋白减少[4-7]。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试验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试验组治疗的各个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2.3 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情况试验组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情况比较 (例,

2.4 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试验组治疗后的QOL-C30评分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例,

2.5 肿瘤相关性疲劳情况试验组治疗后的肿瘤相关性疲劳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经治疗后肿瘤相关性疲劳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消化道癌是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很难治愈的肿瘤疾病,年龄越高,其发病的机率也会随之增加,消化道癌到了晚期则更加难以治疗,并且很容易发生癌症转移的情况,癌细胞一旦转移与淋巴细胞合并或者向肝脏转移,加之如果患者的胸腔内以及腹腔内伴有积液的存在,这样的患者往往不能够再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有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常常还会伴有高血压,或者合并肺气肿的疾病,也有一些伴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患者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其治疗起来更加困难,常规化疗很难实施[8-12]。在现代临床上用于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的方法较多,药物的种类繁复,然而即使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也未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其出现的不良反应还较多,患者痛苦不堪,因此,对于晚期消化道癌的整体治疗效果急需改善。

肿瘤相关性的疲劳是几乎每个肿瘤患者都会出现的普遍现象,且肿瘤疲劳还具有着主观以及持久性。然而不同的是此类的肿瘤相关性疲劳是无法通过使用肿瘤疾病的治疗来缓解的,而且休息睡眠也同样达不到缓解的作用,而且这种疲劳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极为严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美国的NCCN将这种肿瘤相关性的疲劳解释为这是一个可以让人的痛苦持续不断的主观感受,患者感受到自己的情感、意识以及认知是出于疲惫或者是疲倦的状态,和肿瘤的治疗以及肿瘤本身不能构成比例的近期的活动,同时,对身体机能进行干扰,使其不能和寻常一样正常运转。肿瘤相关性的疲劳在肿瘤患者中十分常见,按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肿瘤的机制可分为混合型、中枢型、运动型以及外周型的肿瘤疲劳,将该疲劳按照出现的部位可将其分类为局部性和全身性的。即使在正常人中也会有大约30%的患病率,而肿瘤疾病的患者则会达到99%,患者常会产生极为强烈的疲劳感觉。也就是在肿瘤相关性疲劳里面其疲劳的症状会表现出来,而且该疲劳的程度会成倍地被放大。且无论出于那个年龄段,其患者出现肿瘤相关性疲劳的机率都十分大,并且在对肿瘤疾病进行康复治疗期间,此过程会大量消耗患者的精力,由此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功能。迄今为止,对于肿瘤相关性疲劳的治疗上具有复杂的西医发病理论,其理论在神经、免疫以及内分泌的领域均有涉及,因此治疗过程分类复杂,且效果不佳,除了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外还没有明显的突破,临床效果很不理想[13-15]。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有效缓解其肿瘤的相关性疲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的辨证治疗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和疗效,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在中医理论的认识中,按照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肿瘤相关性疲劳的临床症状特征,可以将其理解归纳在虚劳证候之上。中医理论对于虚劳的阐述与美国NCCN的定义基本一致。其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被阐释为:“精气夺则虚”,在临床上可将此看做是虚劳的纲领。之后在《难经》中提出了治疗虚劳的纲领性方法,其方法以辨证治疗为主。此外,在《金匮要略》中其作者张仲景第一次将虚劳作为病的名字提出,并且指出,如果人体的气血虚损就会导致疲劳的产生,所以可以通过对肾脾的补益进行治疗和缓解。之后在隋朝医家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第一次分门别类地对虚劳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其系统地阐述了虚劳的成因以及各类虚劳的临床证候表现。之后到了金元时期,对于虚劳理论的认识则在各个医家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更加有效地对其进行治疗。其中,明代的汪绮石为虚劳专门著书,其书中介绍治疗虚劳需要从肾、肺和脾3处入手,此为治虚的3个根本。而李东垣所提出的形体劳倦是由脾部疾病所导致的,此为最得要领的说法。因此,通过多个中医著作的介绍可知,虚劳主要是由于人体脏腑的功能退化,人体的阴阳不调,血气亏损所导致的不足以及虚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在《理虚元鉴·虚证有六因》中可以找到系统全面的归纳总结。该著作中指出人体出现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病因在人体进行作用而导致的,其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因素,外感、境遇均可引起虚劳,痘疹过后的患者,以及用药不当,久病不能康复等都可以将虚劳的症状引发。在中医上同样将其归属为多个疾病症状同时兼有的疾病,绝大部分的患者实证比较少,而多为虚证,最多表现为气虚,之后是血虚。如果是实证,则主要原因为患者的脾脏被湿邪入侵所导致的。而在中医领域的理论中肿瘤相关性疲劳从属虚证的范畴,手术治疗以及生物调节剂,化疗以及放疗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了各式的损伤,使机体功能不能正常运行,出现各式的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因此,根据中医中的损则益、虚则补的治疗理论,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肿瘤相关性疲劳的治疗要以补益为基础。在补益的过程中,对于不同患者不同脏腑功能的受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根据患者的病理属性选取养阴益气,温阳补血发热治疗方案。为了观察其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于患者肿瘤相关性疲劳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了相关的观察试验,其试验的结果充分证实了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晚期消化道癌患者肿瘤相关性疲劳的疗效显著,治疗后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其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显著较常规西医治疗具有优势,试验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症、贫血等与疲劳相关的症状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16],因此表明,中医辨证治疗对于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相比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综上所述,由于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肿瘤相关性疲劳其疾病机制复杂,而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显著,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被降低,肿瘤相关性疲劳的程度明显好转,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对于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消化道肿瘤疾病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ceRNA与肿瘤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