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野望》浅谈中学语文诗词教学及创作

2021-10-29文思棋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野望语文核心素养

文思棋

内容摘要:古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中新课改的情况之下,古诗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首》再到“元曲”,在诗歌浸润下的孩子通常是“温柔敦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近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热门文化综艺节目的热播,人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越来越大,在全民阅读中甚至掀起了一股“诗词热”。的确,在古诗词的鉴赏和学习中,中学生能够通过文字和诗句体会到古人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伟大的政治抱负,这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学习 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作出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诗词的学习应该达到:诵读、积累、感悟、运用、欣赏和鉴赏。高考中的古诗词考点主要是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和默写。赏析对象主要是古诗词的意境、语言、情感等方面。

一.学会赏析——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古诗词学习中,除了基本的文学常识必须了解外,首先最重要的是学会基本的古诗词鉴赏方法。

由于古人和今人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很多人初读古诗词会觉得文意晦涩难懂,对古诗文学习产生了一种抗拒的消极心态。因为古人所处的封建社会里强调的三纲五常,四书五经,所以在这种礼教的约束下,“官本位”就成了主流思想,所以在古代的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当中都会普遍地流露出这种主流思想观点和政治情怀。

其次,在古诗当中,意境的感悟和意象的体会十分重要。由于古诗往往只有几个字,言简意赅,所以诗人往往寄情于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或激动喜悦,或苦闷烦恼,或怀才不遇,或满腔豪情。在古诗中常有“知人论世”一词,也就是说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很重要。

律诗和绝句兴起的朝代里最繁荣的要数唐朝,然而唐朝的平仄逐渐规范的时期确是中唐。中学课本里收录了唐朝最早的一首律诗,也是初唐山水诗的代表作——王绩的《野望》,教师可以以此诗作为学生学习的突破口。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初步朗读这首诗进行一个文意上的大致疏通,这首诗讲的主要是作者王绩在被罢官回到田园时候所看到的一个场景,大概是秋天的黄昏时分。总体感情基调初步判断可以概括为惆怅,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感觉在里面。这首诗在用韵上算为讲究,对仗方面也较为工整。

一般说来,诗歌也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在《红楼梦》中曾有一个关于香菱学诗的情节,林黛玉的一番话说得极有道理。其实诗歌确实是关于语言情感表达的艺术:实的对虚的、平声对仄声且讲究写文章的起承转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人用韵的讲究,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上补充古诗词阅读写作的基本常识,引导学生阅读《声律启蒙》类似的书籍。学生可以由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体思考:什么叫平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指的是什么?如果觉得这些对刚刚接触古诗词写作的学生来讲较为困难,教师应该从最简单的对联入手。

所谓对联尾字的“仄起平收”,应该是最基本的知识点进行了解。除了这些之外,其实,在古诗文中经常会不经意间出现古人的礼仪文化等这些最基本的文学常识。例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中,作者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里教师可以提问:金风指的是什么,能否换作“和风”“清风”“东风”?这里的用字好在哪?这一系列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回到《野望》这首诗的叙述顺序,作者可以说是由远到近,由景及情。教师可以提问:如果这里的颔联和颈联换个位置,表达艺术效果有何不同?学生自然会考虑到古诗词中的“起承转合”“点面结合”这一系列的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从“品字”“炼字”“析句”“造境”入手,整个古诗文的学习就变得其乐无穷了。

撇开最基础的“字”,再说说这首诗中流露的“情”。细阅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诗人王绩当时正在人生的低谷期,所以他写秋景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游玩,而是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在诗歌的首联处作者就发出了“欲何依”的疑问,其实这也是他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在尾联处,为了加深这一感情基调,作者用了“长歌”二字极力渲染,以及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伯夷、叔齐二人的“采薇”典故。

就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以及“提问、探讨、回答”这样的教学模式。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有趣性,还可以在教学当中穿插音乐作品——《采薇》等古典音乐的播放,让学生了解到“采薇”其实代表的就是一种隐居生活,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联系到古诗文中代表隐居生活的一系列意象的扩充,并对古人的隐居文化产生探讨的兴趣和文化情感上的认同,甚至可以再扩充到其他山水田园诗的学习。如此看来,这首诗的初步鉴赏学习才算结束。

