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一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培养之研究

2021-11-10刘金艳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学习习惯高中语文

刘金艳

摘要:高一阶段是整个高中时期语文学习打基础的关键阶段。高一的学生若想要有一个好的语文学习成效,离不开日复一日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高一语文教师应当予以重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培养。首先,高一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其次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积极讨论的习惯;最后,还应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较初中时期的难度有所提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高中的课业压力繁重,学生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发生。高一阶段的学生经过了中考,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为提高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效率,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虎添翼”。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握好这一“黄金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们在高中时期的学习成效更好,打下牢固的语文知识基础,不负学习时光。

1、培养及时预习的习惯

众所周知,从高一开始,学生的课程压力愈来愈重,高中语文课文篇幅较初中时期有所增加,知识范围也进行了相应的扩大。因此,对高一学生而言,课前预习有助于其提前了解课程相关内容,提前“消化”一部分课程知识,从而减轻学生负担。

例如:在讲(《短歌行》,人教版)这一课程之前,教师可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短歌行》的作者曹操写下这首诗歌的背景和中心思想,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是节省教师正式上课时进行背景介绍的时间。有的学生不知道具体的预习方法,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学生如果在预习《短歌行》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字词,例如“呦呦鹿鸣”等,可以先自行查找(网络或词典),提前做好标记,在正式上课的时候留意教师教授相关要点。对于预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在十分钟内对学生就之前布置的预习范围进行一些提问,其目的是为了确认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效的预习,若学生没有及时预习且人数较多的,教师可以用十五分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2、培养积极讨论的习惯

當前,我国大多数高中语文课堂的气氛常常是“死气沉沉”的,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可能是学生普遍比较害羞,不太愿意大胆表达,也可能是语文学生的压力较大,提不起兴趣面对。因此,教师要多想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课堂积极发言探讨的习惯。

例如:在讲到(《沁园春·雪》,人教版)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提问,其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知识要点。教师可以采取抽签的方式,让各个小组的学生派代表进行回答,最后,由教师进行一个综合性的总结。教师可以就文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学生分别列举不同朝代的能人志士及对人生有哪些启发意义,讨论的时间是10-15分钟。通过此次课堂讨论,教师也可以间接地了解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学生是否有认真阅读课文内容。教师在面对学生多种的回答时,要多给予肯定,对于积极讨论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夸奖,主要是不打击学生对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可以达到一个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教学往往会针对某一问题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但这个答案有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如今,我国教育越来越提倡开放式教学理念,答案也趋向多元化,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人云亦云。

例如:在讲到(《雷雨》,人教版)这一课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关于故事中的各个人物性格特征的见解,至于答案的对错暂不过多讨论,只要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言之有理即可。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个别学生不喜欢主动进行思考,对教师的讲解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公布“正确的”答案。而高一的学生的思维较初中更加成熟,独立思考的能力十分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牢牢地把握学习的主动权,进而让学生有更有信心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因此,学生在对于文中人物“蘩漪”、“鲁大海”等人的评价,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要是经过了本人独自认真思考过的评价,例如有学生认为蘩漪是新时代妇女解放的代表,有的学生不这么认为,教师不要一律地否认学生的观点。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需尊重他们的发言,给他们思考的自由和空间,让其通过课文有更深的探索和思考,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4、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一直以来,教育部都鼓励高中学生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理由是课外阅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知识体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语文阅读学习最重要的就是阅读量的积累,故教师要适当安排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增长课外知识。

在讲到(《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人教版)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屠呦呦40多年努力进行科学研究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青蒿素的由来背景,了解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这些报道,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运用于自己的语文写作之中。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到我国科学家的不畏艰难、不计名利的优秀的精神品质,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如今,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课外阅读提供了便利,教师也可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上分享相关的阅读资料给学生,并与学生一同交流阅读的内容。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量的积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要坚持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习惯,让这些好的学习习惯伴随学生终生。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在日常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起到一个监督指导的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好好坚持这些习惯,教师要想办法了解其无法长期坚持的真实原因,并与学生交流解决方法,鼓励学生继续坚持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学生坚持了这些细小的学习习惯,习惯成自然,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才可因此得到一个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刚.探究高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5(2).

[2]袁杰.高中语文自学习惯培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学习习惯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