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微思政”融入“微舆情”治理的探索

2021-11-07陈娜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9期
关键词:微时代

摘  要:网络媒体微时代,每条言论都可能会演变为“微舆情”,高校有必要利用“微思政”优势,应对可能出现的“微舆情”,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对舆情关注内容广泛化、表达平台多样化、言论表述情绪化、参与程度表面化等特点,在“微思政”格局下,通过树立舆情治理主体意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效应、营造环状立体育人环境等形式预防“微舆情”,通过坚持首发、分类、事实、反馈等四个原则处置“微舆情”,设置网格信息员、成立宣讲团、提升防御技能等方式引导“微舆情”。

关键词:微时代;微思政;微舆情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6-0020-0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近几年高校舆情事件频发,网络上关于高校的舆论一触即发。高校的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工作面临着很大挑战,新技术、新事件不断涌现,关于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需要高校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改进优化舆情管理方式,所以高校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微舆情”处理的必要性

微博出现宣告了微时代的来临,这是人人都可以发布简短信息的时代,微博以其便捷、快速、迷你、扁平的传播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接收者需要在碎片化的时间内快速接收巨大的信息量,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高黏合度、高吸引力、高冲击力的内容。微时代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的公开性使得有些内容可能会带来危机,例如网络危机事件一般都源于某条微内容,如何快速止损会是微时代一直需要研讨的课题。

据新浪舆情通统计,2021年4月,教育行业相关的全网信息量为1.51亿条,微博、客户端以及公众号仍是信息产量排名前三的平台。教育行业涉及的敏感信息主要以学术造假、师德师风问题、学生违规违纪等为主,一线城市的教育事件获得的舆论关注较高,高校对教育管理类事件的关注高于其他事件,这些事件对于高校是“机遇”还是“危机”,关键在于高校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和教育管理方式。

微时代各种“微”产品层出不穷,每个人在网络平台上的表述都可能产生一条“微舆情”。“微舆情”是在有限空间内民众对事件的社会态度,“微舆情”性质的走势取决于广大网民对它的看法和定性以及涉事主体的处置方式。高校学生作为最大的互联网群体之一,他们的力量在网络上不容小觑,他们对网络事件的态度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息息相关,高校是培育学生的主阵地,有必要结合学生特点,在微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应对网络微舆情的路径。“微思政”是大思政模式下的必然选择[1],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思政”潜移默化的渗透性优势应对可能出现的“微舆情”,寻求“微思政”与“微舆情”治理的有机融合,注重预防与处置相结合,最大限度降低“微舆情”变成“重大舆情”的风险。

二、 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

当前的高校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是伴随着蓬勃发展的微时代一同长大的网民,对网络非常熟悉。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成熟期,有较多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为了更清晰地掌握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现状,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课题组制定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问卷》,采用网络平台发布问卷和线上线下访谈展开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496份,运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舆情关注内容广泛化

据调查显示,45.77%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超过3.83%的同学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同学都是手机不离手,他们计算的网络使用时间很多不包含手机上网时间。大多学生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上网参与网络互动,其主要关注内容很广泛,网络娱乐方面的舆情内容关注度最高,85.89%的同学上网都会关注娱乐事件,诸如某位娱乐明星的私生活混乱、学历造假、婚姻变化、诈捐等日常琐事都会引起网络上的极大关注,也是同学们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日常教育管理事件也是重点关注内容之一,76.41%的同学都喜欢网络聊天,除了日常交流外,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为遭遇了不公平待遇时,往往会通过朋友圈、微博或者网络论坛发表言论来表达不满,类似评奖评优、宿舍管理、饮食安全等相关事件,极易引起学生共鸣。这些舆情言论虽然微小,但是关乎学校声誉,高校需要积极关注这类微舆情,尽量在萌芽状态妥善处理,以免出现更大的损失。关注家国情怀的时政事件也是微时代大学生的生活内容之一,46.17%的同学会积极关注时政新闻内容,随着融媒体的快速普及,学生只要打开网络,就会自动接收到最新的时政讯息。大舆情事件往往由小事件引爆,网友极易从微小的点滴事件中深度讨论,引起一系列的情绪反应,有些事件可能会演变成舆情。

(二)舆情表达平台多样化

网络中各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人应接不暇,据调查,92.74%的人会用手机上网,78.63%的同学经常用电脑上网,其他媒介则使用很少,閱读纸质报刊杂志的人非常少,所以目前的舆情主阵地为网络。大学生在网络上接收和发布信息的载体非常多样,同学们使用最多的通讯平台是QQ和微信,各类网络直播平台也是年轻人的常用展示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度贴吧、知乎等是大学生最喜欢发表言论的平台。然而各大新闻门户网站用户黏合度不高,仅有31.45%的同学会使用官方校园网,而QQ和微信的使用率高达95.16%和94.15%,可见大学生对官方平台的严肃信息不太感兴趣,更喜欢便捷、自由的其他平台,网络的公开性和自主性也容易滋生“微舆情”。

(三)舆情言论表述情绪化

伴随微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开放自信、乐于冒险,但是也容易情绪化,独立思考能力不足,这些特点也会在网络上体现。据统计,76.21%的同学都会时不时在网络上发布评论,他们会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话题,比如就业问题、关于学校的其他焦点问题等。近27.62%的同学会受到网络评论的影响,借助网络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些情绪化的表达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演变成网络舆情事件。心理学家勒庞认为,群体中人的情绪是互相传染的,人在群体中容易变得冲动、易变、急躁。网络上某个舆情事件出现后,屏幕后的网民自觉组成群体,网络上的言论就会互相传染,也容易被情绪绑架,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四)舆情参与程度表面化

