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2016-10-22尹晓宁

电影文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克里斯托弗诺兰人文性

尹晓宁

[摘要]科幻电影面向的是普通观众,它必然要尊重大众的价值体系、伦理规范和感情基石,如此电影方能获得良好的口碑与票房收入。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致命魔术》《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就展示了自己对于科幻以及人文关怀的思考。而在其精心打造的《星际穿越》中,更是论理于情,发情于理。文章从电影对人性弱点的拷问、对科学伦理与个体情感的探讨、对女性地位的张扬三方面,以《星际穿越》为例,分析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关键词]《星际穿越》;克里斯托弗·诺兰;科幻电影;人文性

就近几年好莱坞摄制的科幻电影来看,它们多从厚重的现实出发,将观众引向科学美感造就的空灵,并在叙事之中渗透浓郁的人文关怀意识,使电影在展现出科学教育价值的同时,又促使观众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人与宇宙等关系进行思考。科学是关涉人类利益的各类学问的总和,而一旦科学工作者在研究之中失去了对于人性尊严的关心和维护,失去了将人视作科研核心的原则,不再关注人作为科研本体的价值,以及人作为科研最终受益者的正当权利,那么科研势必将走入邪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毁灭性的作用。而科幻电影以科研工作为叙事主线,其面向的却是大多数普通人,它必然应该尊重大众的价值体系、伦理规范和感情基石,如此电影方能获得良好的口碑与票房收入。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早在其作品《致命魔术》(2006)、《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中,就已经展示了自己对于科幻以及人文情怀的思考,而在其精心打造的《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中,更是论理于情,发情于理,将这种灌注于硬核科幻中的人文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对人性弱点的拷问

科幻电影所展现的往往是未来或异次元世界的情境,对于观众而言,片中主人公的经历是难以与观众的生命体验相挂钩的。但是,电影的魅力正是在于它能够打破时空等带有局限性的障碍,从各类现象之中抽象出不同事物的本质,获取观众的共鸣。而科幻电影一旦以审丑的方式直面每一个人的人性之中都有可能存在的弱点,在叙事之中渗透着较为鲜明的自审意识,其叙事便可以突破比观众更接近尖端技术者的个人视域,观众也便能够跨越银幕奇观而直抵人物的内心。

诺兰在电影中表达了一个观点,即科学工作者必须拥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在当代社会中,没有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失去了得以调整的准则,人的思维与行动中的善恶是非也就没有了评判的标准。电影之中的布兰德教授、教授的女儿艾米莉亚·布兰德以及其他航天员罗米利、多伊尔等人便是在道德素养上居于正面地位的人物。他们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投身于拯救人类的事业中去的,当主人公库珀决定和艾米莉亚、多伊尔一同前去第一个星球探索时,由于这一星球离黑洞太近,巨浪袭来导致多伊尔英勇捐躯,而当幸存的库珀和艾米莉亚回到飞船上时,由于时间的扭曲,驻守飞船的罗米利已经相较于库珀等人老去了二十余年。在这孤寂的二十余年中,罗米利没有选择冰冻自己,而是一个人在飞船上争分夺秒地研究黑洞。无论是生是死,他们对人类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对于观众而言,他们所认同的是,既然科学工作者拥有着超乎常人的知识积淀,也应该拥有足够的道德标准,从而能够凝聚人类共同奋斗,推动复杂、细致的具体科研事业发展。

