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1-11-17黄国榕林震群张毅娜黄泽辉张婷婷王珊娜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摄入量气虚大肠

黄国榕 林震群 张毅娜 黄泽辉 张婷婷 陈 熹 王珊娜 程 凯

随着生活水平改善,人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加,将肠镜检查纳为体检项目日渐被接受,但肠镜检查中发现大肠息肉的逐年增加,大肠息肉普遍被认为是大肠肿瘤的危险因素,在最新的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我国结直肠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第3和第5,且均较前年升高。所以,积极寻求大肠息肉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特征,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课题收集了2018年8月—2020年8月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住院部及体检科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大肠息肉患者共200例,并收集符合课题纳入要求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共200例。本课题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同意通过。根据课题需求及文献资料,将信息采集表分为一般资料、精神因素、饮食习惯、体质问卷表及粪便钙卫蛋白等方面。一般资料主要为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有无结肠癌家族史、有无胆囊息肉、大便性状(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大便次数、吸烟饮酒等信息,精神因素主要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等信息,饮食习惯主要运用膳食调查24 h膳食回顾法及部分食物模型收集膳食结构、食盐的摄入量等信息制定信息采集表。体质问卷表以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1]为标准。通过问卷调查并用电脑填写方式完成大肠息肉组及健康组的数据收集工作,进行2组比较统计分析。

1.2 诊断标准

1.2.1 结肠息肉诊断标准符合电子结肠镜下诊断标准,严格依据林三仁编著《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2]进行内镜下诊断。

1.2.2 大肠息肉病理诊断标准参照《全国大肠癌病理研究统一规范》[3]病理诊断为大肠息肉范畴。

1.2.3 体质分型标准以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1]为标准,将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类型。

1.3 纳入标准

1.3.1 大肠息肉试验组①符合患者本病的西医诊断标准,且不纳入在排除标准中的患者;②性别不限,年龄限定在18~65周岁;③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并配合课题的患者。

1.3.2 健康组经肠镜检查且其他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无心脑肾胃肠等疾病史的,签署书面知情同意并配合参与课题的健康人员。

1.4 排除标准①经检查证实为存在肠道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等引起肠道炎症的疾病;②有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影响粪钙卫蛋白结果;③患有肝脏、胆囊、胰腺等严重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④具有严重的血液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或其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⑥患有智力或行为障碍等精神者。

1.5 病例脱落及终止标准①依从性差,不愿意继续进行试验,提出退出试验者;②未按协议规定接受相应检查导致临床试验中发生了严重偏差者;③息肉切除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其他严重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

1.6 统计学方法根据信息采集表格收集信息及数据,按统计学要求录入至IBM SPSS 26.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分别进行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选出差异性指标,再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患大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平α=0.05,即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本课题从脾胃病科门诊、病房及体检中心收集200例大肠息肉患者有男性119例,女性81例;平均年龄为(45.52±11.51)岁。健康组有男性99例,女性101例;平均年龄为(46.20±11.84)岁。其中大肠息肉患者男女比约1.49∶1,2组的性别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年龄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9种中医体质的分布。见表1。

表1 体质分布 (例,%)

2.2 危险因素筛查将所收集的表格内的SAS、SDS、PSQI、大便次数、粪便钙卫蛋白、谷类进食量、蔬菜类进食量、水果类进食量、禽肉类进食量、鱼虾类进食量、奶类摄入量、豆类摄入量、油类摄入量、食盐摄入量等,进行2组秩和检验,得出患大肠息肉组与健康组在蔬菜类、水果类摄入量、油腻类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无肥胖(BMI>25 kg/m2)、有无吸烟、有无饮酒、有无胆囊息肉、大便性状(布里斯托大便分类)及9种体质通过χ2检验,得出2组在肥胖、吸烟、胆囊息肉、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大肠息肉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现将大肠息肉体质及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胆囊息肉、肥胖、蔬菜摄入量、水果摄入量、油类摄入量、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在多因素分析中有统计意义,B值为正数,吸烟、胆囊息肉、肥胖、油类摄入量、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是危险因素;B值是负数,具有保护意义,蔬菜摄入量、水果摄入量、平和质可能是大肠息肉的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大肠息肉体质及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体质方面

3.1.1 平和质平和质是大肠息肉的保护因素,中医认为平和质是人体阴阳平衡,脏腑经络功能正常,对于环境适应力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强,患病率低。但要做到平和质,除了先天的禀赋外,后天的调养非常重要。在《黄帝内经》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言外之意就是要达到平和质,要效法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和特点,调养身心,要施行适宜的养生术,如按跷、吐纳、导引等,在饮食方面既要讲究饮食规律,节饥饱,又要重视饮食的五味调和,避免偏嗜;在工作、生活中不要太过劳累,讲究适度;季节变化要注意保暖适宜,避免外感;也要注重精神方面,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形神俱健,保持平和质。

