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数数学与农场劳动相整合的策略

2021-11-10张佩佩

文学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小学数学

张佩佩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相整合,提高孩子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增强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介绍小学数学学科与劳动教育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农场劳动教育

小学阶段是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不断扩大,很多孩子很少参与农场实践劳动,在农场劳动活动经验方面非常匮乏,学生对各种农作物以及蔬果青菜认识不清,对它们的种植过程更是不了解。但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愈发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校园农场的开展让学生获得自己动手、自我生活的能力,学生能体会农场劳动的辛苦和喜悦,养成会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一、劳动教育概述

所谓劳动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热爱劳动和学会尊重广大的劳动人民,从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掌握劳动技能,而且有着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升综合能力、锻炼强健体魄、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路径。

二、小数数学与劳动教育相整合的策略

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各学科老师要整合学科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不仅有收获劳动的快乐,还要提高学科知识的水平,提高各学科核心素养,以下是关于小学数学学科与劳动教育相整合的策略的几点建议。

1.根据数学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劳动课程

小学六年时间,可以把一二年级分为低段,三四年级分为中段,五六年级分为高段。低段孩子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语言表达能力也弱,活泼爱动,可以设计一些观察类、简单计算类等劳动课程。例如:一年级孩子在学习认数时,可以让孩子到农场里观察,说出观察到的物体的数量,学生说种花生有两块地,可以用数字2表示;地里有三颗白菜等用3表示。让学生在农场里找物体的数量,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观察能力,也让孩子把生活和数学相联系,增强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中段孩子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可以设计一些难度相对提高的劳动课。如:孩子已经学习了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可以让孩子分小组去到农场进行测量、估算,给孩子提出要求,让孩子利用身上的尺估算出农场的长和宽,算出农场的长和宽,另外可以让孩子观察农作物每平方米可以种的菜苗,让孩子估算需要采购多少颗菜苗,知道每颗菜苗的价格,估算出农场菜苗的总价格,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素养。高段孩子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做的劳动课,如同一种农作物,通过观察比较,让孩子找出哪块地收成比较好。

2.根据数学教材知识设计劳动课程

教师要思考数学哪些知识可以和农场劳动教育相有效结合,数学与劳动教育相整合的过程中,既要有数学知识的收获,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水平,也要让孩子在劳动中发现数学并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类的图形与几何类知识、间隔排列、简单的周期、综合与实践类知识、解决问题类、统计与概率等数学知识可以和劳动相整合,设计时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顺序,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如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如:学习间隔排列类知识,让孩子观察农场,找出有间隔排列的物体,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孩子观察记录,计算、建模等核心素养。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孩子劳动意识

学校可以分年级组进行实践活动比赛,可以设计每个年级种同样的植物,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劳动实践水平,让孩子观察植物的长势变化,记录植物的生长规律,最后每个班级在计算哪个班级收成最好,班级的收成和付出的成本占的比例,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让每个班级学生种植芝麻,观察和记录每颗芝麻的株距和行距,如果要让芝麻的长势好,大约一平方米可以种几颗?学生要参与种植实验,然后观察,最后通过计算才能得到结果。孩子在种植过程中体会劳动收获的喜悦,也能提高孩子观察、计算等能力,数据分析等能力。

三、数学学科与劳动教育整合注意事项:

1.注意整合课程的有效性

要让孩子在劳动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让劳动收获有所提升,在实践得出理论,让理论也可以更好的指导实践,提高孩子研究问题、应用问题能力。如通过对种芝麻的实践,让孩子知道大约每平方米种几颗,芝麻的长势比较好,收成比较最多。如设计让孩子去用身上的尺去估算农场的每条边的长度,孩子们可以用测量一步、测量一庹、一脚,都能估算结果,在完成后要让孩子知道哪种方式估算的速度快和准确性高,让孩子体会解决问题要注重效率。

2.整合课程可实施性

学生进入农场会被各种事物所吸引,所以开始时老师要强调好学生的任务,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有些劳动课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观察芝麻,每棵芝麻占地大约多少,芝麻收成最多,学生必须要经历芝麻的完整的成长过程,这就需要老师让孩子做好记录,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备。

3.要让孩子全部参加,有效组织

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孩子单独行动课堂不容易控制,老师也不能及时解决孩子的问题,所以要把孩子分成小组,选出各组的优秀的小组长,小组长组织和协调小组成员进行活动,小组长负责组内答疑解惑,让孩子更能积极有效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訾双宏,吕秀梅.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宁夏教育,2019,(06):11-13.1

[2]李冬梅.小学数学和劳动技术教育整合——“按比例分配”教学实录[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0):77-80.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小学数学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