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声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1-10-29李静

艺术评鉴 2021年19期
关键词:高职核心素养

李静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职声乐人才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声乐专业人才毕业后大多从事演艺或者教育行业,核心素养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的基础,是声乐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本文以高职声乐专业为例,对新时期高职声乐专业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职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希望能为提升高职声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声乐专业  核心素养  高职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125-03

长期以来,我国声乐教育强调专业性,但授业性不足,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声乐人才难以满足用人单位与社会的需要,高职声乐专业人才培养呈现明显的异步性特点。2014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并将其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时期加强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并以此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纵观有关研究,对中小学以及本科教育的研究较多,对高职层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声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少之又少。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加快高职声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补齐有关研究短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高职声乐专业核心素养

(一)声乐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们劳动生活及与大自然斗争中形成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不断积累的成果,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高职声乐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声乐文化基础,应该有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同样还需要有理性思维与探究精神。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就要求文艺人才需要有家国情怀,需要有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如果缺乏对国家声乐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很有可能使声乐专业人才在交流过程中迷失自己,最终成为我们的敌人。从古至今,社会精英无不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所以新时期高职声乐专业人才还应该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需要多了解国家的文化环境和风俗习惯。

(二)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我国声乐人才培养起步晚,理论水平与经验不足,根据教育部等部门的文件,培养声乐专业学生是为艺术团体、艺术场馆以及政府文化等部门输送专业人才,声乐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完成音乐会等教学任务,还需要完成学术论文,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音乐感知力、音乐记忆力与理解力,这是高职声乐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音乐基本素养。

一个社会是由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组成的,每个职业对劳动者的技能与道德要求不同, 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直接会影响工作效率与质量,甚至会影响企业与行业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爱岗敬业、勠力同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职声乐专业学生应该坚守职业道德,要做德艺双馨的声乐人才,爱岗敬业、诚信友善,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注重合作、超越自我,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价值。

(三)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是人们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而创新能力则是在各个领域实践活动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与新成果的能力。对于高职声乐专业学生而言,应该具有的实践能力包括熟练运用乐理知识,探索音乐社会规律,通过声乐表演客观反映社会现象、表达情感。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声乐专业人才必须跟上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互联网时代高素质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实践能力。针对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演唱音像资料、PPT制作、远程学习的能力。音乐创新能力则是高职声乐专业学生应该具有对音乐作品二度创造的能力,这也是新时期声乐专业人才需要具有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职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声乐专业人才的需要,新时期加强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并以此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接,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尝试“多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打造“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声乐专业人才培养不能仅仅依赖于声乐课堂,还需要依赖于课堂外的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实践能力。声乐作为表演艺术,与舞台密不可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舞台表演与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融入其中,例如在国庆节期间以歌颂祖国为主题举办校园音乐会,或者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前往一些企业、表演团体担任助演,帮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积累演唱、表演经验,提高声乐技巧水平,使学生可以逐步适应复杂的演唱环境。

高职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声乐专业人才培养多元化。声乐表演是通过表演者扎实的音乐素养向观众传达作品情感与内容的艺术形式,因为每位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表达也有所不同,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职声乐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教学应该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例如调整旋律或节奏等,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出作品内涵。对于学生在演唱或改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音色、技巧方面的不足等提供个体化指导,选择最适合学生进行舞台表演及改编的作品,改变过去过分追求大作品,对学生演唱曲目“一刀切”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性、作品内涵、演唱技巧等更好的结合起来,获得更好的艺术体验,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声乐文化基础。为了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知深度,不能让学生完全进行独立赏析,当学生对音乐作品有初步认知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赏析讨论,先介绍对自己所选作品的认知,同时播放该作品,让其他学生也进行赏析,随后开始交换意见,学生在交流過程中能够从其他学生视角进行进一步赏析,学习其中声乐内涵与知识,这样更有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高职核心素养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