但诺兰又在电影之中设置了作为反面人物的曼恩博士。作为为人类在外太空寻找宜居星球的第一批先遣者,曼恩博士无疑也是抱着为人类献身的壮烈情怀离开地球的,而留在NASA的科研人员们无一不对曼恩博士的精神和科研水平称赞不已。也正是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导致了库珀等人认为,在燃料有限的情况下,前往曼恩博士所在的第二个星球是较为稳妥可靠的。然而事实上是曼恩博士在到达该星球后,已经发现当地没有适宜人类居住的基本条件,但是他已经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回归地球,随着时间的推移,曼恩博士发现自己无法忍受孤独地慢慢死去的结局,于是不惜发回信号希望以“当地宜居”的谎言欺骗地球派人前来接他回家。而在库珀等人抵达之后,曼恩又不惜打倒库珀等人独霸飞船,结果在想伤害其他人时自己反被炸死。诺兰在展示曼恩博士的遭遇时采取的态度是冷静的,他并不否认曼恩博士在接受任务之初也曾是一名与库珀等人一样拥有高尚情操和牺牲精神的人。然而人性的弱点往往正是在人面临绝境之时才会暴露出来,曼恩博士无法忍受在盛年之际永远无法回归亲人的怀抱,并且将一个人在耗尽补给之后默默死去,自私的本性开始对人后天形成的奉献精神进行腐蚀与戕害,而这种自私到了与库珀等人争夺飞船时达到顶峰,曼恩博士的心灵在长期的孤寂和恐慌挤压之中彻底发生了畸变。观众对此是可以理解的,但又是有着清晰的价值判断的。

为了使曼恩博士所代表的这一类形象更为丰满,诺兰在后面也设置了库珀后悔的情节。在库珀与曼恩博士生死相搏之时,观众心中情感的天平无疑是倒向库珀的,并且也认定了库珀是在精神上更为强大,道德上更为完善者。然而当燃料耗尽,库珀掉入黑洞之中时,他对于自己抛弃女儿为了拯救人类而进入太空一事深感后悔,对过去的自己发出了“STAY”(留下)的信息。事实证明,库珀同样存在着人性的脆弱一面,他只是相较于曼恩博士出发得更晚,当命运同样陷入悲剧之中时,他同样会思念自己的亲人,留恋人世的生活。

二、对科学伦理与个体情感的探讨

科学伦理也是当代科幻电影注重的话题。科幻电影中的内容往往是立足于现实之中的科研工作,并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正负面效应都带有一定的预见性的。而当代艺术工作者已经敏锐地发现了科学在当代取得迅猛发展,科技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矛盾,甚至某些全球性问题还关系着人类的生死存亡。不少科幻电影都对人类对科技的滥用进行了反思,如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1993)中,人类在掌握人工孵化和养殖恐龙的技术后所想到的是建造侏罗纪公园来大赚一笔,最终却因为忽略了恐龙自身的进化而没能控制恐龙的生存;又如,在迈克尔·贝的《逃出克隆岛》(2005)中,人类在培育克隆人以取用他们鲜活的器官,人与克隆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小,克隆人本身也拥有了人类的情感与意志。当林肯目睹自己的朋友被人类解剖时,便决意走上一条反抗人类的道路。一言以蔽之,当人类失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时,便有可能受到科学的反噬。

相较于上述作品,《星际穿越》并没有在剧情中流露太多对科技的悲观态度,在影片的最后拯救人类的也是科学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诺兰没有对人类提出警示。电影中一开始时人类已经濒临绝境,沙尘暴铺天盖地,大量粮食减产,人类只能以玉米等少数没有灭绝的作物作为食物,这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类对科技的滥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此外,在《星际穿越》中,诺兰为了中和影片作为硬科幻的冰冷感,在电影中多次强调人性基本情感,充分肯定了人的意志、情意等在拯救人类时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库珀与女儿墨菲之间的父女亲情在整个计划之中起着关键作用。墨菲在地球上逐渐衰老,但一直没有放弃等待父亲归来,甚至自己的房间也一直保持原样。而当库珀穿越黑洞进入到五维空间以后,看到了女儿的房间,在获取到了数据之后将其化为摩斯电码,通过自己留给女儿的手表秒针的颤动将其传送给女儿,帮助女儿解开方程拯救人类。而在以墨菲为核心的地球人成功解决星际旅行问题进入空间站后,又解救了已经一百二十余岁的库珀,垂垂老矣的墨菲在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后死去。科学伦理在此体现为人伦情感与公众责任的整合。尽管父女二人不愿意生离死别,但是他们都能意识到他们应该首先将全人类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在他们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的同时,他们也守护、帮助了自己的挚爱。观众在此感受到的不仅是时间曲变与平行空间的神奇,还有人类不可磨灭的情感的伟大。