当代大学生介入网络的维度广、信息量多,但是对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关注仅仅停留在表面。调查显示,43.15%的同学不太关注网络事件,39.72%的同学是以看客心态关注事态发展,关注的人中有72.38%两三天之后便不再关注,主要是认为事件结果可以预见,或者觉得主流舆论与自己的看法不同,丧失兴趣,或者认为事情无法短时间内解决,而更新鲜的事件已经出现。总而言之,大部分都是对事件的表面关注,较少有人会去探究事件的真实情况,言论也较多表现出从众心理,如果事件后期出现转折点,很多人会懊悔自己之前的观点。

三、 “微思政”融入“微舆情”治理的路径

(一)防微杜渐:“微思政”下细致预防“微舆情”

为避免言论变成舆情,关键在于提高信息发布者的网络素养,高校可以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微思政”的优势,提前预防“微舆情”的发生。

1. 樹立舆情治理的主体意识

目前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存在管理模式粗放、管理思维滞缓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存在仅管好自己业务的狭隘意识,缺乏全员育人的观念,缺乏舆情治理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意识[2]。高校要统一思想,将舆情治理提高到校级重要事务的高度,将网络舆情治理放入年度工作任务中,从上到下形成从领导到普通师生的合力,全员参与,明确所有人的主体意识。与日常教育紧密结合,教师要有意识地发布正向信息,多传播正能量,形成人人可思政、时时可思政的局面。

2. 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

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高校需要充分利用好课程思政平台,从课程整体设计到讨论提问环节,都需要恰当地融入思政微元素,可以利用流行的网络文化编制学生喜闻乐见的呈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政的感染力。在信息化教育大背景下,所有课程基本上都会用到网络,课程教学中随时都可能会出现一些舆情点,所以授课教师也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的执网能力[3],在课堂中既教授知识,也可以同步化解一些微舆情,做到防微杜渐。

3. 营造环状立体的育人环境

高校的舆情爆发点通常都是与师生息息相关的事件,极易出现由生活中的小事引发矛盾,发布到网络上之后发酵扩散的情况,所以高校在校园生活环境的营造中也要融入舆情治理元素,让学生从入学至毕业形成环状立体的育人环境。首先,融入新生始业和毕业就业教育。上好大学生入学第一课至关重要,新生进入新环境有很多的不适应和矛盾点,学校的恰当引导可以避免众多可能会引发微舆情的网络“吐槽点”;学生毕业时也极易引发舆情,毕业前夕,高校要做好服务工作,可以结合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有序、高效就业。其次,提供意见反馈渠道。很多在网络上爆发的舆情点均为诉求得不到回应,高校要有意识地提供让师生反馈意见的渠道,而且要落到实处,可以设立开放日、吐槽会、网络议程等栏目畅通反馈渠道,让微舆情在生活中化解。最后,增强官方媒体的可信度。当某热点事件发生时,很多人都具备从众心理,希望获取权威解读,高校要有意识地经营好官方媒体,掌握事件话语权,及时占领媒体高地,启用同学们常用的网络平台,根据时事制作贴合师生生活的内容,让学生信任官方媒体,这样才能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意见领袖,与官方媒体相辅相成,以点带面影响学生的思维,用生活中的微思政元素悄无声息地化解一些可能出现的微舆情。

(二)知微知章:“微思政” 下 “微舆情” 治理原则

在网络微时代,人人都可以设置话题,发表言论,虽然高校尽量做到防微杜渐,运用“微思政”做好“微舆情”的处理工作。当遇到突发舆情事件时,高校的舆情处置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4]:

第一,坚持首发原则。舆情发生时,高校要及时启动舆情管理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官方机构发布消息,严格把握好消息处置的黄金时间,以免事件被扭曲传播,避免处于不可控的状态。

第二,坚持分类原则。高校要建立舆情处置机制,分门别类设置不同的处置流程,各部门要高效联动,处置过程中应做到以人为本,认真倾听师生的诉求,使用师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处置事件,切勿激化矛盾。

第三,坚持事实原则。当舆情发生时,高校要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查研究,客观公正地发布处理事件,隐瞒、杜撰都可能会引发更大的舆情,高校在信息发布时,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注意措辞、注重语言艺术,遵循正确的办学方向,在处置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把握引导大众的机会。

第四,坚持反馈原则。任何一件舆情事件的处置都有值得总结反馈的经验,高校要设立反馈提升机制,总结完善流程,不能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要深入挖掘规律,为以后的教育与处置提供范式。

(三)识微见远:“微思政”下科学引导“微舆情”

网络舆情从发生到处置完成后,事件看似平息,但是对人们的影响非常深远。此时思政元素更应该跟进,进一步加深对舆情的识别和防范。首先,设置网格信息员。网格信息员是“微舆情”的发现者和监督者,高校可以成立由党政领导、思政辅导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网格员队伍,让其主动有意识地关注网络信息,合理引导舆论走向,预防不良信息入侵校园。其次,成立宣教学习团。高校可以经常性地总结、归纳、研判近期发生的舆情事件,并把相关信息做成宣讲内容,组织专人进行宣讲教育,让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要停留在事件表面,同时结合舆情事件提升学生的辨别意识。有条件的高校可将网络素养课程纳入必修课程,通过系统教育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避免学生处理网络事件时情绪化和表面化,提升学生的网络素质[5]。再次,提升科学防御技能。高校管理人员会不断更迭,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多与技术先进的企业合作,建立科学的防御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反思,才能提高舆情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燕平. 高校“微思政”如何推进[J]. 人民论坛,2017(25).

[2] 吴国毅,刘晶. 网络舆情治理下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21(08).

[3] 吴恒.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执网能力论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3).

[4] 陈勇钢. 微时代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4).

[5] 陈娜.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困境与策略[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02).

(荐稿人:张学良,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微时代
微纪录片传播中的微现象研究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微美学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论“微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