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精”构式的认知语义研究

2021-11-10李奕贤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构式网络流行语概念隐喻

提要:“戏精”“柠檬精”“猪精”等都为近些年来十分流行的网络词汇,它们传播速度快、使用频率高,本文就网络流行的“X精”词汇表达进行了详细的语义内涵分析,阐明其构式义和探寻其构式的扩展,发现此类新构式的出现离不开识解与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最后认为此构式的扩展和流行的背后原因是精制码效应和语言经济原则,也借此引发人们对于语言规范的思考。本文立足于“X精”构式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学界更多知名学者对此类新型网络流行用语的关注。

关键词:X精;构式;概念隐喻;语言规范;网络流行语

“X精”一直都出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妖精”“狐狸精”“白骨精”等构词。到了2015年左右,此类构词模式得到了新发展,继“蛇精”之后,“戏精”“杠精”“柠檬精”等先后被《咬文嚼字》《人民日报》等中国主流报刊媒体评为2017年、2018年、2019年年度热词。发展至今,“X精”构词模式形式多样,且还在迅速衍生中,其语义内涵也发生了改变。有关“X精”这一构词,学界的研究还较少,收录进CNKI的仅有18篇,一些学者从类词缀化角度探究,如宋珍珍(2019),极少数学者从认知语言学方向进行解读,如周飞、沈莹(2019),此领域研究空间仍十分广阔。本文运用BCC语料库、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电子图书馆和新浪微博,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对“X精”进行分析,引发学界对此类构式的更多关注与讨论。

一、“X精”构词的语义内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精”的定义,我们认为“X精”的“精”最早源于“妖精”,指迷信传说、志怪小说里的妖怪、鬼怪,通常表示贬义,但也有表中性的例外,如《西游记》中金星来请孙悟空那一段,在句(1)中未带贬低色彩。“妖精”的下义词 [ 名词 - 精 ] ,例如“狐狸精”“白骨精”“兔精”,也都来自于古代神话、小说中,在明代以前分别指由狐狸、白骨、兔子修炼幻化成人形的妖怪,人们持深恶痛绝的态度,见句(2)。到了清代,语义有所变化,“X精”的语义由幻化成人形并与人交往的妖怪引申到了具有此类妖怪最鲜明特征的人上,如句(3)借用狐狸妖精身上美貌邪魅的特征去形容同样貌美被认为会勾引男性的女性,仍明显为贬义。现如今,“X精”构词中性和褒义的使用情况有所增加,如句(4),但具体还需视语境而定。

(1)这番比前不同,威风凛凛,杀气森森,各样妖精,无般不有。 (《西游记》第四回)

(2)少时,杨戬解九头雉鸡精,雷震子解九尾狐狸精,韦护解玉石琵琶精同至帐下。三妖跪于帐前。子牙曰:“你这三个业障,无端造恶,残害生灵,食人无厌,将成汤天下送得乾乾净净……” (《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

(3)王夫人道:“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更是狐狸精了!上次放你们,你们又不愿去,可就该安分守己才是;你就成精鼓捣起来,调唆宝玉,无所不为!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4)老师抚摸她的头发,爱怜地说:“你这个狐狸精又回来啦!”衢州中学的老师管周迅叫“狐狸精”。 (都市快讯,摘自BCC语料库)

除老词新义之外,更多“X精”构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猪精”“腿精”“睫毛精”“柠檬精”“杠精”“戏精”“作精”都是较高频率使用的网络词汇。依据以下语料来看,“X精”的语义色彩逐渐从完全的鄙夷讽刺转换到自嘲调侃甚至幽默夸赞上,分别见句(3),句(5),句(6)。

(5)2月24日,山西临汾,一则父亲为女儿建造雪滑梯的视频走红网络,网友纷纷变身柠檬精,感叹都是别人的爸爸。 (《頭条新闻》,摘自新浪微博)

(6)全员大长腿好养眼,这些人都是什么人间腿精啊。 (摘自新浪微博)

以上都是语义引申的结果,“X精”如今语义色彩从单一变为复杂,读者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判断和解读。

二、“X精”构式语法解析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的提出是认知语言学派的重要贡献之一。Goldberg提出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Goldberg,1995)。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作为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Fi,Si>,Fi的某些方面或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从已经确立的构式中精确地推导出来时,C就是一个构式(Goldberg,2003)。张韧(2007)曾结合众多学者观点,列举了构式的七种用法,其中就包括规律性的构词模式,如汉语 [ 动词 - 者 ] , 英语 [ V - er] 。形式上“柠檬”加“精”不等同于现在“柠檬精”普遍为人所理解的意思,即意义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叠加,由此可见,“X精”确是构式。

