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1-10-29杨颖

成才之路 2021年3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

杨颖

摘 要:高校要充分考虑新时代的各项要求,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进行修订,并对创新创业相关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引导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实践活动进行积极落实。文章主要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讨,指出要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高顶层设计,构建双创生态系统,对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机制进行创新,构建系统完善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双创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双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体系,构建“四维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C961;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3-0004-03

作者简介:杨颖(1979-),女,福建福清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补充,还是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这就要求高校要从整体上对学科资源、科研资源、平台资源以及师资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校还要依托现有资源,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思路进行拓展,并对各方力量进行优化统筹,立足实践,积极探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原则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依托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遵循如下原则。

1.聚焦自身特色

高校要结合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和各项要求,实时跟踪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并以本校自身的定位为依据,充分考虑本校开设专业的具体特点,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计划进行合理制订,体现普及教育与前沿教育的并举。高校要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构建教书育人的创新格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整合内外资源

高校要对现有的内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效联动机制。要秉承协同推进的原则,有效汇聚人才,促进教学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整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高效联动机制;要促进校际间的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与高度共享,形成交叉学习的良好局面;要推动学校与政府、企业进行良好的资源协作和优化整合,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資源支撑。

二、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1.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高校要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并有效加强思政教育,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要优化整合育人资源,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统筹部署和协同开展。高校在对科研团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思想教育和相关工作有效融入其中,将不同专业和年级之间存在的界限打破,从整体上有效提升科研团队的思政意识,为科研教学和育人工作提供内生动力,形成并巩固良好的科研育人效果。高校要督促导师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研究生的专业培养,发挥自身的教书育人职责。同时,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并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正视创新创业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

2.加强顶层设计

高校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针对双创教育构建阶梯式的人才培养计划,并设立多样化的双创项目,从整体上提升项目覆盖率,重点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双创意识,并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创新创业技能。高校要注重对双创项目的长期培育,对优秀项目进行科学选拔、重点培育,并提供强有力的孵化支持,将双创项目的具体需求作为依据,为学生提供有温度的专业性指导。高校要推动对双创项目建设和学生双创团队发展的优化,为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创业实践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制定具有较强个性化特点的双创教育方案,并对高效学习路径进行科学规划,将双创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始终。

3.构建双创生态系统

高校要紧扣新时代背景下的相关需求,将课程教学、校企合作等内容有效融入双创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双创生态系统,契合国家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建设高效完善的育人平台。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化,实现对课程体系的完善构建。高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开设丰富多元的教学专业,贯穿于双创教育的全过程,并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和学分,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规则和知识技能。(2)依托现有资源和学科发展现状,在全校范围内培育双创精神。高校要基于现有的双创项目基础,精选学生的创新创业优秀成果,举办宣传展览,树立创新创业的标杆人物,对全校学生形成良好的示范辐射,激励更多学生踊跃投入到创新创业学习实践中。另外,高校可创办创新创业学术论坛,开展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会等,推动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3)高校要统筹分配和科学调动现有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双创教育实现良好发展。高校要依托自身的优势学科,发挥自身的教学科研优势,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入交流和良好合作,共同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促进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合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联合指导,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同时,高校要对教学改革进行深化,将校企共建形成的产教融合教学课程有效引入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双创教育内容。(4)高校要秉持开放融合的理念,拓宽自身的国际化视野,依托国际化教学资源,并邀请国际名师举办教学讲座,开拓学生的创新视野。(5)高度关注学生成长,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高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双创实践活动,充分考虑各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具体需求,提高双创项目立项数量,并举办多样化的学科竞赛和双创竞赛。

4.对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机制进行创新

高校要紧扣双创教育的具体要求,针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设置不同的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并对具体培养方案进行科学修订,促进对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机制的有效创新。高校对本科生进行培养时,可将各专业教学相应的国家标准作为依据。高校要加强双创教育课程对本科生的全覆盖,并设置双创学分,开展双创实践教学训练,将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指标。高校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时,要针对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研究生分别改革相应的培养机制,明确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位授予标准和基本要求。高校要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以国际化的视野,实时跟踪把握学术科研的前沿动态,鼓励师生开展学科技术的自主创新,形成更多的创造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