三、对女性地位的张扬

早年的科幻电影中男性形象大量占据银幕,男性一般都是拯救与保护他人的英雄和勇士,而女性则或是居于被解救地位的弱者,或是以色相娱人的“花瓶”。如《日落黄沙》(1969)、《终结者》(1984)、《铁甲威龙》(1987)等莫不如此,女性很少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传统上来讲,科学是很男性的世界,女性在其中根本没有位置或者没有女性相应的位置。”这是与男权社会中,男性对科技资源的掌控程度,以及在电影等传媒之中的话语权要远远高于女性的状况分不开的。

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女权运动的开展,女性不断地要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并主张与男性相当的权力,如就业、教育以及分担家务等,在科研领域中,女性也试图扭转男性独领天下的局面。于是,在当代科幻电影中,女性已经不再仅仅是弱小的、被伤害的、毫无力量感及英雄气息的角色。如在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1979)上映时,女性形象还没有显得特别突出,而在让-皮埃尔·热内执导的《异形4》(1997)中,女性蕾普利和考尔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反方的异形女皇统治也让人难以忘怀。在一些电影中,女性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反应能力与执行力都要高于男性,如《地心引力》(2013)中初上太空便遭遇横祸,最后孤身一人返回地球的女科学家瑞安·斯通博士;又如,同样为斯科特执导的《火星救援》(2015)中赫尔墨斯小队的队长是女性宇航员路易斯,男主人公最后的获救,离不开她在整个任务中所表现出的沉着冷静以及领导力。在外太空题材的电影中,她们或拥有专家、科学家的身份,或是干练而坚毅、训练有素的宇航员。

《星际穿越》同样强调了女性的重要。在电影中存在两个极具光彩的女性形象,覆盖了上述两种身份,一是留在地面上,为了人类能够突破地心引力而刻苦钻研的墨菲;另一个则是探险小队中唯一的女性艾米莉亚。在NASA所提出的仅有的两个能够延续人类繁衍的计划之中,墨菲和艾米莉亚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墨菲的角色代表了女性对科学话语权的执掌,她从小便显示出了惊人的智商,如知道摩斯密码,能破译神秘的坐标等。当她的哥哥成为农民时,墨菲却在NASA中反复计算,最终凭借父亲从黑洞之中发来的数据解决了人类搬离地球的重大问题,使人类能够在太空之中一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空间站中暂居。从墨菲的身上可以看到,智慧对于女性来说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一般的存在。而艾米莉亚则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敢,她在自己的爱人在太空中一去不返后也投身于星辰大海中,在勘测前两个星球都已经失败后,她去往发来信号的最后一颗行星,即自己的爱人前去的那个真正适宜人类居住星球,在爱人的坟墓旁孤身一人默默地执行NASA的后备计划,即携带人类的基因组前来殖民这一星球,将人类的火种传承下去。在不知道人类已经研发出暂居的空间站时,艾米莉亚无疑是这一世界的“人类之母”。

科幻电影要想获得全世界范围内观众的认可,在传播居于前沿地位的科技知识,让片中的叙事具有一定可信度的同时,也需要在潜移默化之中传递人文关怀,追求真、善、美等精神境界,让观众在科学活动之中体验着高尚、纯洁的人性之美。从《星际穿越》中不难看出,当代科幻电影在以特效给予观众视听刺激的同时,又需要以鲜明的人文情怀直视人性的弱点,开拓观众的内审意识,探讨科学伦理,反对科研工作对人情感的抑制,并突破旧科幻影片之中的性别刻板印象,革新女性在科学工作之中的地位。人文性对科幻影片的渗透,既是电影作为艺术的自觉进步,同时也是电影在好莱坞成熟的商业模式下运作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一鸣,黄雯,曾国屏.中美科幻电影数量比较及对我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普研究,2011(01).

[2] 贾倩.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导演艺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 计海庆,孙路.科幻小说的伦理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0).

[4] [德]P.Weingart.科幻电影中的科学和科学家[J]程萍,译.科普研究,2008(05).

猜你喜欢

克里斯托弗诺兰人文性
海洋探索改变了人类历史,而这一切始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之前的数世纪 精读
诺兰电影文化特质的多维解读和综合探究
——《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文化研究》评介
克里斯托弗·劳埃德:学习不是填充碎片化知识
神奇的克里斯托弗·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