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主义

2021-11-03殷刚魁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人文性大学英语

【摘要】人文性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性质之一。人文性源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其主旨是注重个人理性修养和道德品质形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我国外语课程历来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的实现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宗旨,还要挖掘教材人文性内涵和开发人文性教育资源。此外,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英语;人文性;人文主义;内涵;传统

【作者简介】殷刚魁(1973.9-),男,汉族,甘肃金塔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教师教育。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性质,其人文性是指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1]这一定性既体现了课程育人的基本目标,也和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然而,近年来,随着学术英语的兴起,众多研究人员多次撰文提出要培养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各类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也应运而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主义受到了严峻挑战,一线教师对此莫衷不已,充满困惑。

一、人文性的内涵

课程的人文性源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教育中就已萌芽,其时的人文主义教育集中体现在以人文学科训练、培养“全面的人”,例如,古希腊的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是培养身心平衡发展而健全的个人;古罗马教育重视利用文化来陶冶一个健康的人的理念。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渐成雏形。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倡导以人道反神道、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倡人文之学,尤其是注重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与作品的研究,并将“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看作教育的最终目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在美国兴起。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教育传统,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教育目标,注重课程内容思想性与情感性的统一,提出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人类问题和世界危机日益凸显,教育面临空前挑战,人文主义教育复兴渐成趋势。当代人文主义教育倡导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人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张加强文学 、艺术、伦理、社会、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教学。纵观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人格完善始终被视为教育的最高目的,重视科学人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运用科学服务于人道目的的价值观念一直贯穿其中。注重个人理性修养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同时,强调关心他人、社会及人类的利益是人文主义教育在道德价值观上的新发展。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

我国大学外语教育的人文取向传统可以追溯到西南联大时期的外语教育。西南联大的英文课以欣赏英语范文、品味西方经典、提升英语阅读技能为途径,向学生传递深切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使学生语言技能得以加强、健全人格得以培养、精神世界得以升华。[2]从這个意义上来说,西南联大时期的外语教育既是一种通识教育,又是一种博雅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受西南联大外语教育传统的影响,人文教育在我国外语教学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季羡林、范存忠、王宗炎等老一辈英语教育大师都从自身外语学习的经历倡导阅读经典,夯实基础,发展技能,开阔视野,塑造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3]。束定芳主编的我国老一辈外语名家外语学习与教学的回忆大都强调外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阅读经典,塑造灵魂[4]。21世纪以来,随着学术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等外语教学思潮的引入,我国大学外语教育的人文教育传统受到了一定冲击。为了捍卫大学外语教育的优良传统,众多学者撰文发声倡导坚守大学外语教育的人文性本质。束定芳指出语言不仅是人类生存和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它还是人类思想的载体,人文主义传播的手段[5]。同时,语言也是塑造人的灵魂、情操和思想的重要手段。张冲认为外语教育是一种人文通识教育,通过大量深入地研读、修习以英文撰写的历代经典文本,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深入认识,熏陶出良好的人文素质、较强的创造力与思辨能力,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6]周燕认为语言学习不仅是要掌握一门与人交际的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的运用和交流培养跨文化的意识、掌握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文化资源。贯穿始终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完善人的综合素质。[7]王文斌从大学外语教育的本质出发,指出大学外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即,为培养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才服务。[8]强调外语教育的人文特质并非中国特色,美国哈佛委员会认为作为人文教育的外语教育,语言不应当仅被当作工具,而“必须通过语言进入另一个文化的视野,了解他们的思想历史发展过程,发掘出一些有深度的、有生命力的作品和思想”。[9]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2008年制定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价》指出,外语教学要关注培养国际化领导人素质,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能清楚、详细地谈论广泛领域的话题,能就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各种可能性陈述其利弊”。[10] 欧美的这些主张和我国学者的观点有很大共通之处。

从以上文献不难看出人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情操,塑造人格,其途径主要是阅读经典、品味经典。然而,近年来随着学术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等强调语言工具性特质的课程兴起,很多院校将工具性外语课程作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大学外语教育的人文教育特质与大众教师渐行渐远。因此,如何秉持我国外语教育的人文教育传统,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发展就成了大学英语教师思考的话题。

三、大学英语教育中人文性的体现

1.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培养社会栋梁之材。“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这些论述指出:大学之为大,就是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使人努力成为栋梁之材。这既是对人文教育思想的升华,也是对新时期大学教育的根本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的担负“立德树人”教育使命,课程实施要遵循立德为先,树人为本的宗旨,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政治觉悟、思想认识、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造就人文素养与国际视野兼具、政治立场坚定、道德情操高尚、语言技能娴熟的社会栋梁之材。

2.开展深度学习活动,挖掘大学英语教材的人文性内涵。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大都以话题为中心编写,这些话题既涉及友情、爱情、励志、校园生活等题材,也涵盖文化差异、科技发展、环保问题等内容,学习材料的选编在注重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思想性和人文性也贯穿始终,要么催人奋进,要么给人启迪,要么引人反思,要么晓以大义,体现了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这就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不能停留在语言能力培养层面,更应该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内涵,通过对人生、社会、文化、世界等话题相关内容的思考、探究、讨论、产出等深度学习活动,吸纳大学英语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从而使学习者语言技能得到提高、知识有所增长、情感得到陶冶、思想进一步升华,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3.开发多模态学习资源,营造人文学习氛围。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的实现不能靠简单的说教,抽象的说理和机械的灌输,更不是形式主义的喊几句口号或背几句名言,而是一个熏陶浸染、润物无声的长期性渐进过程。然而,由于教材容量和教学课时有限,仅仅依靠课堂很难起到理想的人文教育效果。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条件开发音频、视频、文字等多模态人文性学习资源,为学生语言输入、实践和输出创造条件,营造丰富的人文学习氛围,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体悟、合作交流和自我提高,从而使人文性精神的熏陶成为一个自觉、长期、泛在的过程。

4.提升教师自身修养,科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靠教师科学的引领指导和榜样垂范,只有教师具有足够的人文素养,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平等宽容、家国情怀、奋发向上等内涵才能得到发掘,并有机融入语言学习,使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起到水乳交融的效果,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使学生充分发展个性,生成痴迷如醉、荡气回肠的人文化学习情境。因此,教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工作,甘于奉献,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典范。其次,教师要加强学习,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不断总结反思,精益求精,触类旁通,培养自己深厚的人文素养。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語教学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罗选民.西南联大英文课(序)[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9.

[3]李良佑,刘犁主编.外语教育往事谈[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4]束定芳主编外语教育往事谈—第二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束定芳.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J].外语界,2006(6).

[6]张冲.英语学科及专业改革的思路:正名·固本·定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7]周燕,张洁.学以致用:再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与实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

[8]王文斌.新时代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3).

[9]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人文性大学英语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