二.学会改写——现代古代诗歌的情景转换

古诗词学习例属于诗歌学习范畴,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除了引导学生对古诗画面美、意境美的赏析,还可以让学生将现代诗歌改写成律诗或者绝句,加深自己的文学修养。

例如,在布置作業中,有教师提到郑愁予的《错误》的律诗(绝句)改写。从文学赏析上来讲,这是一首很优美的抒情散文诗,但是改写成五言或者七言绝句却很费思量。

为了现代诗和古诗文中的情感保持一致,在改写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注意意象的保留。比如具体的:三月的柳絮、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小小的窗扉、达达的马蹄……除此之外,还要提醒他们不要忽略平仄的正确、用词的精炼。

有学生构思很快,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江晚春庭芳满树,轻丝未至日微斜。

绮窗半掩诉无泪,又见东风三月花。

在这部作品中,诗的首联和尾联的意象是有所重合的,虽然读者可以很自然地联想到“暗飞花”“落日斜”这样常用的意向和韵脚,但是意境的锤炼却可以再作斟酌。而且“马蹄声”在这里也没有体现。

经过思考,学生很快得出了一首新的作品:

江晚春庭芳满目(木),蹄音轻至日微斜。

夜来独伴绮窗影,错寄相思后院花。

虽然不算完美,但是相比较前首,在用字造境方面都更胜一筹。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优秀古代文学作品改编成现代剧本搬上舞台,古诗中的一些作品如《古诗十九首》、《氓》等反映古代女子爱情故事都涉及到了艺术时空上的转换,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研究探讨的兴趣。汉乐府本来就是作为歌曲存在的,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将词配上曲,这又是一大创新。

三.学会仿写——增加同类诗歌比较阅读

由于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类似之处,所以在古诗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增加比较阅读,帮助学生把握同题材类型的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写同一事物:

同样是写月亮,在不同时期,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答:前者宁静祥和后者寄托乡思。

同样是写美女,《陌上桑》中的“但坐观罗敷”和《孔雀东南飞》中的“精妙世无双。”有何不同?答:一个侧面描写,一个正面描写。

朱光潜先生曾说:“要养成纯真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诗歌入手。”其实,撇开诗歌不谈,教师甚至可以在课堂引入宋词和元曲的赏析,把高中的相关文学作品提前带到初中语文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不同作者写秋天,刘禹锡的《秋词》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什么不同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写爱情,同样是坚贞不渝,《长恨歌》中的和《孔雀東南飞》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有何不同之处?这和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系吗?为什么结局还是一样呢?同样是写冬天,《湖心亭看雪》里的雪景和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由此可见,古诗词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而要日积月累,慢慢研读。

四.学会创作——提高古典文化素养

教师在课后为了及时巩固课堂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可以布置相关的古诗词创作及鉴赏的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笔者发现:在这些教学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写诗读诗的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有人写出了很好的山水田园诗、咏春诗、感遇诗。

同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还应当结合当今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政课的相关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站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例如,恰逢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就扶贫攻坚这一题材,有学生写出了很好的政治报国诗:

红船风雨百年共,一颗忠心始向东。

攻难克坚不怕累,报恩祖国莫问功。

限于篇幅,在此仅列举一部分供广大教师朋友参考,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总而言之,古诗词的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学习息息相关,由于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育人”的特点,广大教师朋友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古诗词的积累和诵读,加深古典文学的修养,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类似《红楼梦品读》、《弟子规》、《笠翁对韵》、《千字文》、《人间词话品读》这样的文化沙龙和读书分享会;布置古诗文写作和古诗文诵读默写知识竞赛;从优秀综艺作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等中汲取养分;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讨中加深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古诗文的鉴赏和学习水平——“会读、会写、会评”才是古诗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跃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课外语文(上),2020(06):42.

[2]金百艳.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分析[J].财富时代,2020(09).

[3]刘飞.“语文核心素养”意涵解构与培养路径重构——基于名师课堂的思考阐释[J].语文知识,2017(01).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野望语文核心素养
野望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秋日野望
粮食诗词赋 新晴野望
暮春野望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