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建设逻辑源起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1-11-07邓文娟周书民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邓文娟 周书民

摘  要:逻辑源起研究是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基本问题和重要领域。本文对课程思政历史逻辑和课程思政建设理论遵循研究现状进行了脉络梳理,分析认为,课程思政历史逻辑源自西方知识道德思想、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尝试性归纳了课程思政建立的理论逻辑,包括立德树人理论、新时代德育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科学理论等范畴,以进一步揭示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律,为课程思政建設提供理论认知。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学术逻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6-0155-03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基础。针对课程思政内涵、理论遵循、建设路径等学术热点和建设困境,学界在极短时间内予以积极响应并取得了初步繁荣。对已有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深化认识,从历史的沉淀中梳理逻辑源起,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建设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其理论遵循和行动路向,既是提升学理认识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辨析

(一)西方知识道德思想

杜威在学校道德教育思想中强调“学校要从知识、感情和能力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公民人格”[1]。在西方教育与德育的思辨过程中,古典德育教育理论形成了其历史发展谱系,“学以进德”的西方知识道德论理论进路表明,大学课堂教学不能囿于知识内容传授,要通过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 将课程知识背后的“智慧与德性”呈现出来,由此来看,其理念与课程思政所倡导的理念具有内在的相通之处[2]。

欧美高校在课程教育实践过程中,以关爱、责任、包容等德性价值为引导,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发挥专业课程道德教育功能,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反思社会伦理道德等问题,并于实践的过程中习得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的能力,与之相比,尽管道德教育的具体内涵和实现方式仍是多元的,但高校思政教育要实现对人的教化和德性修养的提升仍是根本目的[3],这也体现了西方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

(二)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

马克思将存在论作为研究教育问题的理论前提,提出教育既要遵循生命成长和发展规律,也要避免将教育变为纯粹的知识传授的理论或认识任务,形成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存在论解读[4]。对此,有研究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和教育思想”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认为只有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标,促进通识课、专业课等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实现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5]。也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一个实践性议题,课程思政正是通过将思政教育元素内嵌入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之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和道德认同[6],将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都作为教育实践的载体,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传导价值和道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还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以“现实的人”的生命本题为逻辑前提,在事实世界之外为人类生存创设了一个专属人类的意义世界[7],而课程思政契合了教育构建学生意义世界的理念,是教育存在价值的一种人性解读[8]。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为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指明了方向[9]。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实效表明,实现课程的首要目标,需要在专业科学知识的传授中实现精神文化的价值塑造,这也是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思想价值,形成二者逻辑互构的基础[10]。

我国高校最大的特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其课程设置理应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相一致,即课程体系自然而然地蕴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追求[11]。有研究者认为,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这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时代要求进行改革,也需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整体性和目的性相结合出发,确立学生与社会之间辩证关系的课程思政体系,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时代新人,这既是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逻辑的必然[12],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新时代诠释。

二、课程思政建设理论逻辑遵循

(一)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理论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实质是教育理念的创新,也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理念转变与创新实践,这既要求课程教师主体自身首先要有学业成就和德性成就,也要求课程教师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有机融合,肩负起立德树人职责”[1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研究者注意到,在现代视域下,知识与美德呈现出偏离与促进并存的复杂现象,人们面临着知识与美德的困境,提出需要课程思政从中实现超越、使知识重新回归美德[14]。也有研究者从立德树人实践创新的维度,提出将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作,将立德树人理念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中,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推进机制,形成从课程思政建设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到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脉络[15]。

(二)寓德于课:新时代德育理论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责任主体需要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挖掘与德育知识体系的交汇点,在专业知识中传递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内容。一是教学主体的内在能动。以组合式、标签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课程思政建设以及教师的思政意识、素养等个体因素差异,往往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不高、效果不好。有研究者据此提出,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理论支撑,遵循内生德育,遵循教书育人的科学规律,激发教师在潜能、素养等内在动力的主体能动性,从而激发课程本身的育德潜质[16]。二是思政资源客体的内在驱动。课程思政内生性强调将思政资源蕴含于专业知识中,是知识的精神道德层面,因而专业知识的传授,不但是知识价值性和科学精神的传递过程,也是国家利益和意志的体现[17]。三是课程思政对象的内在转化。研究者认为,教学主体要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或素质,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18]。

