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2021-11-03邹栋梁张婧赵霞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高校

邹栋梁 张婧 赵霞

摘要:在高校开展武术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武术的情怀,同时还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武术精神。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通常采用师徒制教学模式,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该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武术教师应当对教学训练方法加以创新,提高学生武术学习水平的同时,促进武术精神的发扬光大。本文主要介绍在高校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与训练;改革与创新

武术教学与训练方式的创新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必要的武术知识储备。同时,作为高校,也应当为教师的创新教学提供必要的资源基础,及时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只有在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之上进行创新,才能促进高校武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阶段高校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高校学生通过学习武术会初步了解武术的动作要领,对武术形成深刻的认识,然后再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武术技巧,培养自身终身锻炼的意识。但是现阶段一些高校开设武术教学,完全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决定的,上课形式以及教学内容并不丰富,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动作锻炼,并没有对学生渗透相关的武德知识。学生在机械式的操练学习情况下,久而久之也会降低对武术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的不丰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高校武术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很多年,但是并不是所有科目都进行了有效创新,高校武术教学方法现阶段仍然以陈旧老套的形式为主,教师让学生提前站好队,面向教师,观察教师的动作,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在全程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武术练习效果,但是并不能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更不能领悟到武术精神对自己的重要性,因此也会导致高校整体武术教学质量的降低。

(三)高校武术教师缺少专业技能

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现阶段高校武术教师配备仍然有紧缺或不全的现象,一些高校采用外聘教师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或几个高校共同使用一个武术教师,并且武术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能力并不能跟随教育理念的改变而不断创新。由于高校学生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已经固定,没有提前接触过武术知识,若不能消除學生的紧张情绪,教学效果也会差强人意。但是多数高校武术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讲解和动作的纠正,并没有仔细观察学生的个人体质情况,这样一来,学生的逆反心理会更加严重。除此之外,武术教师普遍缺少对武术精神的理解,在课堂上也难以带给学生较好的武术练习情感。

(四)为建立科学系统的武术训练方法

武术是一个统称概念,在武术教学中会涉及到其他各种动作种类,一些学生在进行武术练习时,认为所有武术学习都遵循一个原则,在一种武术功法中若取得效果,也会将此功法应用在其他的武术功法学习中,但此时学生就会发现效果并不良好。例如抢背是武术基本功跌仆中的高难度动作,学生要具有较强的腰部力量,若腰部力量不充足,很可能会导致运动伤害。而其他动作可能对腰部力量的要求并没有这么高。再如武术竞赛中长拳属于主要项目,对学生的腾空高度,动作连贯性等要求也较高,但是教师并未有明确向学生表明不同武术功种需要的不同发力部位,导致学生使用同一种武术训练方法,最终训练效果差强人意。

二、高校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不断丰富武术教学内容

高校开设的武术课程中,教学内容既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当具有丰富的武术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体系互相融合,才能真正提高武术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深刻意识到武术教学方法的体系性,层次性等,科学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创新教学内容,并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完善。第一,高校也应当为教师和学生购买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编订的武术教材,教材也要定期更换,确保学生可以学习到最先进的武术知识。第二,高校可以联合教师以及地方传统武术协会开发具有本土色彩的校本教材,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教材的接地性,也能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拉近学生与武术学习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第三,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武术知识宣贯,和兴趣调研等活动。学生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的兴趣爱好也会有所不同,高校教师应当及时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形式,调查学生对武术的看法和兴趣高低,根据参与武术课程的学生人数,合理制定教学内容。例如现阶段社会上关于跆拳道,柔道等国外武术教学培训班层出不穷,高校武术教师就可以有效结合这一特点,在武术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武术实战作用。例如可以增设内家拳,散打,女子防身术等实践能力较强的内容,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武术需求。第四,高校武术教师应当重视党在指导学生进行武术锻炼时,向学生渗透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全面贯彻 “全民运动”总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掌握必要的武术练习技巧,借助高校学生的推动作用,促进武术事业的发展。

(二)创新武术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变得丰富之后,教学方法也应当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将教学内容精彩的讲述给学生。武术课堂是教师进行武术教学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应当首先从课堂入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育知识储备,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索,及时调整和优化原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解必要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武术锻炼的方法。除此之外,可用于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不能循规蹈矩,而是应当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不同状态,科学选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及时集中注意力,紧跟教师思考。例如,现阶段多媒体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之处,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一些动作,视频和图片。传统教学模式中几十名学生观察一名教师的动作,受到距离等的影响,学生很难仔细观察清楚,并且教师也不能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使用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放大,缩小,局部观察等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动作的要领,若学生遇到问题还能及时与教师展开讨论。另外,为了提高学生武术锻炼的意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武术比赛视频,让学生感受武术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挥汗如雨的壮观,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另外在武术整套动作中,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拆分讲解,如此一来,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武术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三)不断创新武术教学模式

