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研究

2021-10-31陶然

中国市场 2021年23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机制创新校企合作

陶然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等职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应运而生,它是培养创新型、适用型人才的主流模式,是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人才紧缺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大多数辅导员工作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脱节严重,文章简单阐述了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探索基于辅导员工作职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期望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辅导员工作;机制创新

[DOI] 10.13939/j.cnki.zgsc.2021.23.172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学校和企业之间基于共同利益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专业型实战型人才。在这个模式下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训基地,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学生的实战化技能;学校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等内容的教育,以及实践组织、考核评定、日常管理等,其中除专业课程教育外大部分工作需要由辅导员来完成,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清晰、全面地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日常各项管理工作中牢牢把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向,制订清晰的工作计划,全面支持和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落实,同时还要根据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1 高校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

辅导员岗位是高等院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发挥着基础管理、多维衔接、指导与组织等多种重要作用,可以保障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和学生学习生活秩序正常,也可维持校园安定和谐,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从我国高校目前辅导员的工作来看,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辅导员肩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要组织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各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诸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民主与法制、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思想基础;二是党团和班级建设。辅导员要开展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团组织建设;三是学风建设。辅导员应熟悉和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懂得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组织和促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各项实践教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学术实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四是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负责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及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在院校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积极与企业组织和社会机构进行对接,配合学校开展多种职业实践活动和就业招聘工作;五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协助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高校学生存在的普遍性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1] 。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辅导员工作的不足

“校企合作”将高校和企业连成了一个利益整体,拓宽了高校人才培养途径,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去历练,检验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成效,并在实践实习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作风和习惯,使辅导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组织安排、协调沟通、指导管理的重要作用,是企业与学生、学生与专业教师、企业与院校的沟通桥梁和工作纽带。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校辅导员并未在实际工作中履行好自身基本职责,未发挥出辅导工作的积极作用,导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各项工作难以完全落实和全面推进,影响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2.1 管理能力不足,不适应“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种校企共育共教人才培养模式,它打破了传统高校教育和管理形式,改变了以往高校封闭式、单一化教育教学,施教和管理主体在高等院校、导师、辅导员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及企业专业人员,管理和教育主体的增多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辅导员要根据这一变化,调整工作方向和内容,积极地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然而目前有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较弱,管理措施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需求相脱离。主要原因是目前很多的高院辅導员都是刚离开学校不久即参与工作的新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历, 在学生管理方面经验不足,缺乏与企业、 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方法,工作中一般根据自己对工作的理解来开展工作,有些辅导员直接套用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没有结合新时期的实际环境给予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就业发展等方面的有效指导。

2.2 职业方向不明确,岗位认同感较低

目前部分高等院校管理层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和意义理解不透彻,将辅导员工作视为“打杂”和可有可无,不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同时因辅导员工作的繁杂性,辅导员总是处于日常琐事的处理状态,如学校事务的上传下达、学生生活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没有时间去自我提升,甚至其工作有时候还得不到学校和学生的认可和支持,这就导致部分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低下,对自身岗位工作的认同感逐渐降低,面对当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新要求和新变化,往往将其视作一种工作负担,存在应付心理,这就阻碍了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良好实施  [2] 。

2.3 缺乏与企业的深入沟通

即便是在相对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下,部分校内辅导员仍然没有与企业及培训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机制,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被动沟通和简单传达的状态。首先,一些辅导员对“校企合作”模式缺乏足够了解,没有真正弄懂这种办学模式的结构和相关环节要求,对这种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不熟悉,实际工作中未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和管理要求相结合,管理工作没有特色甚至与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冲突,难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实战型人才。其次,一些辅导员不懂得如何与企业管理者和培训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不能把握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旨,无法协调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缺乏应对和处理突发性工作的能力,导致一些学生实践中的生活问题、培训问题、学校与企业关系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机制创新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探索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微信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