3.1.2 气虚质气虚质是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生化不足时容易出现形体偏胖或消瘦,面色苍白,懒言少语,体倦乏力,精神不振等表现。秦艺文[4]在中医证素研究中发现结肠息肉的病位以脾为主,气虚是重要的病理因素。刘杨等[5]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气虚质的结肠息肉可能与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紊乱。通过中医药的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运动、穴位等保健方法有利于调整气虚体质。

3.1.3 痰湿质中医认为息肉为有形之邪,在古典医籍中属于“肠瘤”“肠覃”等范畴,丹波元简[6]认为“肠中垢滓,凝聚生息肉,犹湿气蒸郁,生覃于木,故谓肠覃”。在他的《素问识》中认为肠覃为湿浊垢滓所致。岳承会[7]发现痰湿体质的大肠息肉密切相关。独思静等[8]认为大肠息肉应该属于“腔内癥瘕”范畴,其病机认为为脾胃虚弱,痰浊等病理因素结聚所致,建议运用健脾除湿、化痰消瘀为主要治法治疗本病。肖古月[9]发现在结肠息肉癌变过程中,癌变的中医证素上,湿、阳虚增多,也提示着通过体质辨识,早期发现痰湿体质,通过体质调摄,可能会减少癌变风险,有利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1.4 湿热质王新亭[10]认为大肠息肉的病位在大肠,与湿、热为密切相关。在湿热质的大肠息肉中,伍登煇[11]发现湿热质大肠管状腺瘤Survivin基因表达较阳虚质高,而Survivin基因的基因表达与大肠癌变呈正相关。所以湿热质的大肠管状腺瘤存在癌变风险高于阳虚质。如何预防和调整湿热质体质,张东岳教授认为大肠息肉的主要病机是湿气下注大肠,湿邪壅滞,部分可郁而生热,热壅血瘀所致[12]。在大肠息肉在辨证分型上主要分成湿热蕴结证与脾虚湿盛证,提出了清热解毒化湿,益气去胬消息的治法。这为我们湿热质的调整提供了思路,通过中医辨证,运用清热解毒等治法,调整中医体质,预防湿热质大肠息肉患者的复发及癌变。

3.2 相关危险因素

3.2.1 吸烟吸烟是大肠息肉的重要危险因素。莱斯利等学者发现吸烟是大肠锯齿状息肉的危险因素,而大肠锯齿状息肉具有明显的恶变倾向[13]。娜奥米·弗利斯-伊萨科夫等学者也发现除了吸烟与息肉相关外,还和吸烟时间关系密切,与吸烟的强度和戒烟是无关的,特别是吸烟超过20年的与远端息肉密切相关,特别是远端锯齿状息肉呈强相关[14]。所以不吸烟或者及早戒烟对避免结肠息肉,特别是锯齿状息肉是有益的。

3.2.2 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胆囊内向胆囊腔增生组织,大多为良性组织,但临床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与大肠息肉具有相关性,高爽等[15]还发现腺瘤性大肠息肉较非腺瘤性大肠息肉更多见。而在近5年的国外文献中也发现合并有脂肪肝的胆囊息肉患者的直肠癌风险增加[16]。针对体检过程中有胆囊息肉的人群,有必要行肠镜筛查排除是否有大肠息肉等病变。

3.2.3 肥胖肥胖和许多疾病相关,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但肥胖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不能被忽视,存在肥胖情况下的人群,其大肠息肉危险因素是增加的[17],肥胖除了是大肠息肉的危险因素外,肥胖症是结肠腺瘤、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18,19],加强对肥胖症筛查及积极控制体质量可能对于预防及减少大肠息肉及大肠癌拥有意义。

3.2.4 饮食结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结肠息肉[20],在《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结构的平衡有助于人体,但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却不利于人体健康。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业化水平提升,人民越来越少摄入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取而代之的是高热卡的糕点、麻辣烫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这也导致结肠息肉增加的原因之一。但国外在动物实验研究[21]中也发现,摄入油类的种类很关键,橄榄油及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抑制老鼠肠息肉生长,也说明合理的生活饮食结构可能有助于预防大肠息肉及癌变发生。

综合上述,在《黄帝内经》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对于拥有吸烟、胆囊息肉、肥胖、油类摄入量、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等引起大肠息肉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应该要积极去肠镜筛查及干预,预防大肠息肉的出现及癌变。同时也提示“阴平阳秘”的健康人群,要保持膳食纤维的摄入,杜绝吸烟等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摄入量气虚大肠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营养与健康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