一些高校开设武术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丰富体育锻炼形式,主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但却忽略了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意志力等的培养。同时,一些高校开设武术课程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学生并没有受到武术的必然影响。面对这类现象,高校应当重视提高学生武术意识。首先,高校应当要求教师不断向学生讲解一些对战,技击等武术知识,例如,高校可以开设一些自卫防身术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能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另外,为了更好的发挥武术育人的作用,高校可以充分了解在校学生男生女生体质不同,生理结构不同,分别开设不同的武术课堂。另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学校建立武术社团,武术俱乐部等,学生处在不同层次可以参与不同类型的武术活动。例如针对所有学生,可以开设健身班和武术特长班,在这两种班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武术健身基本知识和动作技巧,增强自身体质的同时,还能培养对武术的兴趣。武术俱乐部的同学可以大力发挥自己武术的特长,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谊赛事中,代表学校进行参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生活的建设,发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增加自己锻炼武术的时间,培养良好的武术锻炼习惯。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武术锻炼体系

高校武术课程中通常是三十个学生为一个班,若要教师一对一的纠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动作可能不太现实,而若不纠正,则很可能导致学生练习错误,从而产生身体机能的损伤。并且若学生不知自己身体状况如何,就轻易尝试高难度的动作,很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所有学情,例如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然后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学生的平均水平持平。针对每一小组,教师可以采取统一的训练方法,而对于不同小组,教师可以采用分别的训练方法,每个小组中设置一名组长,队长可以在自由练习时负责纠正组员的动作,常规训练也可以由组长带领组员进行练习。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通过重点指导组长,让组长下达指令到组员,从而达到纠正每个学生的目的。另外,为了检验学生的练习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竞赛的方法,每个小组进行分别比赛,教师将比赛成绩计入到期末总成绩中。这样一来,为了提高成绩,所有小组成员都会全力以赴,争取取得最好成绩。无形之中武术锻炼效果就会有所提升,并且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也会得到有效锻炼。

(五)有效结合武术传统文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在高校开展武术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应当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同时也要适当提高实践练习的课时。理论教学大多是只教授武术招式,教师在教受该招式的动作时,也要向学生渗透招式的来源,发展情况以及所代表的武术文化等。例如在教授太极拳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创始人以及创始人本身所具备的坚强不屈的武术精神。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著名影视剧,向学生深入讲解太极拳的历史。例如《霍元甲》就是一部能够让学生了解武术大师的影视作品,霍元甲独创的迷踪拳,融合了少林拳、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螳螂拳等手法,在对抗国外选手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且霍元甲本人与迷踪拳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人刚正不阿,深明大义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武术招式内涵,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武术精神,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除此之外,武术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向学生渗透传统武术内容。例如,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在教授现代武术知识时,教师可以融入一些传统武术的类别,例如地方典型拳种,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地方武术世家,由武术传承人向学生面对面讲解武术招式,武术套路,提高学生的理解。高校还可以聘请优秀的武术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在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同时,增强学生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

(六)注重武术教师团队的建设

高校应当注意到,在教授学生武术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例如,高校可以组织教师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武术技能,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类武术竞赛,武术讲座等活动。对教师开展各类关于武术知识的培训,高校还可以引进优秀武术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莅临指导。激发教师的武术潜能,这样才能让教师带给学生更专业的武术知识,同时教师也会意识到保持学习与时代进步的重要性。武术课堂短短几十分钟,很难有效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并且紧靠一节课程也不能锻炼学生正确的武术动作。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由一名专业武术教师带领几名同学共同组成兴趣小组,该小组成员利用课下时间,经常与教师进行切磋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满足对武术充满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对兴趣小组的学生教学时,也应当科学设定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高校还可以让教师培养一支能够代表高校武术最高水平的学生队伍,可以组织外出比赛,也可以进行对外宣传等,这样一来,可以扎实学生学习武术的基础,丰富学生学习武术的形式。

三、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开设武术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武术学习应当重视掌握技能,传承武术精神。教师也应当不断开拓创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高校也要通过师资、环境、设备等环节入手,为学生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武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小黎. 试论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与创新[J]. 科技视界, 2013(34):81-82.

[2]赵建芳. 浅议高校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改革与创新[J]. 新课程(上), 2012(4).

[3]张鹏. 高校武术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探索[J]. 新西部, 2018, No.435(08):151+164.

[4]张莉. 试议高校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改革与创新策略[J]. 体育风尚, 2017.

[5]程孟良. 高校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改革与创新探索[J]. 灌篮, 2019, 000(010):67-6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鄒栋梁(2001.07-06),男,汉,安徽阜阳人,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20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体育指导、武术教学与训练。

通讯作者:张婧(1979.10-06),女,汉,山东淄博人,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哲学、武术历史与文化。

第二作者:赵霞(1979.02-12)女,汉,陕西汉中人,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基金项目]

1.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武术走出去的主要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2000-2020)”(项目编号SK2020A0205)

2.淮南师范学院校级质量工程一般教研项目“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2018hsjyxm34)

猜你喜欢

改革与创新高校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探究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