(一)构式义

根据收集到的语料,X包括以下词语:狐狸、蛇、猪、鸽子、柠檬、腿、睫毛、腰、戏、杠,除此以外还有舶来词汇sense。它们大部分为名词,小部分为动词。名词中又分动物、植物和人的身体部位。X既有单音节,也有双音节。虽X的词性和音节数各不相同,但在构式压制的作用下,X都是描述性修饰成分。原先“X精”总是指由妖修炼成人身、真实存在的鬼怪,后“X精”常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这时已是新的构式,产生了新的构式义。如“狐狸精”指像狐狸一样妖媚迷人的人,见句(3)(4);“猪精”最早的网络流行义是像猪一样貌丑肥胖的人,见句(7),说话者用于攻击嘲讽别人,走红以后人们进一步引申出句(8)“像猪一样贪吃或懒惰的人”的意义;“腿精”“睫毛精”“腰精”是指腿部、睫毛、腰有突出优点的人,意思分别是腿生得细长笔直的人、睫毛浓密纤长的人和腰细的人,如句(6)。“柠檬精”一词更为复杂,柠檬最大的特征是味道酸,感官上的酸在中国语言文化中有嫉妒羡慕的情感意义,见句(5)。

(7)我服了这群猪精了,自己长的丑还不允许别人长得漂亮吗,恶意这么大你们得到了什么啊? (摘自新浪微博,2020年9月6日)

(8)假期结束了,假期没有坚持锻炼身体,没有坚持看书,我还是那个喜欢半途而废的猪精。 (摘自新浪微博,2021年3月5日)

简单概述来说,“X精”指一类人,网络热词“X精”是说话者借用X的最大特征对主体人类作的评价,带有调侃或讽刺意味,评价的情感可褒可贬可中性,由具体语境把握。

(二) 构式的扩展

作为一种构式,如果使用频率高,它就会固化;在固化过程中,一些常见的同现成分也会同步固化,形成一种构式的扩展,扩展的结果是构成复句的紧缩形式(吴为善、夏芳芳,2011)。“X精”构式应用广泛,形式也得到了扩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搭配名词成为新的复合词,比如“蛇精脸”“猪精女孩”,二有同现成分“本”和“精”,比如“猪精本精”“戏精本精”“柠檬精本精”。此两类构式的扩展也再次证明了此构式的创造性。

三、“X精”构式的认知机制

要想要理解此构式的意义,离不开认知中的识解(construal)和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识解是指说话人心里形成和建构一个表达式的语义内容的方式(文旭,2007)。“猪精”意为贪吃/丑陋/懒惰的人,读者和听话者若能理解说话者、明白说话者的意图,就经过了对“猪”的识解,有意图地从百科知识中选择了其“贪吃/丑陋/懒惰”的特性并加以凸显(即识解)。“柠檬精”也要先通过识解柠檬的酸味,再采用概念隐喻(也为通感隐喻)从味觉域映射到情感域来表达羡慕嫉妒的情感,再将X和“精”概念化整合,才能达到对“柠檬精”。有充分的理解。“戏精”原指精通表演的人,现常用来评价在生活社交中喜爱作秀以博取关注的人,将此词从职业域(戏剧演员)映射到社交域(交往中爱演戏的人)。可见通过识解和概念隐喻,其语用作用才能得到发挥。

四、“X精”流行原因

“X精”凭借其简洁又传神的特点,在网络上流行多年,且仍在进一步发展创新。这是对精制码效应的有力佐证。“精制码效应”由社会学家八兹尔·伯恩斯坦提出,他认为语言使用有两种变体(语码):精制码和限制码。方清明(2011)称精制码是指其意义的表达不太依赖于语言外的环境,并允许说话人在表达时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比如“柠檬精”可解释为“羡慕某事或某人的人”,但为什么前者使用广泛而后者没有呢?因为语言在满足表意的基本交际功能外,还要达到语用学的效果,以此扩大交际能力,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下产生“出乎意表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功效。同时这样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符合语言不断简化的趋向,方便使用者使用、传播、仿拟与扩展。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新的表达构式层出不穷,一方面这利于词汇的创新与革命,另一方面也导致传统的语言规范不断受到挑战。随着网民上网的低龄化趋势愈发严重,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人们混淆网络用语和书面用语的情况。由此可见,网络用语是一把“双刃剑”,既是鼓励也是警醒,冯志伟(1999)认为要“只肯定积极的变异,指出消极的变异,对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错误必须予以纠正”。专业学者应当对网络流行用语有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X精”这一构式的研究,也印证了一些常用构词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在词原义的基础上拓展出新义和新表达,思索了其流行背后的原因,对之后学界探索构式和研究网络用语有一定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方清明 2011 《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 暨南大学.

冯志伟 1999 《应用语言学综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宋珍珍 2019 《论“精”的类词缀化现象》,《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第3期。

吴为善、夏芳芳 2011 《“ A不到哪里去”的構式解析、话语功能及其成因》,《中国语文》第4期。

文旭 2007 《语义、认知与识解》,《外语学刊》第6期。

张韧 2007 《认知语法视野下的构式研究》,《外语研究》第三期。

周飞、沈莹 2019 《基于语料库的网络语“X精”流行构式与认知解读》,《新闻知识》第7期。

Goldberg, Adele 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ldberg, Adele E 2003 Constructions: 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外国语 3.

BCC语料库网站 http://bcc.blcu.edu.cn/hc.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电子图书馆 http://ctext.org/zhs.

作者简介:

李奕贤(1998-),女,汉族,安徽淮北人,陕西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翻译学,语言学。

猜你喜欢

构式网络流行语概念隐喻
明辨概念,确立学科研究范式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简论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语言的单位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