(三)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蕴涵的道德价值,使之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追求和原动力[19]。针对如何实现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有研究者认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思想认识层面的方法体系,社会实践层面的规范体系和社会意识层面的科学构造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三观培育以及大学教育发展观的形成具有引领作用[20]。也有研究者认为,应厘清所需教学资源与学生既有知识结构以及现实生活间的内在关联,挖掘符合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元素,围绕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和内容设计,才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21]。

(四)协同育人: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强调的是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课程思政建设要解决好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以及专业课程学科知识与思政元素之间的相互融合问题,就需要课程思政建设在新时代环境下按照教育规律进行系统性革新[22]。以系统论观点来看,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从价值导向、目标协同、动力支持等方面的多维并进,发挥课程思政主体和对象的自觉动力,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内在契合[23];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思政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良性互动,可实现要素互动、结构互动、功能互动和环境关联性互动,达到思政教育的最佳效果。有研究者基于系统思维的层次性原则,从整体性、协同性和开放性三个维度提出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融共促的“大思政”格局[24]。

将协同育人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途径,也已成为研究者们的普遍共识。有研究者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分析了当前存在多元主体协同、责任主体参与意识和认识分歧等困境,提出从主体参与、机制保障和资源整合三个维度探索课程思政的系统推荐路径[25]。

三、总结与展望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阶段,经济技术全球化正在受到逆全球化冲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日益多元、复杂的外部挑战,这也凸显了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紧迫与重要。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成果显示出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理路,而对人的情感、心理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等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有必要在后续研究思路及价值取向上,将传统文化、道德伦理、教育心理、建构主义等研究内容中德育思想的研究思路纳入研究视角。在研究方法上,应将思辨研究、比较研究等运用于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拓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范式。新形势下,促进专业课教师在强化育人服务意识的同时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仍需要研究者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长海,杜时忠. 道德教育的广度批判:杜威德育思想及其啟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3):20-23.

[2] 伍醒,顾建民. “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 大学教育科学,2019(03):54-60.

[3] 孙秀丽. “课程思政”要关注“人”的培养[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1):34-38.

[4] 舒志定. 马克思对传统教育思想方式的批判[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05):82-87.

[5] 何红娟.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60-64.

[6] 胡洪彬. 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 重庆高教研究,2019,7(01):112-120.

[7] 张懿,夏文斌. 马克思的意义世界理论探析[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05):45-52.

[8] 聂迎娉,傅安洲. 意义世界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与根本遵循[J]. 大学教育科学,2021(01):71-77.

[9] 田心铭. 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J]. 红旗文稿,2018(19):5-8.

[10] 王景云. 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06):186-191.

[11] 卢黎歌,吴凯丽. 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三重逻辑[J]. 思想教育研究,2020(05):74-78.

[12] 王明华. 协同理论视阈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策略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33-35.

[13] 朱广琴. 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6):84-87.

[14] 李建华. 知识即美德:课程思政的学理意蕴[J]. 思想教育研究,2021(02):94-99.

[15] 韩宪洲. 以课程思政推动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19(23):12-14.

[16] 李辉,王丹. 内生育德: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J/OL].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8. [2021-03-21].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10310.002.

[17] 刘清田. 略谈课程思政的内生性[J]. 中国大学教学,2020(11):90-92.

[18] 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19] 王新华,王娜. 论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引领[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2):52-54.

[20] 詹丽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31-38.

[21] 郑敬斌,李鑫. 科学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谫论[J]. 思想理论教育,2020(07):65-69.

[22] 王振雷. 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J]. 思想理论教育,2019(10):72-75.

[23] 王春兰. 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基于系统论的思考[J]. 社科纵横,2013,28(02):157-159.

[24] 马利霞,赵东海. 系统思维视域下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J]. 系统科学学报,2021,29(01):47-50+66.

[25] 吴磊,谢璨夷. 协同治理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意涵、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J]. 教育评论,2020(04):120-124.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谈独立学院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